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小分队
“阳光大学筹备组”成立后不久,为了应对“人少事多无头绪”的状况,我先不考虑团队七八个人在以后大学的组织架构中会担任什么岗位,而是根据当前最重要的几方面工作临时分了三个小组:第一组是大学基建运营组,第二组是培训项目组,第三组是招聘小组。这个做法是2008年年初电信学院组建时,童羚院长开创的。当时我任教育(培训)小组组长,真后悔当时没有太关注其他两组的工作,在阳光大学的组建中,只能硬着头皮上。后来招聘小组及阳光大学的招聘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信学院成立时,采用企业内部组织调动和市场招募相结合的方式,很快一支懂业务、会培训、熟悉上海浦东学院当地情况的30人左右的队伍就组建完成了。而在民营企业,即便阳光保险这样规模的企业,人尤其是优秀的人是永远不够用的。这也是后来在我们自己的产品打造方面愿意特别下功夫的领域,帮助企业找人、培育人、激励人、用好人。
当时的招聘小组由来自阳光内部的小鑫和与我同一天入职的舒书共同负责。我的考虑是他们两个人优势互补,一个对内部流程熟悉且非常人际导向,另一个在咨询机构研究企业大学多年知道我们的专业要求,就这样我们正式开始以阳光大学的名义对外招募成员。
我们一方面到专业人才网站上去寻找合适的人,不断筛选简历,联系候选人进行面试。另一方面一批批地在微信朋友圈发招聘广告,开始的招聘广告是比较唯美朦胧的(因为我们自己也还说不清楚),后来随着项目的开展,一些广告有了更加具体的描述和宣传,再后来随着业务更深入的开展,我们的招聘广告更像形象宣传片,开始充满自信、彰显我们的业务价值观。我们是最早开始利用易企秀等工具制作招聘广告的(就像很炫的小微课似的),就是因为广告很精美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关注,许多人都留言问广告是怎么做的。现在回想起来,招聘广告是最好的品牌宣传和培训基本技能展示。
尽管广告很精美,但当时传播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的团队在整个培训圈里人脉还比较弱,而我虽然人脉广一些但大都是以上海长三角为中心的。我们无法通过朋友圈进行有效人群的传播,广告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多少直接的有效报名者,开始的绝大多数面试者都是从招聘网站上筛选出来的。当时的候选人不少却鲜少有合适的,要么是我们觉得不合适,要么就是候选人不满意我们给出的薪水。
有一天一位朋友给我看他的朋友圈里有人批评阳光大学的招聘经理逻辑简单、电话沟通水平差的内容,我并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告诉招聘小组的同学们,反而鼓励招聘小分队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得更好一些,因为这项工作本来就很有挑战性。对招聘小组来说有时工作往往令人很崩溃,经过几轮面试已经跟候选人有些熟悉了,双方都希望有缘成为同事了,但最后一轮谈薪却失败了。招聘小组就在这种大量预约面试给反馈再约时间的过程中不断循环着。
当初面试时有几类人我印象特别深刻:一是逃离大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有的是想进入民营企业但心态还没有调整好,有的是想从累死人的互联网企业到金融行业来看看;二是从一些培训机构来的年轻人,有一些专业技能不错但对企业培训工作理解太弱,还有一些听说将来要去通州工作,与目前生活状态挑战太大的。总之,我和同事们面试许多人,收获却并不大。恰在此时,我们遇到了后来在业界线上运营小有名气的“辣手摧花”小金同学。记得当时他在面试中给我展示的是一些为某大型电力国企做的中规中矩的线上课件,毫无奇特之处,但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当即决定录用他:“我想做点有激情的事!”这不就是我们在寻找的人吗?后来想想,一些毫无波澜的工作让那些充满创意的年轻人萌生寻找新空间新平台的想法,而我们怎么才能给这些年轻人提供永远“眼里有光”的那种工作环境,确实值得思考,这也就是后来我鼓励成立“羊圈”85后非正式小组的初衷。我们永远不能忽视我们对工作意义的假设和团队的价值观,一年后CSTD在北京培训圈里组织的TED演讲大会上,我做了主题为“创业维艰”的演讲,彰显了我们不断强调的创业文化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价值观,打动了当时还在知名外资培训公司的优秀员工Groro,让她坚定地加入了阳光大学领导力中心。
在外部招聘受阻的情况下,同时吸引人力资源部苏花处长的例子给了我们信心,把找人的视野调整为同时关注企业内外部。一批优秀的内部同事被各种非正式渠道推荐出来,一些包括各种岗位级别的优秀阳光人正在被吸引想加入阳光大学。在他们申请离开原来岗位时都经历了很大的心理挑战,原来直线经理和同事们开出各种挽留条件,情感留人、待遇留人,有些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突破重重挑战来到阳光大学工作,好比后来负责综合教务部的“教主”张洪洁,高颜值帅哥“梁仔”。
从阳光大学筹建开始到正式挂牌的半年时间里,我们并没有完成我们自己确定的使团队变为18~20人的目标,这与我个人长期从事招聘工作和国企工作背景有很大关系,也与对民营企业吸引人才的方法和难度在操作方面和思想认识上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尽管招聘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还是不愿意放松对人的要求,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将来阳光大学的素质。直到两年以后阳光大学的招聘工作还在进行着,不同的是,现在的招聘要求已经越来越清晰,我们甚至对一些岗位加入了派出普通同事“闻味道”、实战项目策划演示的环节。
TIPS
不断提升优秀人才的密度,是一个优秀团队的自然选择。要学习谷歌提出的“只招聘比我优秀的人”的勇气。仔细观察今天的许多优秀企业,无一不是在人才招聘上有自己特别的价值主张。尽管我们热爱学习与发展工作,但始终要明白,对企业来讲选人比培养人更重要。永远要选对的人“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