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网络文学研究文丛:网络小说类型专题研究
王光东更新时间:2020-08-31 10:57:05
最新章节:网络文学与传统载体文学的互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系网络小说类型研究的论文集,收录了八篇学术论文和一篇网络文学座谈会的发言纪要,内容涵盖玄幻、同人、穿越言情、网游、女尊等不同类型的网络小说,也涉及网络文学批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网络文学与现实主义的关系等热门话题;既有对具体某个小说类型的微观评析,也有对整个网络文学发展的宏观论述;内容翔实,观点鲜明,材料丰赡,视野宏达,是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创获。
品牌:东方出版中心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本书数字版权由东方出版中心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网络文学研究文丛:网络小说类型专题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网络文学与传统载体文学的互动
- 网络文学之我见
- 三、网络文学读者的创造
- 二、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文学自觉与伦理自觉
- 一、网络文学需要正常的文学视待
- 优化网络文学生态的几点思考
- 媒介视域中的网络文学
- “三分天下”视野下的单网络文学
- 纯文学与网络文学
- 网络文学与通俗文学
王光东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古代文学与海外汉学史论
本书是作者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国际汉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的一个选集。全书分“古代文学史论”“古典·红学探谜”“古典·聊斋撷英”“海外汉学·汉文学史论”凡4个部分、1个附篇,共25篇。“古代文学史论”6篇,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宏观层面上的一些纵向的或断代的重要专题的研究;“古典·红学探谜”6篇和“古典·聊斋撷英”6篇,是对作为世界汉学“显学”的红学即曹雪芹和《红楼梦》研文学21万字 - 会员
德语左翼作家笔下的中国叙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具有世界革命意识的德语左翼作家将书写视域延展至正在经历无产阶级革命与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国,并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本书将注意力集中于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和埃贡·基希等德语左翼作家创作的典型的中国叙事作品,以情节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切入文本,剖析、审视和挖掘文本叙事生成的过程和策略。本书选取英雄叙事、女性形象、空间叙事三个维度,分析作为叙事基点与旨归的中国叙事在文学14万字 - 会员
40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1978—2018)
本书以“思潮”、“现象”加“理论问题”的形式,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新诗40年来历史的发展过程。结合作者本人的“记忆”、“经验”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五编,相继涉及80年代诗歌、90年代诗歌、女性诗歌、“新世纪二十年”诗歌现象、诗人创作和“新世纪诗歌理论问题”共五方面内容。在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的过程中,40年来中国新诗的整体演变及个性特质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书显示了作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31.1万字 - 会员
味:一个诗学语词的理论批评
本书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在探讨“诗味”论的儒道渊源基础上,从先秦至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选取“兴味”“滋味”“韵味”“淡味”“禅味”“趣味”等诗味范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论内涵进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诗味”的不同形态产生的原因予以阐释,尤其分析“诗味”不同形态所体现的文学思潮流变过程。本书采用纵向历史综论和横向“味”类交织的研究方法,将“诗味”论向纵深和平阔两个方向进行拓展。在纵向的“味”论史和文学37.9万字 - 会员
海上丝绸之路与16至17世纪中国文坛:以胡宗宪浙江幕府为中心
16世纪中后期是中国“被全球化”的历史时期。与海战、海上贸易密切相关,海疆局势为文人才俊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海疆幕府极大地吸引着内地的青春文士。抗倭总督胡宗宪浙江幕府汇集了大批各路精英。在历史动荡时期,幕僚文士协助幕主巩固了海防边疆,稳定了明代时局。而与海战相始终的幕府文学文化活动则直接引领了时代文学潮流。幕府文化生活的需要、幕僚文士的唱和交流使得此际产生了大批幕府文学,戏曲、骈文、小说争奇斗艳文学18.7万字 - 会员
清初计东文学活动与文坛生态
计东(1624—1676),字甫草,号改亭,江苏吴江人,清初诗人,古文家。七岁能文,年十五补诸生,文誉日高,尝以王猛、马周自比。甲申之变(1644),著《不共书·筹南五论》上史可法陈说南都攻守之策,“可法奇之,弗能用也”。南明亡后,不愿应举,闭门苦读经史。入清后因贫无以养,于顺治八年(1651)开始参加科举考试。顺治十二年(1655),贡入太学。顺治十四年(1657),举顺天乡试,名动京师。顺治十文学32.7万字 - 会员
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研究
本书聚焦于俄国形式主义的叙事理论,特别是小说理论,是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该内容的尝试和探索。主要包括俄国形式主义和后俄国形式主义两个时期,以前者为主,代表人物有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托马舍夫斯基、雅克布逊和蒂尼亚诺夫等。具体而言,该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派关于叙事作品的本事与情节、形式与功能、时间与空间、主人公与叙述人以及文学史等理论展开研究,考查学派叙事理论体系的建构、历史演变与发展规律。与此同时,探文学19.5万字 - 会员
浙籍作家的城市流动与五四文学发展关系研究
五四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代,亦是知识分子流动的高频期。浙籍作家打破安土重迁传统,上承近代出都入洋的余绪,下引五四流动新风,成为新文坛的一支劲旅。本书从地域与城市空间维度,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与文化学等方法,深入阐述浙籍作家城市流动的历史成因、地缘条件与现代特征,详细描画行路图,展示从一地到他地、出走与倦游、独行与聚合的动态轨迹,厘清城市流动与古代游方、漂泊流浪、战争流离的区别。本书重点探究文学19.2万字 - 会员
曾灿研究
本书以明末清初“易堂九子”之一曾灿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平经历、著述、交游情况、诗歌创作、诗学主张及其所编大型诗歌选本《过日集》进行全面梳理与考察。力图以曾灿个案研究为契机,揭示作家的生存状态、人际关系、创作实绩以及相关著述的文学史意义和精神品格,并回应、解决相关的学术问题。文学2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