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人力资源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人力资源如何真正成为业务部门的战略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如何真正成为变革的推动者?
这3个问题始终伴随着我的HR职业道路,我始终在追寻这3个问题的答案。直到从2009年开始,我到一家500强的外资企业开始我的一个人才项目,这个公司非常重视人才发展,其重要的一点就是特别关注人才供应链的起点——校园招聘,从校园选拔和培养人才。作为这个项目的实际执行人,我开始了中国区校园招聘的全面运作。3年后,我突然发现,我的疑问找到了答案。人力资源的定位再高,那只是HR的一厢情愿,他需要用能力和出色的业绩来展示。而其中能力的提升靠普通的日常工作无法实现,唯独用项目,让HR在项目的工作中锻炼和提高能力。其中的业绩的展示靠普通的工作也是无法闪耀的,唯独用项目,才能让HR有出色的展示业绩的机会。
如何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人力资源的常规工作与出色工作分开来。哪些是常规运营,哪些才能让我们更出彩。我们把人力资源的一些重要事项拆分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再以项目的形式单独报批。最后,把项目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全部呈现。
本书的应用的主要管理成果:项目管理、清单管理、流程管理、责任管理。整体是一个项目;将项目进行分解为项目推进关键点;每一个项目关键点分解为清晰的工作清单;清单中的每个细项明确操作流程;每个流程确定责任人及控制细则和评价标准。
我们遵循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原则,从起点到终点的原则。本书的主要脉络分为3部分,分别是招聘前、招聘中、招聘后。
招聘前部分主要解决整个校园招聘的计划问题,制定覆盖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同时解决需求确定的问题。需求确定是校园招聘的起点,也是推动整个校园招聘的依据,涵盖了如何确定、确定后如何发布、需求应该包括的要素【人数、素质和能力、特别提出要招的人招聘来了后谁来带(带的人是否有能力和资源需要评估,这点非常重要,即使用人部门需要招聘,但如果提供不了带教人员和培训方案,或提供的带教人员和培训方案不切合实际,在这个时候,就要砍掉这个需求,因为就算最后招聘来人了,也因为没有人管或没能力管或有能力但管歪了,最终还是以招聘人员的离职结束)、他们来了后的培训计划是否制定、是否有部门的导入计划或整个公司的导入计划】。只有达到需求评估表要求的,才能算需求。所有需求,要按照公司的授权手册,提交给相应人员审批确认后,才是有效需求。这里面的需求有从战略视角的需求,基本是公司和事业部层面的,也有增补式需求,主要解决岗位问题。两者并不矛盾,既可以独立运作,也可以两种融合运作。
招聘需求一旦确定后,就要建立招聘组,选择合适的招聘人员至关重要,招聘组长对整体的掌控性、对预算费用的控制等对整个校园招聘的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而招聘人员的专业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招聘到的管理培训生的匹配程度。此外,一定要在招聘前明确薪资福利、培训发展、工作地点、档案户籍等一系列的政策问题,以便在后期招聘宣传时给予明确的回复,含糊不清及模糊的回复往往会让目标对象失去信心。除此,选择合适的目标宣讲院校,确定整体宣讲行程,并根据宣讲行程制定具针对性的宣传推广计划并准备相应的物料,做好充分的招聘前准备。
招聘中部分是整个校园招聘的核心执行部分,主要是通过设定甄选流程,应用各种测评方式和工具,甄选到合适的目标人员。简历搜集主要通过网站申请、现场宣讲、他人推荐等方式,然后进行简历筛选,合适的人员可安排面试。如要开展校园宣讲,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宣讲准备,一场成功的校园宣讲不仅能吸引众多的目标群体实现招聘目标,也能对企业的文化和形象做良好的展现和传播。因此,要在物料准备、人员安排、宣讲流程等方面做足功课。此外,要设计合理的甄选流程,在笔试、面试题目的设计、操作流程、具体要求、结果公布方面做好准备。除此,录取和签约阶段一定不能忽视,尽量缩短录用决策时间,合理预测录用数量,做意向评估及背景调查,确定录用人员,发出录用通知,在沟通时间、沟通方式、沟通内容等方面注意细节。
招聘后部分是校园招聘的总结和后续工作,主要是对外的新员工管理维护和对内的招聘总结。从签约到入职前培训期间,建立报到前管理机制,搭建与新员工的沟通平台,让公司和新员工双方有更好、更快、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启动入职前培训,让新员工利用在校时间,提前树立职业化意识,提升实际工作所需的操作技能,此过程需安排人员做全程的计划、安排、跟踪和反馈,直至新员工办理了入职报到手续;在办理报到手续之前,做好报到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并通知新员工报到时间、报到地方、联系人等,并做好跟踪安排,让新员工第一次离开校园步入公司时有温暖和归属感。对内的招聘报告,主要是总结招聘执行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用准确可靠的数据说话,根据老板关心的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做招聘总结报告,意在向老板汇报此次的项目招聘工作,也是下一年度的校园招聘指导。
以上是本书的主要脉络结构,每个章节都有工作清单、关键点明细、关键问题操作流程、风险管理清单等部分组成,提供方便实用的操作引导。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及同行批评指正,以臻完善。
这本书能够成稿,我要感谢很多人。
首先要感谢我的同事也是本书的作者之一李艳,是她的才华和努力,为本书成稿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感谢北京雁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陈总峰先生,帮助我们完成了整个出版工作。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编辑为此书付出的大量辛勤工作。感谢圣象学院院长崔学良先生的帮助。没有你们的支持,这本书不可能如此顺利出版。
其次,我要感谢为本书提供一手资料的南小娟、林立竹、吴军等同事,也感谢那些在我生命中每个阶段启迪我,支持过我的同学、朋友、伙伴,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太太及家人,多年以来,因为工作关系我照顾你们太少,你们为我付出太多,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你们在一起。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儿子Tim,在我生病的时候选择来到我的被窝全程陪伴,在我生日的时候送上他自己制作的礼品,在我偷懒的时候提醒我运动时间到了,这些让我倍感温暖。
左平东
2015年7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