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钟无艳:才识与容貌的PK赛
容貌并不能决定内心的才识,而才识却能弥补容貌的不足。她从不哗众取宠,靠才识和谋略击溃了世俗美丑的陋见,靠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能力展现了独具的个人魅力。
还记得唐浚在《男人帮》里劈头盖脸地说:“终其一生,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各种选择。而这中间,对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智商在及格线徘徊的美女还是随便就能写几千字散文的才女。”千百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固有观念,将美女和才女剥离开来。殊不知论及倾国倾城,才情丝毫不逊色于美貌。
关于这一点,我想被流传千古的钟无艳最有发言权。
古往今来,无论是文学还是曲艺,钟无艳涉猎之广丝毫不逊色于史书内外任何一名美女。貌丑、才绝、胆识、忠勇,她这一生太励志,随便拎出一点都足够被书就成一大段传奇。
史书有云钟无艳“复姓钟离名无盐”,钟离是商汤的子孙后裔,由于其始祖曾食采于一个叫作钟离的地方,所以子孙才会“以邑为氏”,开始以“钟离”或“钟”为姓。因此一说钟无艳实际叫作钟无盐,一说她姓钟离,名春字无盐。而无艳,是世人以一言蔽其容颜而已。
元朝杨维桢作过一首《钟离春》的杂曲,称她是“白头深目凹鼻唇,皮肤若烟面如尘”。解释过来大概是,发稀而白、额头下陷、双眼下凹、鼻子朝天、皮肤黑得像漆。而事实不仅仅如此,钟离春的脖子很肥粗甚至有喉结,天生鸡胸而且骨架很大,粗壮得像男人一样。如果说容貌一般的女人尚且以貌不惊人来评价,钟离春大概属于貌“太”惊人的类型了。
除了容貌,她出身也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列女传》中说,她是“齐无盐邑之女”。战国时期,齐国将被吞并的鄣国、宿国置为无盐邑,大概相当于县级城市。论出身,论容貌,钟无艳大概就是一战国版凤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与皇权、与后位十分不搭边的女人,却成了齐宣王的正宫皇后。
关于齐宣帝和钟无艳,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有一出杂剧叫《丑齐后无艳连环》,说的是齐公子夜梦菽月,上大夫晏婴替他圆梦,认为公子将娶的夫人隐于乡村,时运未通,并建议他出城围猎寻访淑女贤人。齐国无盐邑钟离信的女儿相貌丑陋但文武兼备,很有才能,外出采桑时与追赶白兔的齐公子相遇。晏婴见她出言不俗,便劝齐公子娶她为后。
当时秦、燕二国都想制服齐国,故意以难题刁难,让齐国派人解开玉连环,弹响蒲弦琴,钟离春凭智慧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并故意羞辱使者,激待两国发兵。钟离春又率兵布阵打败了他们,使齐国无忧。
早在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钟无艳“自谒宣王”,换言之,钟无艳能够见到齐宣王完全是毛遂自荐,大概类似于拦路喊冤的模式,一个女子敢直谏君王本身就很罕见,何况是一个千古奇丑的女人,这影响力和关注度,放在今天足以抢头条了。
大概钟无艳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一个业已垂老而貌丑的女人,席地而坐,举目、张口、挥手,拍着大腿大闹国家最高政治机关,齐宣王想要不关注她都很难。何况被这样的一个女人指着鼻子说自己吏治不清、治国昏庸,实在是有辱一国之君的威严。如果钟离春不能说服齐宣王,恐怕下场比毛遂兵败后自刎要惨得多。
所有人都在替这个胆大妄为的女人捏一把汗的时候,钟无艳如郑光祖所撰,“言语不俗”,终于得到齐宣王特许的畅所欲言的机会。她多年来不得以施展的治国之能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面对齐宣王的质问,她说:“我这举目,是替大王观察风云的变化;张口,是惩罚大王那双不听劝谏的耳朵;挥手,是替大王赶走阿谀之徒;拍腿,是要摘除大王这专供游乐的雪宫。民女不才,但我也听说‘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而今大王沉湎酒色,不纳诤言,这是我张口为大王接受规劝的意思;敌人就要大兵压境了,你还被一群吹牛拍马之徒包围着,因此我挥手将他们驱逐掉;大王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造成如此豪华的宫殿,弄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今后怎能迎战秦兵呢?”
先述先王开疆之不易,而后细数齐国潜在的危险,最后历数齐宣王用人不贤、铺张浪费的一系列昏庸之道致使政治腐败,纲纪不振,陷国家于危难,陈述有节,循序渐进,娓娓道来。
当年平原君赞颂毛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钟无艳可也算得是“妇人之言,横扫朝纲士贤”了。
不知史书工笔是否润色了这对奇特的帝后之间的合作洽谈,齐宣王在听完钟无艳的斥责陈述后,没有发怒反而大为感动地说:“如果你不及时来这里提醒我,我哪会知道自己的过错啊!”钟无艳的面谏和主张最终被采纳了。并且按照钟无艳进谏,齐宣王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进而使齐国大安。
钟无艳的这一场直谏算得上铤而走险,谏臣魏征敢于直言,好歹还有太宗丹樨之下宰相的身份。而一介民女敢于直接面谏国家最高领导人而且痛斥其为政不端,如果遇到的不是齐宣王而是商纣王,恐怕将削为“人彘”都难消心头之恨。
只能说好险好险,幸亏齐宣王算不上一个昏庸无道之君。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讲述了齐宣王以羊易牛取血祭钟,“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的君子之道。诉诸于孟子及其门生笔下的齐宣王的确是个仁君,也是个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
他见到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便也着意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了中国灿烂的“先秦文化”。
然而从他留下的典故来看,面对群臣士贤的进谏,他并非不接受,却不一定执行。所以作为一个仁慈开明却不作为的君主,因为齐国在他在位期间灭亡而称他为昏君,于他多少有点冤枉。
诚如钟无艳所言,面临大军压境齐王身边围绕着一群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连孟子和淳于髡都只能委婉地劝谏,而钟无艳言辞犀利的直面指责对齐宣王有如振聋发聩一般。这也是钟无艳的机智过人之处,齐宣王既是她要面谏的君主,又何尝不是直接阻击她实现政治抱负的对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铤而走险地直击要害之举,反而使齐宣王对她言听计从。
他胸中无治国之方略,她愿意做那个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之人。他许她心心念念皇后之位,她愿意做他的国之利器。
钟无艳皇后之位相当于今天的荣誉主席,是齐宣王给予她可以名正言顺辅佐于他左右的一个身份。毕竟,战国不是大周,齐宣王再开明,女人入朝为官也是奢谈。两人以婚姻为名缔结了政治上的同盟。
史书上说,被齐宣王册封为皇后时,钟无艳已经年逾40。40岁而未嫁的女人,古往今来除了钟无艳,还有一位是武则天的母亲。不过两者不同的是,武则天的母亲是个地道的女文青,剩到不惑之年才嫁,左右脱逃不开一个情字。而同样是剩女的钟无艳,从来不曾将精力投诸于婚姻和情感,她并不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女人,而是具有雄才伟略的林中隐士,等待的绝不是爱情,而是被发掘重用的机会,她爱的是家国天下。
杜琪峰在电影《钟无艳》里,为齐宣王和钟无艳的故事虚构了一个深得盛宠的夏迎春。其实在钟离春死后,齐宣王就从自己最喜欢的七个美人儿中选了一个最疼爱的立为夫人。即便是她生前,齐宣王的后宫中也不乏圣眷隆重的美人。不过这并不会使钟离春生不安寝,死不瞑目,于她,一生能倾付与天下,已然足够。
《淮南子·说山训》:“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四大美人容貌超群却难逃“祸水”骂名,美貌最终成为她们伤害自己的利刃。而古今四大丑女,却无一不是贤德之人,千百来年,她们的容貌早已被人忘却不再有人提及,而一再被称道的只有她们坚韧而高尚的灵魂。
容貌并不能决定内心的才识,而才识却能弥补容貌的不足。她从不哗众取宠,靠才识和谋略击溃了世俗美丑的陋见,靠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能力展现了独具的个人魅力。杜琪峰的电影里,在最终齐宣王选择了忠勇多谋的钟无艳的那一刻,这场才识与容貌的PK赛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宁作钟离春,勿学姑瑶草”,决定人生的不是美丑,而是内心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