
- 会员
图书馆学研究法:学术论文写作摭要
本书以培养图书馆学研究生以及图书情报工作者的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为目标,阐述了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选题、综述等方法,分析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学术史研究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论述了积累研究资料、遵守学术规范、保持良好治学态度的重要性及具体作为方式。本书不是从理论角度去泛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从论文写作出发,解决研究面临问题,并试图通过诸多案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本书第一章图书馆学研究法总论,第二章学术论图书档案14.2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教程
本书立足于档案工作实际,结合国家及湖北省颁布的档案法律、法规、规范,对公文管理、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档案编研、档案法规、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文书、科技、电子、声像、实物、会计、干部等类型档案的基本整理方法分别作了专题性介绍。图书档案35.5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自制搜索引擎
《自制搜索引擎》聚焦于Google和Yahoo!等Web搜索服务幕后的搜索引擎系统,首先讲解了搜索引擎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接着以现实中的开源搜索引擎Senna/Groonga为示例,使用该引擎的源代码引导读者亲自体验搜索引擎的开发过程。这部分讲解涉及了倒排索引的制作和压缩、检索的处理流程以及搜索引擎的优化等内容。最后又简单介绍了一些更加专业的搜索引擎的知识和要点,为读者今后进一步学图书档案7.2万字3万人气 - 会员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分为五编,前四编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诗歌、自述性文字等,第五编附胡华生平年表及其身后事,通过生活点滴折射胡华作为革命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的非凡人生、崇高品格及精神追求。既有他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业绩,又有他为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奠基的辛勤汗水;既有他伏案辛苦工作的剪影,也有他谆谆教导后辈音容。是了解胡华其人、其思、其业的第一手资料。图书档案27.9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与实践
《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与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运用文献调查、实践调查、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梳理了档案记忆观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档案记忆观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涵,分析了国外记忆工程的特点与经验,总结了我国城市记忆工程和乡村记忆工程的模式、成绩与不足,提出了建设“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库的初步构想。本书丰富和深化了档案记忆观的理论研究,并为当前我国各类记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有益的实图书档案11.5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古文献与学术史论稿
本书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对古文献与学术史上的相关问题作了专题研究。一、就方法论而言,本书以学术发生学的角度,提出了在学术认知史基础上进行“研究之研究”的必要,及对地上、地下文献需同等对待等问题。二、就古文献的研究而言,既有对传世文献《诗经》等的研讨,也有对清华简《系年》、上博简《孔子诗论》等个案的分析。三、就学术史研究而言,通过个案分析,既有对“周道”及儒、墨关系的讨论,更有大量篇幅探讨文化保守主义图书档案24.3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大数据搜索与日志挖掘及可视化方案:ELK Stac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 (第2版)
大数据的搜索与挖掘,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是很有必要的。本书提出的分布式大数据搜索与日志挖掘及可视化方案是基于ELKStack而提出的,它能有效应对海量大数据所带来的分布式存储与处理、全文检索、日志挖掘、可视化等问题。构建在全文检索开源软件Lucene之上的Elasticsearch,不仅能对海量规模的数据完成分布式索引与检索,还能提供数据聚合分析。据国际权威的数据库产品评测机构DBEngi图书档案9.4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
本书为收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文本的单行本。《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总结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管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内容建设、日常管理、利用审核、纪律监督等加以规范完善,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各级各类干部人事档案工图书档案7264字2.9万人气 公共图书馆文化治理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提供支持其终身学习的场所与资源,同时也成为实现公民培育的重要空间。无论是文化场域还是公民培育空间,都展示了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重要社会功能——文化治理功能。本书从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治理功能出发,探讨公共图书馆所具有的文化治理功能,共有8章:第1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案;第2章至第7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在国家运行中发挥的图书档案14.3万字2.9万人气- 会员
胡华文集(第五卷)
回望中国革命所走过的漫漫长路,无数仁人志士为着革命的胜利和人类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更以其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攀上胜利之巅。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图书档案35.1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胡华文集(第一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卷收录了胡华编著和主编的五本学术著作,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中国近现代历史,带领读者走进风云诡谲的战争革命年代。本卷内容紧扣中国时局,简明精要地概括了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同时收录了胡华生前同事和领导为本文集作的序,并特别附上胡华生前珍贵的照片资料,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胡华的生平和思想。图书档案39.8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北大中文系第一课
北大中文系历来有传统:新生入学,分专业之前,各专业前辈学者都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介绍专业情况、讲述治学心得、对青年学生给予鼓励和引导等等。本书汇集了北大中文系退休和部分在职教师在“静园讲座”中面向大学新生所做的演讲,共21篇,内容涉及精神追求、学术志业、治学方法乃至文本赏析,从“务虚”到“务实”,整体呈现了前辈学者的大家风范和求是精神,可以说既是引导青年学子走入学术殿堂的入门书,也是一部中文系掌故图书档案28.4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构建:以中国古代文献信息生态观为视角
在简介信息生态相关概念与分析现有研究得失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环境的一般理论、方法和原则。认为信息生态既是人遭遇的物理性空间,也是由人参与建构的人文性环境,信息生态学研究需要同时遵守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西方“主客二分”思维持守物的尺度,重视针对信息对象的技术发展以及针对他者信息主体的社会策略知识的生成。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维信奉人的尺度,强调信息的人文性,重视道德伦理、美学图书档案18.5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出土文献语言研究(第二辑)
以往,对出土文献,多是从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角度加以研究,较少从语言学的角度去探究。研究杜代汉语的学者,很少涉及出土文献,往往只利用传世文献去研究古代词汇、语法、音韵等。由于传世文献的局限性,其研究成果也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本书作者从新近一大批出土文献着手,利用出土文献进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显著,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图书档案20.1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独立学院图书馆管理初探
本书根据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独立学院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着重从制度建设、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及设备、系统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管理任务及管理目标,并分别就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图书档案18.8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人物、文本、年代:出土文献与先秦古书年代学探索(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
近几十年大量出土的文献尤其是其中众多的简帛古书,使先秦秦汉时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得到很大改观。然而最基础的古书年代、学派以及人物年代的问题,至今仍然受到疑古派及胡适、冯友兰等的哲学史编纂学的极大影响。几十年来,学界虽然对某些问题有所反思,但尚未奠基于出土文献而对有关问题进行综合的研究。本书利用出土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以期使先秦秦汉学术思想史及后世的相关研究得以推进。图书档案15.7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鲁迅辑校古籍考
本书以文献学的实证方法,考察鲁迅辑佚校录的各种古籍,细绎手稿实物的物质形态与文本,辨析同书多件手稿的先后次序与动态关系,考述鲁迅的工作思路、辑校细节。图书档案21.6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纵心所欲:徜徉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
《纵心所欲:徜徉于稀见与常见书之间》所收文章都是作者收藏和阅读古代典籍的心得。一部分内容是谈论人所熟知的常见书,还有一部分是讲述作者独具特色的收藏品,但后者也是立足于常见基本典籍来阐释稀僻书籍的特色和价值。作者认为,只有尽可能熟知常见典籍,才能把握历史的背景和文献自身的源流,以此为基点,更好地认识乃至发掘利用稀僻书籍的特色和价值;反过来看,只有尽量拓展对文献史料的视野,充分了解各种类别和形式的典籍图书档案16.9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清代地方档案的保存、整理与研究
清代地方档案作为一种新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包括四川巴县档案、南部档案,山东孔府档案,台湾淡新档案,甘肃循化厅档案在内的一大批清代地方档案名扬海内外,为学界、档案界、文物界所瞩目。但长期以来,各方对其藏地、案卷数量、时间起止、内容特色等情况并不完全清楚,往往各执一词。本书聚力当下关注度较高的数部档案,就其保存、整理与研究状况作一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学术前沿、凝聚图书档案30.1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守望与思索:人文清华讲坛实录III
本书内容为人文清华讲坛六位嘉宾的深度访谈及演讲实录,这六位嘉宾均为清华人文学科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教授、电影评论家尹鸿教授、公共管理专家薛澜教授、科学史家吴国盛教授、古文字学家黄德宽教授、经济学家白重恩教授。本书也是人文清华讲坛内容的一种呈现方式,它的不可替代性在于,每篇文章均经过学者本人和编者的整理、审校、注释,内容全面、严谨。图书档案27.3万字2.5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