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
祝明 王东明更新时间:2019-06-21 11:32:50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丛书”(魏礼群主编,一套12本,中英文各6本)中的一本。“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丛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安全的一系列论述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阐释新时期中国特色公共安全治理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方法。本书站在防灾减灾救灾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高度,全面阐释自然灾害应对领域的新的整体性战略思想与战略布局,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应当落实的新工作格局。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3 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索引
- 附录2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 附录1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 附录 典型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
- 典型案例 汶川特大地震应对
- 第三节 推进“一带一路”防灾减灾救灾国际交流合作
- 第二节 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国际交流合作
- 第一节 有关国家自然灾害管理经验借鉴
祝明 王东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治理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书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治理体系”研讨会暨年会论文集汇编,通过选登“放管服”改革的优秀论文,供广大学者学习交流。本书从不同的主题切入,如政府购买服务、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政府购买服务主体、社会组织评估、基层社会治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全面探讨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国家治政治10.4万字 - 会员
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1949~195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资源,将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纲领和方针付诸实践。通过开展一系列民族工作,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各少数民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本书对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盘点,认真总结和吸取该时期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这对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政治20.6万字 - 会员
昆明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数报告(2022)
本书围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昆明社会治理,在全国首次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数”体系,并从社会活力、社会服务、社会环境“三大维度”,优选出符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特征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经费支出”等44项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数学建模方式,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27个省会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又与曼谷、雅加达、新加坡等24个东南亚城市,以及新德里、孟买、伊斯兰堡政治4.6万字 - 会员
公共管理评论(2017年第2期/总第25期)
《公共管理评论》常设“论文”、“评论”、“教育”、“书评”四个专题,“论文”专题发表原创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评论”专题刊登对学术流派、学术理论、学术观点和学术发展状况的评论文章以及学术会议或其他学术活动的介绍和评论文章;“教育”专题刊登探讨公共管理学科与教育发展方面的文章;“书评”专题刊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及其相关领域新近出版的中文和外文著作的介绍和评论。政治11.9万字 - 会员
乡村治理的盂县样本
在中国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催生了治理实践的多样性。本书以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为个案,在整合县、乡、村三级制度文本,档案台账,以及项目组深度访谈与问卷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盂县村级治理的实践、经验和挑战,重点探讨了“村改居”推进、乡村党员作用发挥、乡村人才培养、乡村法治建设等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深入总结和分析盂县的治理实践,对于中西部地区乡村治理具有政治12.6万字 - 会员
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本书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努力编制一套合理且有效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详尽考察当前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实施现状,由此探寻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旨在激活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的综合效用。在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体系中,针对现阶段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研究此体系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政治18.3万字 - 会员
数字乡村治理:理论阐释与实践逻辑
本书基于乡村立场、乡村价值和乡村利益,依据数字治理理论、精明增长理论、内生发展理论、敏捷治理理论、系统治理理论,从技术维度、发展维度、人本维度、效能维度、边界维度来构建数字乡村治理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本书重点剖析数字乡村治理与经济提质增效、数字乡村治理与政治秩序重构、数字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发展、数字乡村治理与生态环境美化、数字乡村治理与社会权益保障等内容,探析数字乡村战略落地中的不同作用方式、政治25.1万字 - 会员
政府数字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23版)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加快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进程,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创新成为中国政务服务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政府通过多渠道服务平台向公众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政民互动,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为了满足公众对各政务渠道所提供服务的温度、深度与精准度政治10.1万字 - 会员
制度均衡:中国环保公众参与机制的演变与创新
本书从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视角研究中国环保公众参与机制,运用制度均衡理论对我国环保公众参与的人大机制、政协机制、行政机制和司法机制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进行全景式扫描与深度呈现。从环保公众参与的主体、客体、渠道与程序多维度分析环保公众参与机制的供需数量均衡、结构均衡和内容均衡的样态,并阐析制度供需非均衡的成因。政治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