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史研究:以近代黄河上游区域为中心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96/24905696/b_24905696.jpg)
会员
农村经济史研究:以近代黄河上游区域为中心
黄正林更新时间:2020-08-19 14:42:10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一个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没有完成,但引起了农村经济的变迁,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农村经济中孕育了某些现代化的因素。本书正是在农村经济的框架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本着问题意识,在现代化视野下,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多学科研究综合的方法,考察近代100余年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的传承与变迁问题。同时,为了说明农村经济的继承性与延续性,对许多问题的论述并不限于近代,而是追溯到了明清时期。本书资料最为翔实丰富,分析扎实严谨,言必有据,论必成理。同时,书中的大部分史料均属首次使用,不仅保障了本书的学术质量和价值,也为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农村经济史研究:以近代黄河上游区域为中心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黄正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地方政府债务与企业财务行为:理论经验与实践证据
本书沿着“制度背景—理论回顾—国际经验—中国证据—实证检验”的逻辑展开研究,在明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和治理的宏观背景基础上,主要聚焦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试图从微观视角讨论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后果,期望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新的经验证据。本书基于理论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发行从动机到结果的逻辑关系,不仅厘清了地方政府债务影响企业财务行为的作用机制,为中国制度背景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的相关经济10.1万字 - 会员
分山到户与集体管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实践与逻辑
本书基于福建省多个地方集度变迁的案例调研,结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及其团队开发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梳理了1949年以来集度变迁的历程和主要做法,研究影响村庄选择“分林到户”或“均股均利”方式明晰产权的自然、社区、规则条件,分析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的形成、绩效及影响因素,探讨集度变迁的主要逻辑和经验教训,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集度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建议。本结了中国集度变迁的逻辑和绩效,有经济17.2万字 - 会员
绿色金融总量统计及其影响效应测算研究
本书围绕中国绿色金融统计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展开了系列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绿色金融统计相关标准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理论层面探究货币统计视角下绿色金融核算及其实践编制的系列理论问题,从方法层面尝试以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为例探究如何完善绿色金融统计制度,从应用层面探索绿色金融间接测度方案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内外绿色金融统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货币视角探讨绿色金融核算相关理论问题;经济13万字 建言资政在金融:一位政协委员的调研作业
本书从七个方面论述肖钢在经济金融领域开展的调查研究、提出的创新思路与对策建议。宏观形势与政策取向。探讨如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破解制造业投融资难题。针对优化制造业投融资模式、纾困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建设新型劳动关系等提出新举措。金融改革下一程。深入思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讨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完善金融税制、推动养老金投资转型等议题。数字金融再出发经济22万字- 会员
产业科技创新: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
本书从理论、主体、产业和区域4个方面探讨国内外产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理论篇从系统观出发,提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多元创新主体的体系化运行,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差异,同时构建一套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主体篇深入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4类创新主体,包括产业战略科技力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产业篇关注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差异,具体分析汽车、人工智能和高铁等典型产业的科技创经济10.2万字 - 会员
潮起潮涌
本书作者基于实地走访和深度调研,以中国经济发展改革为主轴,串联宗汉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创业群像故事,从慈溪宗汉黎明农庄粮棉加工厂的诞生开始,分五个部分全面回顾了宗汉乡镇企业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浴火重生的全过程。书中真实还原了宗汉乡镇企业从初创到扩张,从弱到强,从地区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发展脉络,以及当地通过工业化一步步改变命运,从田野走向城市,从农村走向世经济14.6万字 - 会员
数字化时代农户迁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将农户整体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揭示了数字化时代农户家庭成员“链式转移”各阶段的发展,采用效用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等实证分析农户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探讨针对不同阶段迁移行为的城市接纳方式,提出改善和优化城市自然环境、提高融入城市农民工家庭对城市环境综合评价水平等促进农户家庭乡—城迁移的对策建议。经济11.5万字 - 会员
产品质量提升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
本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以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沿着产品质量提升的出口增应——贸易利得效应——工资溢价效应的脉络,从微观层面考察了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出口规模、成本加成以及工资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首先从产品质量动态演变的量变质变规律着手,界定产品质量提升与产品质量升级的内涵,构建产品质量提升的测度指标和产品质量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刻画中国工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和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现状。其次,从理论经济11.4万字 - 会员
股票市场结构性分歧视角下的择时与择股
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章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股票市场分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本书的研究问题;第三章和第四章提出了股票市场结构性分歧概念,并探讨了市场结构性分歧对市场收益及趋势预测的影响;第五章、第六章提出了市场结构性分歧视角下的择股策略;最后一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经济6.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特色小镇研究报告(2019)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总报告全面回顾和分析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情况;基础理论篇主要探讨特色小镇概念体系、特色小镇理论逻辑、特色小镇发展逻辑、特色小镇运营模式及特色小镇研究述评;政策研究篇分别从专家组评审、政策传递流变和政策工具三个不同视角对特色小镇进行政策研究;专题研究篇着重论述特色小镇发展理念、概念规划设计、发展模式创新、创建路径等;典型案例篇对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国内知名特色小镇进行分析;附录主要收录中国经济17万字 - 会员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演变研究:基于“总量—要素—结构”视角
本书从“总量-要素-结构”视角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理论体系。通过区域经济总量效率、区域经济要素效率、区域经济结构效率等方面,系统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时间演化、空间格局及存在的问题,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路径。最后构建基于“效率-结构-功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中国经济12.1万字 - 会员
新型城镇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本书着重探究其新型城镇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互动效应与互动机制。首先,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其次,以直辖市和地级市为样本,运用耦合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与协调进行探析;再次,通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组模型来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最后,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与良性互动的中国经济8万字 - 会员
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进入规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关于产业进入规制全面、系统的经济学专项研究并不多见,这与实践形成了较大反差。本书对国内外产业进入规制相关的经济学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通过引入“ER-SCP”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对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特殊性及其规制环境,梳理和探究了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整个动态演化过程,以此指出中国经济20.9万字 - 会员
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居民家庭消费状况比较研究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研究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居民家庭消费状况,宏观视角以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分为生存型、发展型及享受型研究丝绸之路沿线13省份居民家庭消费的状况与特点,并对其消费动态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微观视角以古丝绸之路沿线的主要省份西北五省进行抽样调查,对八大类消费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居民家庭消费情况。本书共分三大篇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了解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国经济10.5万字 - 会员
开新局 从头越:2022年终特刊(《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在新征程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激烈而深刻的变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呼之欲出。与过往相比,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如何认识当前经济领域正在发生的重大转变?如何判断2023年乃至更长远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如何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本年刊聚焦新的开局,探寻2023年中国经中国经济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