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9)
更新时间:2020-05-06 18:18:37
最新章节:致谢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之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2018年,中央文明委着力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协同有关部门集中治理19个重点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中宣部积极启动“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组织所有主流媒体分阶段、大规模宣传诚信建设;国家发改委广泛推动信用惠民便企的实施和落地,全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迎来全面发力、全面渗透、全面提升的新时期,多种信用建设探索与实践恰逢其时。在此背景下,作者团队在国家发改委财金司的指导下,全面总结城市信用建设的最新进展,向社会各界全方位展现当前城市信用状况,我们在总结以往监测评价报告精髓的基础上,将2018年城市信用监测成果汇集成册,继续发布《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9)》。报告梳理了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进展及发展方向,阐释了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的理论依据与评价方法,总结了多种监测评价维度下的城市信用状况特征,汇集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创新做法和信用工作特色鲜明城市的先进经验,供社会各界人士参考。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8-15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9)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致谢
- 附录 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部分城市排名
- 三、注重信用应用,在全国率先打造形成“十大创新样板”
- 二、夯实信用根基,在全国率先构建形成“六大基础体系”
-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信用示范城区创建提供坚实保障
- 第十八章 上海市浦东新区:聚焦“三大领域”率先打造信用应用“十大创新样板”
- 四、当好“店小二”,加速信用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 三、理清“诚信账”,督促信用主体自觉守约践诺
- 二、勇啃“硬骨头”,推进信用联合奖惩措施制定
- 一、牵住“牛鼻子”,启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建设
最新上架
- 会员
解码数字中国:战略路径与未来发展
本书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历程、概念内涵、发展现状、面临历史机遇、关键路径、美好愿景等方面,系统论述数字中国赋能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路径,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对策建议,为各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借鉴参考。本书以专业化视角和话语体系,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翔实的数据案例,以清晰的思路、精练的语言、紧凑的结构及流畅的内容,引导广大读者由点到面经济12.4万字 中国经济2025:稳预期、促消费与扩内需
2025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年。在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运行的逻辑正在经历新的调整与转变。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怎么干?本书由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领衔解读,黄奇帆、黄汉权等知名经济学家执笔,从守正创新与改革发展、宏观经济与预期管理、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经济16.2万字- 会员
远望中国发展:十大领域的战略分析
本书从经济空间结构调整、科技的长远基础、高端制造、乡村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国生态足迹、废弃物收集处理数字化、“一带一路”的持续点、2035经济愿景、教育作为第一国策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理解当前的中国以及把握趋势、做好应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济22.6万字 经济新动能
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同时,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更新旧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的现实需要。面对外部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加剧的复杂形势,如何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本书收录林毅夫、黄奇帆、郑永年、姚洋、黄益平、蔡昉、陆经济18.2万字- 会员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源泉(第2卷):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
本书试图对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做深层次分析,并讨论中国的经历在何种方式上为中国自身和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书中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考察了宏观经济最新发展情况以及教育和创新发展的趋势,还研究了结构变化是如何为中国获得一系列更先进增长驱动力做好准备的。经济24万字 - 会员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理论与案例
本书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从国家和产业层面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实施展开讨论,重点结合领先型、追赶型、换道超车型、转进型和战略型五大产业,阐释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与发展。经济24.1万字 关键理念:读懂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好的理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是什么?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点在哪里?如何应对中国经济的外部挑战?发经济20.2万字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八讲
本书立足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行动路径和战略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基础,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的动态平衡,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扩大国内大循环覆盖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等。旨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明晰当前发展形势,明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17.5万字- 会员
共同富裕实现机制研究
本书从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理论来源入手,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建立过程,论述社主义政治权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探讨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如何作为,才能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为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上,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建言献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添砖加瓦。经济1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