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色彩与视知觉
视觉适应
(1)距离适应
距离适应指人的眼睛可根据水晶体形状的改变来随意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颜色适应
人的眼睛注视物体时间久了,会觉得其色彩的鲜艳度明显降低,对比度也随之渐渐减弱。这种现象便是视觉的颜色适应。
(3)明暗适应
明暗适应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比如,人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突然走到阳光下,眼前就会感觉一片眩白,稍后才能适应,这一由暗到明的视觉过程,被称为明适应;迟到的观众进入电影放映厅的一瞬间,眼前会呈现漆黑一片,过一会儿才能找到座位,这一由明到暗的视觉过程,被称为暗适应。通常,明适应过程仅需0.2s,而暗适应则需约5~10min。

图2-11 色彩的形成
光源色、环境色作用下呈红色的室内空间。

图2-12 色彩的形成
同等面积的黑与白,看起来白色显大而黑色显小;同一种灰色,在黑底上显浅在白底上显深,在红底上泛绿在绿底上泛红,在紫底上泛黄,在黄底上泛紫。
心理性视错
色彩视知觉还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们将这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视差。
从生理上分析,视觉器官对色彩具有协调与舒适的要求,凡满足这种条件的色影或色彩关系,就能取得色彩的生理和谐效果。

图2-13 色彩的形成
心理性视错运用于时尚摄影。

图2-14 色彩的形成
法国国旗是由红、白、蓝三种颜色构成的,但这三个色块大小比例的关系却鲜为人知。最初设计时,为了完全符合物理真实,设计师将红、白、蓝三色处理成1:1:1的连续色块,但这种等距构成反而使人感到三色之间的比例不够协调,即白色显宽,红色居中,蓝色显窄。后来在有关色彩专家的建议下,色彩面积调整为红:白:蓝之间33:30:37的比例关系。现在我们看到的法国国旗符合视觉生理等距离感的色彩效果,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觉。
小贴士
»光色作用还会使眼睛对物体色彩的形状、大小产生错觉。如图法国国旗的色彩设计。
»“色彩对比”中的“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都属于心理性视错的范畴。
»详解可见第五章“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思考与延伸
1. 光的传播形式有哪些?
2. 色彩的形成需要有哪几个条件?
3. 人的视觉有哪几个方面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