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从克莱因的视角看心理能力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49/47434149/b_47434149.jpg)
会员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从克莱因的视角看心理能力
陈举更新时间:2023-07-10 14:36:01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什么样的母婴关系会养育出偏执、极端、有躁郁倾向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会焦虑,又为什么会抑郁?——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朋友、伴侣和工作?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充满爱恨交织的惊心动魄。而这些生命早期的情感和记忆,我们未必能记得,但它们却奠定了我们各项心理能力的基础,决定了我们怎样面对焦虑、丧失、分离,如何处理我们的爱与恨,能否同理心和恰当的攻击性。如果说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研究重心停留在4—6岁,那么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则向前推进至0—3岁。她所开创的客体关系学派,是精神分析流派中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一派,为世人展现了人类生命最早期的心理历程,而这些早期心理历程无时无刻支配着人一生的内心。透过克莱因的眼睛,我们得以理解本能的情感与冲动,看到让我们羞愧的情绪有存在的必要和积极的一面,也看到我们能够通过整合爱恨冲突,实现更好的心理能力和更健全的人格。
品牌:蓝狮子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蓝狮子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从克莱因的视角看心理能力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陈举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重生:摆脱父母控制的命运
“原生家庭”如何在你幼年时就为你写下“人生剧本”?又如何通过“人生剧本”操纵你的人生?沟通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埃里克·伯恩,以“人生剧本”理念,剖析你的“父母自我”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之中,为你写下你人生剧本的每一幕台词,以及终的人生结局。只有发现真正的内在自我,与原生家庭为你构建的“父母自我”和解,才能摆脱家庭的枷锁,迎来更为自主的重生。心理24.1万字 - 会员
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
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是自我成长的旅途。亲密关系不仅包含爱恋,更涵盖你与伴侣、孩子、父母,以及自己的相处。亲密和独立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其中的边界就是找到关系中那个被你尘封的自己,力所能及地做自己,力所能及地帮助伴侣、孩子、父母。在看见自己的那一刻,你会惊奇地发现,不少问题不再是问题,很多办法生发出来,你开始真正享受亲密而独立。心理11.3万字 - 会员
人间游戏
所有的“鸡同鸭讲”、“阴阳怪气”、“借题发挥”,其实都是我们在玩的各种“游戏”。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人的内心有三种“自我状态”,一旦人们展现出特定的“自我状态”时,人们便始了“游戏”,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怄气”般的对话,并随之产生一系列恶果。《人间游戏》指出,只有看透游戏的规则,重新摆正自己与对方的“自我状态”,沟通才能顺利,人际关系才能和谐。心理10.3万字 - 会员
行为心理学4:行为主义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行为心理学4》从“行为主义的界定”说到“如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人类的本能”说到“人类的情绪心理”,从“言语和思维”上升到“人格解析”,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行为心理学不仅是实验室里的一门科学,更是能对未来社会的教育、治安等方面产生重要的教化与防控作用的一门学问。心理14.3万字 - 会员
恐惧心理学
选择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密集恐惧症、恐高症、社交恐惧症、异性恐惧症……从怕高到怕黑,从怕人群到怕视线。本书直指人内心深处的欲求,为在恐惧中挣扎的芸芸众生,明了洞察自我、解放心灵的一种可能。单纯用意志力来逃离、抵抗恐惧无助于解决问题,唯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恐惧的根源,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心理14万字 - 会员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梦中迷人奇异的意象从何而来?梦仅仅是大脑随机活动的反映,还是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和功能?人类对“梦的起源和意义”的好奇,与人类的存在历史一样古老。在本书中,两位世界知名的睡眠和梦境研究者将带领我们回顾人类为解读梦而做出的努力,进而和我们分享关于梦的新知,从认知科学和脑科学角度揭开梦的神秘面纱。根据脑科学前沿研究,他们提出了关于梦的全新模型——NEXTUP,意为“对可能性理解的网络式心理16.4万字 朋友圈心理学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依赖社会互动和合作,这意味着我们天生就需要与他人交往,而朋友是人际关系中很重要的交往对象。作为一个网络词语,“朋友圈”不仅指社交平台上的一种功能,也指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和人际关系网。本书不仅讲述和剖析了作为一种社交功能的朋友圈中的一些现象,如朋友圈经营、为什么有些人不发朋友圈、如何通过朋友圈看懂一个人等,还分析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现象,如大部分朋友都是阶段性心理5.4万字- 会员
趣味通晓心理学
本书科学地阐述了“人心理的本质”,从何为心理学的观点出发,用浅显易懂的语音介绍了心理学家的重要理论,深刻分析了人际交往的心理学、人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学、组织中的心理学、失去健康生活的心理学。同时,对产生心理活动的脑系统和性格与深层心理的关系进行分析,便于读者理性地、客观地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情绪、感受他人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本书将文字内容与图片进行精心的排版和设计,便于读者在理性阅读的基础上,再次从感性心理12万字 - 会员
五次重置:如何应对压力与职业倦怠
压力往往被视为一种消极因素,哈佛大学压力研究专家阿迪提·内鲁卡博士却认为这是一种普遍误解,亟须消除。在她看来,适量的压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许多需求,推动我们前进。但当它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协调时,就会出现问题,引发倦怠、疲劳、睡眠障碍等许多身体反应。压力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被重置回健康的水平,从而让压力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损害我们。为帮助陷入压力困境里的人们,内鲁卡博士结合20多年的临床经验心理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