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IT职业素养
更新时间:2019-01-01 07:05:55
最新章节:反侵权盗版声明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共四个模块,第一模块阐述为了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员工,进入职校就应该开始树立职业目标和职业意识。第二模块讲述受企业欢迎的员工应具备的素质,让学生体会敬业、诚信、专业、主动、合作等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意义。第三模块引导学生从职业形象、职业习惯、职业能力等方面培养职业道德。第四模块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采取行动,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上架时间:2009-01-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IT职业素养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反侵权盗版声明
- 任务: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 第二十二台阶 现在开始行动
- 第二十一台阶 规划职业生涯
- 模块四 别无选择,行动才能改变
- 任务:制作蛋糕坊宣传短片
- 第二十台阶 让我更有绩效——执行力
- 第十九台阶 让我脱颖而出——创新力
- 第十八台阶 让我变得更强——学习力
- 第十七台阶 你能读懂我吗——沟通力
最新上架
- 会员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效率:兼论中蒙俄经济走廊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合作
本书在分析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时空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从微观企业、中观行业和宏观区域三个层面,全面分析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微观企业层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中观行业层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资源错配与行业效率的关系,在宏观区域层面主要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最后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为例,讨论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经济15.6万字 - 会员
俄国工业化研究(1861~1917)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亦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俄国的工业化具有赶超型特征,可称为外生性工业化模式。本书从一条主线和两个层面梳理俄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一条主线为俄国工业化的发展脉络,包括工业化的前提、特征和成就;两个层面指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工业化的影响、俄国与西方诸国工业化的对比研究,力求完整展现俄国工业化历程。经济29.2万字 - 会员
中国住房金融发展报告(2019)
本书首次对中国住房金融体系进行全景式描述和分析,对其发展中的风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全书包括三个部分:总报告总结中国住房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展望未来;市场篇对中国住宅金融各子市场进行分析,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住房开发企业融资市场、公积金运行情况、RMBS市场、REITs市场、住房租赁金融市场等;专题篇聚焦住房金融风险以及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两个主题,并对国外R经济14.3万字 - 会员
数字化转型:数智经济与商业创新
数字化时代引发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大变革—没有及时转型的传统企业可能被淘汰,一些新企业乘着数字化浪潮,获得迅猛发展。为了应对这场大变革,所有想“活”下来的企业都应该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能够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希望本书能帮助企业顺利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数智经济与商业创新》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方法,并经济9.5万字 - 会员
农业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与关中实践
受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约束,小规模家庭农业经营将长期构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因此,如何实现小农户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便构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本书基于农业治理的视角,围绕农户、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及服务主体的经济社会特征、互动及合作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揭示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的复杂现实及内在逻辑机制。在此基础上经济20.5万字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打安村卷:发展特色产业与黎族村脱贫之路
打安村位于海南省白沙县西北部,是较为典型的黎族贫困村。本书概述了海南省精准扶贫工作和打安镇自海南建省以来不同阶段的扶贫工作;结合问卷调查,描述分析了村庄情况和被调查户的个体与家庭特征,阐述了贫困户样本的贫困特征、致贫原因、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效果;分析了天然橡胶支柱产业和其他特色产业扶贫,总结了发展合作社、农村电商与党建引领的产业扶贫模式;最后提出了建议。经济8.5万字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沙壕村卷:第一书记扶贫的实践
第一书记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之一“因村派人精准”指的就是第一书记的选派。沙壕村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县域西北部山区,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山村,也是典型的第一书记扶贫案例村庄。本书就以山西吕梁沙壕村为调研对象,结合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第一书记在扶贫工作中的成效与推广借鉴价值。经济7.5万字 - 会员
中国百村调查丛书·号营村:屯堡村社教育
本书将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号营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由生计教育、礼制教育、习俗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构成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进行整体性考察,论述了这一教育体系得以建构并延续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基础,提出了“文化襁褓”和“村社教育”概念,试图发现屯堡村落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和在城乡互动中实现转型发展与振兴的内生性资源。并从横向角度与泥河沟村的乡村复育、田字格的乡土人本教育、岩寨村的民族社会教育进行开放性对话,从而赋予经济27万字 - 会员
“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与形成机制
本书将乡村发展置于城市、景区互动发展的整体框架中,试图从生产要素、区域空间结构、路径依赖等理论视角,剖析乡村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流动重组,分析乡村与城市、景区交互过程中乡村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变更,阐释乡村打破单一路径依赖形成路径分异的动态过程。经济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