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当代美国戏剧思潮与流派研究
更新时间:2020-08-20 17:31:22
最新章节:第18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美国戏剧思潮研究”的成果。书稿对当代美国戏剧思潮和流派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介绍,包括奥尼尔与美国现实主义戏剧思潮、左翼戏剧与社会问题剧、美国地域文化与乡土戏剧流派、谢泼德与信息部传奇等。
品牌:南京大学
上架时间:2020-01-31 00:00:0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南京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当代美国戏剧思潮与流派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8章 注释
- 第17章 后记
- 第16章 附录
- 第15章 索引
- 第14章 美国戏剧思潮与戏剧监管机制
- 第13章 戏剧奖:当代美国戏剧思潮的标杆
- 第12章 美国喜剧传统与当代百老汇喜剧舞台
- 第11章 当代美国戏剧中的战争题材
- 第10章 当代美国剧坛上的同性恋戏剧
- 第9章 女性剧作家与女权主义戏剧
最新上架
- 会员
读者·阅读·评论:网络文学接受效应研究
本书在实证考察读者分布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网络文学读者和网络文学粉丝,进而理解他们的“三观”与阅读兴趣构建。然后,以“入场”姿态解析网络媒介对阅读方式的深刻影响,把握网络文学阅读的独特性。而对读者们的书评话语,则抓住主要关键词进行分析,不仅体现读者的欣赏取向和审美心理机制,也深入分析网络文学的接受与传播,进而在理解读者批评的基本价值指归基础上构建网络文学读者批评理论,以期从接受之维推进对网络文学的文学16.1万字 - 会员
小说九家
本书采取知人论世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九位当代小说家近年来的重要作品,同时对其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做了定位性分析。附录部分是对作家与读者、作家与批评家、作家与文学史等关系的敞开式评点,是一种朋友之间闲谈的叙述风格。文学20.3万字 - 会员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
本书全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并将之总结为三个方面:从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体系建构,推动了它的空间拓展,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从理论范畴看,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中现实主义范畴的核心资源,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论是20世纪中国文文学29.2万字 - 会员
里卡多·皮格利亚侦探小说研究:以长篇小说《人工呼吸》为例
阿根廷作家里卡多·皮格利亚曾获西班牙“文学评论奖”、“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及“阿根廷作家协会最高荣誉奖”等重要奖项,在当代阿根廷文坛乃至西班牙语文坛占有重要地位。长篇小说《人工呼吸》发表于1980年,是皮格利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誉为当代阿根廷最出色的10部小说之一。30多年来,文学评论家对小说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主要集中在历史角度、后现代文学及元小说等方面。在认真研读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文学14.5万字 - 会员
辩证性的文学守望: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
本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进行历史钩沉与形态剖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德语世界的传播经历了冷战时期西德知识界于革命狂热中的政治异域化接受,以及东德知识界在政策迭绕下的功利性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种传播路径逐渐汇入统一的德语文学机制,形成以政治化接受为基本框架的多元接受范式。德语世界的接受主体从本土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出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政治化接受始终伴随着对同一种范式的批判与文学24.6万字 - 会员
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
桐城派作为清代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与清代学术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第一,作为清代理学中坚的桐城派在发展轨迹上与清代理学存在相似性;第二,它与清代汉学之间存在既相争又兼容的复杂关系。桐城派在有清一朝居于学术正统的地位,清朝灭亡后又被斥为“谬种”。这种学术及政治地位上的大起大落使桐城派具有了学术研究上的典型意义,对桐城派学术思想流变的梳理,不仅有助于对中国近代学术思想流变的认识,也文学17.6万字 - 会员
唐宋词流派史(第3版)
本书是一部以流派演变史为主的新型唐宋词史。作者打破了“豪放”“婉约”等传统词论的二分法,从文化大背景切入,从时代精神和群体审美选择的角度考察了各风格流派发展衍化之规律,全景式地把握了唐宋词的流变过程:变作者个体研究为群体研究,对群体互动及各流派互相影响、渗透及竞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作者考察了唐宋时期哲学、政治、宗教、社会习俗和民族心理等对词人及不同的词人群体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深刻影响,从而展现文学40.4万字 - 会员
安吉拉·卡特诗学问题:解码《明智的孩子》
此书在本人的博士论文《〈明智的孩子〉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诗学》的修改基础上产生。此书为国内首次对安吉拉?卡特的《明智的孩子》进行诗学研究的专著,解释其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内涵,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该著作的创新性还体现在:一、对《明智的孩子》的新文体进行了考察,在参阅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将其认定为古典庄谐体,并进一步揭示了其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精神实质。二、采用文化诗学的方法,在文化史考辨之上,归纳出小说文学18.5万字 - 会员
《元刊杂剧三十种》之通俗性研究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杂剧中最早、最为重要的元杂剧剧本集,其面貌也最接近元杂剧的真实情况。《元刊杂剧三十种》在戏曲创作史、演出史、出版史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而《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明刻元杂剧、明抄元杂剧相比,显然更通俗、更清新活泼,因此,“通俗性”是《元刊杂剧三十种》的一大特征,那么要想了解元刻杂剧通俗性的面貌,则需要对其通俗性的表现、原因及意义进行全方位研究。本书系统研究了《文学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