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身体与世界的共构:胡塞尔《观念2》中的身体问题
更新时间:2021-01-18 09:51:06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身体问题是当今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各学科领域交叉研究的一个重点。胡塞尔作为现象学的开创者,其身体观影响深远,在现象学运动中如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人的身体思想都受其影响。本书以胡塞尔的《观念2》为中心,并联系相关文本,逐层阐释身体与自然、心灵、精神世界诸区域的共构关系,由此也将展现出:通常被理解为纯粹意识哲学的胡塞尔现象学,在何种意义上赋予了身体这种“非”纯粹意识之物以基础性地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身体与世界的共构:胡塞尔《观念2》中的身体问题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最新上架
- 会员
职业教育根本问题新探: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省思与构建
本书秉持技术哲学的整体视角,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哲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对职业教育进行系统地诠释与反思、解构与重构,对关涉职业教育存在的本质性、前提性、内生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构想,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职业教育复杂现象背后的思想前提与实践逻辑,为职业教育现实发展提供了思想根据。哲学14.8万字 - 会员
现代性的忧郁:从颓废到碎片的灵光
如果把现代性看作一个忧郁的谱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链条上各式面孔的哲人们:愤怒的马克思,忧郁的波德莱尔,沉闷而压抑的韦伯,打碎一切、生活在“虚无”废墟中的尼采,走向“碎片”化的齐美尔,以及试图通过“废墟”指点迷津的本雅明。如果说“理念、理性、启蒙”承载了确定性的历史,那么“现代性”则承载了对“当下”的全部思考,宣布了“动荡不安”的合法性。哲学16.2万字 - 会员
意识现象学教程:关于意识结构与意识发生的精神科学研究
本书叫作《意识现象学教程》,副书名是“关于意识结构与意识发生的精神科学研究”。本书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澄清此书所要讨论的“意识”概念和问题域。第二、三部分是本书的主要部分,分别从意识结构和意识发生的角度,借助现象学、心理学等精神科学的研究,多角度、多层面讨论意识。第四部分是一个总结,从方法和运用角度总结意识研究,如作者所说,这本书里提供的是对意识现象学的一个系统研究的尝试:整个阐述是从感知分哲学41.1万字 - 会员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呈现出当前中国学界关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学术热点、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这些文章选择了不同的视角、主题、内容,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之间辩证关系的讨论,在哲学基础、学术脉络、现实批判、未来旨趣等维度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互为补充,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哲学17.6万字 - 会员
我们共同的存在主义哲学课
本书选取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尼采、萨特、加缪、波伏瓦、雅斯贝尔斯、伽达默尔、阿伦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梅洛-庞蒂这12位最有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总结了他们的哲学洞见,并试图通过他们的思考来帮助读者思考自身的人生境遇和人生选择。在“加餐”部分,还有对存在主义艺术、神学、心理学、电影、戏剧等问题的阐发。哲学26.4万字 - 会员
包世臣经世思想研究
嘉道时期是中国社会近代转型、社会大变动的前夜。包世臣一生跨越乾嘉道咸诸朝,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江淮之间,为地方大员做幕僚,是清代嘉道年间颇富盛名的经世派士子。本书以包世臣的经世思想为对象进行研究,旨在以微观实证考察社会文化变迁;从包世臣人生经历、学术思想等入手,聚焦其实政思想、经世实践及其历史影响,并与其同时代经世派巨子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进行比较研究,以历史演进的纵、横坐标为参照,为包世臣经世哲学18.6万字 - 会员
北大生命课堂
本书包括上、下两篇共十八讲,书中有立足理论,对生死问题及生命教育的思考和阐述,也有基于实践,来自临床医生、安宁疗护工作者直面死亡的真切体验。哲学20.1万字 - 会员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命政治
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展示了当前中国学界关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这些文章虽视角各异、主题不同,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之间的关系,故而在理论基础、现实关照、学术脉络上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生命政治批判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哲学23.5万字 - 会员
主体间的双向国际交往实践: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种阐释
本书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阈,探讨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国际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梳理。本书认为,主体间性特征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的“交往”本质和所体现出的交往行为特性,意味着它必须是遵循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行为。公共外交以公众舆论为基础,以“公共舆论场”为交往媒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公共性、运行制度的开放性、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批判、有赖于实践话语机制哲学14.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追寻政治的“是其所是”:从手段之善到目的之善
追寻政治的“是其所是”既是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学的理论旨趣,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作者认为,一种好的政治通常被设计为:能够找到一种快速创造财富并合理分配财富的经济组织方式;能够创制一种令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充分且公开表达其意志的制度安排;令每个人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而这一切均奠基于每一个人都拥有完整的道德人格之上。本书即是对这种政治构想的完整表述。理论流派32.2万字 - 会员
哲学论文写作导论
本书结合国内哲学论文写作现状,介绍了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规范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论证技巧。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1)充分吸收国外哲学写作教材的编写范式,强调把“如何做哲学”与“如何写哲学论文”两个主要问题紧密结合起来;(2)在“如何做哲学”中,提出以分析哲学的基本研究范式为基础的分析性哲学论文写作;(3)讨论中所引用的文献翔实,基本覆盖了哲学一级学科下面的八个二级学科;(4)适当地加入理论流派19.2万字 - 会员
历史唯物主义与生命政治
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展示了当前中国学界关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这些文章虽视角各异、主题不同,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之间的关系,故而在理论基础、现实关照、学术脉络上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生命政治批判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理论流派23.5万字 - 会员
主体间的双向国际交往实践: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种阐释
本书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阈,探讨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国际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梳理。本书认为,主体间性特征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的“交往”本质和所体现出的交往行为特性,意味着它必须是遵循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行为。公共外交以公众舆论为基础,以“公共舆论场”为交往媒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公共性、运行制度的开放性、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批判、有赖于实践话语机制理论流派14.4万字 - 会员
伽达默尔诗化哲学
伽达默尔的思想中潜藏着一个长期为人所忽视但又极有价值的理念——诗。本书以诗为线索对伽达默尔思想的源起、建构和实践进行重新解读。首先从古希腊、德国浪漫主义、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等方面探究伽达默尔诗化哲学的思想来源和学理背景。进而从艺术论、语言论、存在论三个层面对如达默尔诗化哲学之“体”——理论构成进行解析。最后对伽达默尔诗化哲学的“用”之维——诗歌批评实践进行了阐释。最终认为“诗”在伽达默尔那里是理论流派16.6万字 - 会员
崇实与求是:颜李文化研究及其他
颜李学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特色的学术流派。该学派提倡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目的在于为天地造实绩,为生民谋福祉。尤其是其创始人颜元的思想,具有显著的平民性、务实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在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上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颜李实学也逐渐成为与魏晋玄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相提并论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体系。早在20世纪前半期,其思想便已远播东亚和欧美。近年来,韩国的相关研究更是硕果累累。作理论流派4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