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北京信息化年鉴(2013)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更新时间:2018-12-29 06:02:29
最新章节:2012年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企业名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2013年是北京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一年,是全面启动首都新一轮信息化发展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北京为建设世界城市布局的一年。“数字北京”已基本实现,正在迈向“智慧城市”。北京市信息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为根本途径,较为圆满地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各项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年鉴》2013年对北京信息化建设进行全景式的客观记录,是一部具有资料性、专业性的工具书。
上架时间:2013-12-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北京信息化年鉴(2013)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2012年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企业名单
- 北京入选APP100中国移动应用热度榜的应用
- 福布斯中国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30强榜单
- 2012北京信息网络产业新业态创新企业30强榜单
- 北京企业入选2012年“中国软件创新力20强”获奖名单
- 北京市入选201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百强企业名单
- 二、单项绩效奖名单
- 一、综合绩效奖名单
-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表扬2012年度市级部门电子政务和区县“智慧北京”建设综合、单项绩效突出单位的通知
- 2012年度市级部门电子政务和区县“智慧北京”建设综合、单项绩效突出单位获奖名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总第17辑)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前沿问题研究报告,聚焦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发展,使其深深植根于对中国传播创新的探究,充分发挥智库功能。本刊将与您一道,走进中国传播实践的前沿地带,深切关注其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呈现中国传播实践,共同为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传播开辟创新路径。社科18万字 - 会员
极目未来媒体: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平台媒体演化研究
本书以未来媒介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出媒介演化是一个“长周期”与“短周期”并行不悖的历史进化过程。书中聚焦于“平台媒体”这一媒介形态变迁之具体片段,将其放置在自组织理论框架中以探析其内在演化机理。在理论演绎的基础之上,结合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进一步明确了平台媒体的内部演进构造块和顶层优化策略,提出:平台媒体作为一个复杂适应性自组织系统,既是现阶段媒介演化的最优选择,同时也是未来媒体的发展前提。社科14.1万字 - 会员
西方新闻学名著导读
本书以导读的形式“重访”了西方新闻学领域的20余部经典著作,呈现了西方新闻学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每篇导读兼具“解读”与“评析”,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并做到触类旁通,探索新的理论资源和分析视角,带来新的研究想象力。社科24.4万字 - 会员
总编视角: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5年4月20~24日,“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澳门理工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及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华文学术期刊界知名主编、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可谓名家荟萃,成果丰硕。与会嘉宾围绕“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与战略”“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华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国际化”等专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本书即此次研讨会论文结集。社科44.8万字 - 会员
媒体融合的探索与实践(2014—2018)
本书跟踪观察了2014~2018年省级媒体集团融合实践的真实图景,从产业链重构、组织变革与管理规制等视角对媒体生产融合、经营融合与管理融合的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主要成绩与困难做出了深刻的描述。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对2014~2018年省级媒体融合实践的考察资料,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包括“人”的转变相对滞后于组织的创新与变化,组织文化对组织创新造成阻力以及媒体如何通过业务社科16.4万字 - 会员
新闻伦理规范的建构:基于中外的经验
本书探讨了建构全球媒介伦理的理论基础、全球各国媒介伦理规范、基于儒家伦理的媒介伦理建构等诸多问题,理论层面分析一种最底标准的伦理规范存在的可能性,继而围绕全球134篇媒介伦理规范共通准则、中外媒介伦理规范的对比、儒家伦理与媒介伦理等层面进行分析,以一种“尝试的、努力的”姿态来探讨媒介伦理规范,提出12个方面的伦理准则,涉及媒体权利与责任、真实、消息来源等,形成了一份“全球媒介伦理规范”文本,从而回社科15万字 - 会员
移动互联网数字阅读环境下的文学传播研究
本书聚焦以社交媒体为重心的移动互联网络这一传播生态,建构起文学传播研究与变动的社会环境和传播生态间的关系性。全书主体部分共分四章,首先关注移动数字阅读环境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对移动数字阅读环境的文学传播活动现状进行了考察,还进一步探讨了当下文学传播现状所蕴含的问题及其现实路径的转换,反思新传播生态下文学传播研究的学术理路,为文学传播的多学科研究范式建设提供经验。社科16万字 - 会员
电视纪录片发展与社会变迁
《电视纪录片发展与社会变迁》一书以“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包括叙事模式、美学特征、制作模式、传播策略与效果这四个维度的多维度纪录片研究框架,将纪录片引向文化研究领域以及传播学研究领域,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全面解析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在传统文化传播中所发挥的巨大价值。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模式,第二章为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影像美学,第三章社科10.4万字 - 会员
北京城市形象传播:新媒体环境下的路径选择研究
作为首都,北京在运用和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塑造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发展和增强软实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承担着文化发展和增强软实力的传播重任。本书城市传播中信息传播渠道——“媒介”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媒体的互补与互动,关注和讨论了如何在日常传播及重大活动中选择、利用适合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体,以实现有效的媒体组合。社科1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