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藏象
中医的“藏象”是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与经络相对而言;比如说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等。
一、五脏
《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也。”情志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中医在这点的认知上与现代医学有很大的区别,它将意识形态分属于五脏管理,比单一的大脑要精密很多,这在临床中已经被广泛验证。
1.心
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总述,包括现代医学中脑的功能,如: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血者,皆属于心。”
主神志:《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在志为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在窍为舌:《灵枢·脉度》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在腑为小肠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经相络属,故为表里。
2.肝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主动、主升。《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主疏泄:《血证论》云:“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
主藏血、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故人卧血归于肝。”《灵枢·本神》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在志为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化液……在肝为泪。”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开窍于目:《灵枢·脉度》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在腑与胆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络属为表里。
3.脾
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主运化:《素问·厥论》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主升清:《医宗必读》云:“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
主统血:《难经·四十二难》云:“脾裹血,温五脏。”
在志为思:《灵枢·本神》云:“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在液为涎:《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化液……在脾为涎。”
在体合肌肉、四肢:《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
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灵枢·脉度》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在腑与胃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络属为表里。
4.肺
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又称“娇藏”。
主气、司呼吸:《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气者,皆属于肺。”
主宣发、肃降:《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
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主治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在志为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在志为忧。”
在液为涕:《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化液……在肺为涕。”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在腑为大肠相表里: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为表里。
5.肾
主水:《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
主藏精、生长与生殖:《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主纳气:《难经·四难》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云:“唾为肾液,而肾为胃关,故肾家之唾为病,必见于胃也。”
在体为骨、生髓,其华在发:《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肾主身之骨髓”、《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开窍在耳、二阴:《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在腑与膀胱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络属为表里。
二、六腑
六腑以传化饮食为用、以通为要。《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1.胆:《东医宝鉴》云:“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灵枢·本输》云:“胆者,中精之府。”
2.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降为和(用)。《素问·玉机真藏论》云:“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3.小肠:主泌清别浊。《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4.大肠:主传化糟粕。《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5.膀胱:主尿液的储存和排放。《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6.三焦:主持诸气、通行水道。《类经·藏象类》云:“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
三、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素问·五脏别论》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1.脑:主元神、精明之府,为髓海。《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若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2.女子胞:主生殖,与心、肝、脾、肾诸脏功能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