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南亚地区的贸易拓展潜力 The Potentiality of Trade Promotion between China and Eastern-Southern Asia
B.13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拓展潜力
摘要:印度与中国和日本的整体贸易联系较弱,与美国和欧盟的则较强。印度与中国在绝大部分产品贸易上结合度都比较低,且贸易结合度比较低的产品种类占比还呈现上升的态势。印度与中国的贸易竞争程度要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且竞争性正逐步增强。印度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并且,除极个别年份外,印度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低于同期印度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印度与中国和日本产业内贸易占优势的产品种类较少,与美国和欧盟较多,并且,印度与中国产业内贸易占优势的产品种类呈现下降态势,而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呈上升态势。在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双边贸易中,产业间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应进一步巩固印中经贸合作成果,降低彼此贸易竞争性,增强双边经贸联系和互补性,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共赢发展。
关键词:印度 产业竞争力 产能合作
一 印度与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的贸易强度
1.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整体贸易结合度
印度与中国的整体贸易结合度(TII)呈现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阶段特征,与美国和欧盟较为稳定,与日本则呈缓慢下降态势。2000 ~2004年,印中整体贸易结合度指数稳步上升到1.66的峰值,两国贸易联系紧密程度稳步提升;此后,该指数呈现波动下降态势,最终下降到2015年的0.44,两国的贸易联系逐渐显得较为松散。同期,印度与美国和欧盟的整体贸易结合度指数基本维持在1以上,表明印度与这两大经济体的贸易联系十分紧密;除极个别年份略有反弹外,印度与日本的整体贸易结合度指数缓慢走弱,由2000年的1.06下降到2015年的0.43。总体来看,印度与中国和日本的贸易联系较弱,与美国和欧盟则较强。
表1 2000年以来印度与中、美、欧、日的整体贸易结合度(TII)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数据计算整理。
2.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分产品贸易结合度
2000年和2015年,印度与中国贸易结合度超过1的产品种类要远远少于同期的美国和欧盟(2014),与日本比较接近。2000年以来,印度与中国在绝大部分产品贸易上结合度都比较低,且贸易结合度比较低的产品种类占比还呈现上升的态势。2000年,贸易结合度低于1的产品种类占印中贸易产品种类的比重达到76.6%,同期印度与美国、欧盟、日本的贸易结合度低于1的产品种类占比分别为43.8%、22.7%、73.9%; 2015年,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贸易结合度低于1的产品种类占比分别为82.5%、50.2、35.3%、81.3%。
表2 印度与中、美、欧、日分产品贸易结合度(TII)的区间分布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数据计算整理。
2015年,印度与中国贸易结合度排名前十的产品种类,同印度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存在显著差异。印度与中国贸易结合度排名前十的产品分别是化肥和原油,丝,巧克力及其他配制食品,不挥发蔬菜油和轻质油,染料,机器制成品,动物油脂,铝矿中的精氧化铝,石、沙及砾石以及其他未加工的矿产,贸易结合度分别是80.25、10.45、8.76、6.31、5.98、4.93、4.36、3.34、3.20和3.09。
表3 2015年印度与中、美、欧、日贸易结合度(TII)排名前十的产品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数据计算整理。
二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
1.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竞争程度
2000年以来,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竞争程度都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2000年和2015年,印度与中国的整体贸易竞争指数都要高于其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水平,表明印度与中国的贸易竞争程度要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
表4 印度与中、美、欧、日的整体贸易竞争指数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数据计算整理。
2015年,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贸易竞争程度最高的基本上是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这四大经济体在全球市场上就这些产品展开了比较激烈的竞争。其中,与其他三大经济体有所不同的是,印度与中国贸易竞争指数最高的十种产品分别是绝缘线材,铁或非合金钢平板轧材,女装(机织物),服装,贱金属制成品,液体泵,棉织物,鱼(新鲜、急冻或冷藏),储存或运输用的金属容器以及其他可食用品,它们的贸易竞争强度指数都在0.92及以上。
表5 2015年印度与中、美、欧、日贸易竞争强度指数排名前十的产品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数据计算整理。
2.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互补程度
就整体贸易互补性而言,印度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则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并且,除极个别年份外,印度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低于同期印度与美国、欧盟和日本。2000年印中贸易互补性指数为0.87,表明两国贸易互补性比较弱;此后,该指数迅速上升至2005年的1.05,两国贸易互补性较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印中贸易互补性指数呈持续下降态势,2015年为0.66,表明两国贸易没有实现有效互补。印中贸易互补性指数曾在2005年超过美国和日本,表明在此期间印中两国比印美和印日有着更强的贸易互补性,其余时间段则互补性较弱。印中贸易互补性指数始终低于印欧,显示出印度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要显著弱于印度同欧盟。
表6 印度与中、美、欧、日的整体贸易互补强度指数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数据计算整理。
分产品来看,2015年,印度与中国贸易互补性最高的十类产品,同其与美国、欧盟以及日本互补性最高的产品不完全相同,仅有摄影或电影薄膜显色剂、大米等产品是相同的。印度与中国贸易互补性程度最高的十类产品是植物纺织纤维、棉、摄影或电影薄膜显色剂、大米、纺织纱、石和沙及砾石、珍珠及宝石、纺织用的人造纤维及废品、铝矿中的精氧化铝、黄麻纤维等部分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表7 2015年印度与中、美、欧、日分产品贸易互补强度指数排名前十的产品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数据计算整理。
3.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产业内贸易
总体来看,印度与中国和日本产业内贸易占优势的产品种类较少,与美国和欧盟较多,并且,印度与中国产业内贸易占优势的产品种类呈现下降态势,而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呈上升态势。2000年,印度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产业内贸易占优势的产品分别为41、72、80和21种,2015年则分别有30、87、99(2014年)和33种。还可以看到,印度在与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双边贸易中,产业间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2000年,印度与四大经济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小于0.5的产品分别有147、154、158和178种;2015年则分别有199、154、153(2014年)和186种。
分产品来看,2015年,除乙醇和苯酚外,印度与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排名前十的产品,同其与美国、欧盟及日本该指数排名前十的都不同。从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看到,这些排名前十的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接近1或者等于1,表明印度与中国等四大经济体在这些产品上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同时,可以看到,排名最后十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接近0或者等于0,表明印度与中国等四大经济体产业间贸易的主要产品有面粉及面食、黄麻纤维、铜矿石及浓缩物等各类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表8 印度与中、美、欧、日分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GL)的区间分布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数据计算整理。
表9 2015年印度与中、美、欧、日产业内贸易指数排名前十和后十的产品
续表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HS编码数据计算整理。
三 结论
印度与中国贸易结合度较高的产品种类要少于其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并且从贸易结合度比较高的产品来看,印度与中国同其与美国、欧盟和日本有着显著的不同。
从贸易竞争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来看,相比印度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互补性,印度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要相对低一些,彼此之间竞争性更强。此外,印度与中国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种类要少于印度与美国、欧盟和日本,表明印度与中国之间仍是以垂直型贸易分工为主,水平型贸易分工程度较低。
尽管印度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众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但是在很多产品上两国也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印中两国应巩固双边贸易成果,利用中国“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机遇,务实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合作,携手开发第三方国际市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两国共赢包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