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方法,结合脏腑生理病理反应来分析总结临床证候的辨证方法。
一、心
1.心气虚与心阳虚
共有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自汗或活动后加重。
心气虚:面色恍白、体倦乏力。
心阳虚:形寒肢冷、心胸憋闷、面色苍白。
2.心血虚与心阴虚
共有症状包括心悸、气短、心烦、易惊、失眠、健忘。
心血虚: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
心阴虚: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红少津。
3.心血瘀阻与心火亢盛
心血瘀阻: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时作时止。
心火亢盛: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舌糜烂疼痛、口渴。
二、肺
1.肺气虚
症状常见咳喘无力、气短懒言、周身乏力、自汗出、面色恍白。
2.肺阴虚
症状常见咳嗽较重、干咳无痰、咽喉干痒、身体消瘦。
3.风寒犯肺
症状常见咳嗽、气喘、发热、恶寒。
4.风热犯肺
症状常见咳黄稠痰、不易咯出,还伴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
5.燥热犯肺
症状常见鼻燥咽干、干咳无痰、头身酸楚。
6.痰浊阻肺
症状常见气喘、胸闷、呕恶、痰多。
三、脾
1.脾气虚
症状常见食纳减少、身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
2.脾阳虚
症状常见腹中冷痛、得温则舒、形寒肢冷。
3.寒湿困脾
症状常见脘腹胀满、头身困重、口不渴、泛恶欲吐。
4.脾胃湿热
症状常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头面发黄、恶心呕吐、发热口苦、厌恶油腻。
四、肝
1.肝气郁结
症状常见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叹息、不欲饮食伴头目眩晕。
2.肝火上炎
症状常见头痛眩晕、耳聋耳鸣、面红目赤、口苦尿黄。
3.肝阴虚
症状常见眩晕耳鸣、胁痛目赤、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
4.肝阳上亢
症状常见头痛、头胀、眩晕、目涩、失眠、健忘。
5.肝血虚
症状常见眩晕耳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
6.肝风内动
症状常见眩晕震颤。
7.肝胆湿热
症状常见胁肋满闷疼痛、黄疸尿赤或阴部瘙痒。
8.寒滞肝脉
症状常见少腹胀痛牵引睾丸。
五、肾
1.肾阳虚
症状常见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软。
2.肾阴虚
症状常见眩晕耳鸣、失眠遗精、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
3.肾精不足
症状常见足萎无力、精神迟钝、健忘恍惚。
4.肾气不固、肾不纳气
症状常见滑精早泄、小便频数、面色淡白、听力减退。
六、其他
1.胃寒
症状常见胃脘疼痛、遇寒加重、得热则舒。
2.食滞胃脘
症状常见脘腹胀满、呕吐酸腐。
3.胃热
症状常见胃脘灼热疼痛、消谷善饥、牙龈肿痛、口臭泛酸。
4.胃阴虚
症状常见口咽发干、不欲饮食、心烦、低热。
5.大肠湿热
症状常见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或下痢脓血。
6.大肠液亏
症状常见便秘。
7.膀胱湿热
症状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黄。
8.心肺两虚
症状常见心悸咳喘伴气虚。
9.心脾两虚
症状常见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神疲食少、腹胀便溏。
10.心肾不交
症状常见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潮热、多梦遗精、小便短赤。
11.肺脾两虚
症状常见咳喘纳少、腹胀便溏。
12.肝火犯肺
症状常见胸胁灼痛、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咳嗽。
13.肺肾阴虚
症状常见久咳痰血、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14.肝脾不调
症状常见胸胁胀满、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溏。
15.肝胃不和
症状常见脘胁胀痛、吞酸嘈杂。
16.脾肾阳虚
症状常见腰膝酸软、下腹冷痛、久泻不止、浮肿。
17.肝肾阴虚
症状常见胁痛、腰膝酸软、耳鸣、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