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基石:村官李家庚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每天都在圆这个梦

九 一定要抓住女人们的心

村里要开党员会了,英武山的党员们格外激动。

人们很早就聚集到了村委会。本来是顺理成章的党员会议,在英武山却成了一种奢求,可见农村党员政治生活是多么不正常啊!李家庚上任之后,他们才恢复了“三会一课”制度。这几年党员活动太少了,党员们像个没娘的孩子,好像亲爱的党已经把他们给忘记了。老党员们都养成了习惯,不论任何时候,只要是党组织的召唤,总感觉格外地亲切。

因为李家庚刚刚从县里开完“三级干部会”回村,所以他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英武山今后怎么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也是困惑李家庚很久的难题,也是他苦苦思索的“心病”。这个方向性难题终于在刚刚闭幕的县里“三级干部会”上有了明确的答案。在会上,抚宁县委书记张学军提出了“三线富民政策”。这三线富民政策是:第一线,以养猪为龙头,带动其他畜牧业发展;第二线,以板栗为龙头,推动林业发展;第三线,以大棚蔬菜带动裸地蔬菜业发展。这是抚宁县领导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好政策。

地处燕山脚下、渤海之滨的抚宁县有五十一万人,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这个县的地势由南往北步步高,可是,人均收入由南往北却是步步低。全县有近十二万人的年均收入在八百元以下。英武山就在贫困的北部山区。在这样一个农业资源多元化、地域差异大、生产力水平相差悬殊的地方,如何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如何替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对于新调整的抚宁县领导班子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张学军书记多次带领干部到贫困地区搞调研,他们翻山越岭,走街串户,足迹踏遍了抚宁县的山山岭岭。张书记当时就到过英武山。随后,一个从当地实际出发,调整农业结构,超常规发展的“三线富民政策”就诞生了。为了避免“气线富民政策”在实施中打折扣,他们还采用了新的工作机制,推行责任到人、全程督察、明查暗访、公开通报、责任追究等措施。

县里“三级干部会”的气氛十分热烈。李家庚清楚地记得,当时因为自己的脑袋是秃的,所以就戴着个帽子悄悄地坐在了最后一排。县里让一些先进村的支书重点发言,听着别人的发言,李家庚想起自己当年当支书的时候,这样的发言经常有他。所以他暗暗告诫自己:李家庚啊李家庚,你在英武山任职三年内,一定要干出个名堂,再开“三级干部会”的时候,在主席台上发言的必须有你呀!否则你就是失败的!

李家庚把县里“三级干部会”上的情绪带到了今天的英武山党员会上。他的眼睛是亮的,声音是响的:“党员同志们哪,过去上面出台新政策,到了下边落实不了,变成刮我们农民的油了,弄得咱们农民心里是麻秆儿打狼两头害怕。今天不同了,党和政府是真心让我们富起来!机会来啦,谁抓住谁就能致富!过去搞乡镇企业的时候,我们英武山没抓住,失去了一个致富的机会,逼得咱村的孩子们纷纷外出打工,流浪城里,挣几个血汗钱,有时还被老板克扣!为了我们的兄弟姐妹不再流浪,今天这个机会必须抓住!大伙儿议一议,这‘三线富民政策’到底哪些适合我们英武山,哪些不适合。”

有一个老党员说:“依我看哪,有一线挺适合,就是养猪。可是,养猪也不是啥新鲜事儿啊,过去我们都养过呀!能挣钱吗?”

马上有人反驳说:“你养猪那阵儿咋养?养一头猪,把自家剩下的残渣剩饭往猪槽子里一扔,过年的时候把猪一宰,吃肉啦!那能挣个屁钱哪?只是香个嘴臭个屁股呗!今天养猪,那叫规模养猪!”

李家庚点点头:“对呀,一头猪是养,十头猪也是养,一百头还是养。我们是要规模养猪,没有规模哪儿来的效益呀?我最近考察了一下市场,牛肉、羊肉没啥变化,就是猪肉价格猛涨啊!”

人们望着李家庚,好像听他说天书。

人们疑惑地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在英武山谁家敢养十头猪哇?要是死了,不仅富不了,还得背饥荒哩!”

“养猪不行,不行啊!”

李家庚急得额头冒汗,但还是无法统一思想。他想,农民就是农民,目光短浅哪!在这一刻,李家庚心中暗想,我家在养猪上带个头,等乡亲们看见效益了,他们自然就会明白的。李家庚沉吟了一会儿,昂起头喊:“养猪的事咱先议到这儿,不是有三线吗,下面说说那两线,啊?”

人们议论的结果与李家庚的想法相同。以板栗为龙头推动林业发展的路子非常适合英武山,而且还能搭上政府“退耕还林”这班车。

第二天上午,李家庚还就“三线富民政策”的话题,召集村民会议商议。在这次会议上,跟党员会议一样,大家兴奋地议论着,最后还是没能达成共识。李家庚忽然觉得自己是徒劳的,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呢,何况这么大的事情!他忽然冒出一个非常奇特的想法,到各家各户走访一下,找几家条件好的人家,特别是党员家庭,让他们先干起来,然后再带动全村。这老掉牙的“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也许还灵验呢!

这一天晚上,北风呼啸,村街上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一群鸟鸣叫着飞落在封冻的英沙河河岸上。李家庚顶着冷飕飕的寒风来到了老党员韩德全家。韩德全家的困境,韩继涛都跟他说过:他家非常贫穷,因为给老人治病,至今家里还挺着八千元的外债,三儿子都过了三十岁还没娶上媳妇儿,从东北买了一个媳妇儿,看着他家太穷,没几天就走了。李家庚觉得这样的家庭养猪致富以后,对于全村有指导意义。李家庚的到来让韩德全夫妇很感动,但是一听是号召他家养猪,平时“惧内”的韩德全变成了哑巴。韩德全的媳妇儿扶着李家庚坐下,说:“家庚啊,你这么冷的天儿来看望我们,我们心里热乎乎的,可是养猪这事儿,我们干不了哇,盖猪圈、买饲料、买猪崽,到哪儿弄钱去呀?”李家庚说:“我帮你们去找镇里信用社贷款哪!”韩德全的女人哭丧着脸说:“快别提贷款了,人家信用社傻呀?如今银行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哇!退一步说,就是真贷给我们了,可我们家还有八千多块钱的饥荒呢,人家债主该找上门来要债了!”事情走向僵局的时候,李家庚曾经把目光投向韩德全,可是韩德全根本当不了媳妇儿的家。李家庚不怕他们搪塞,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这个贫困家庭最想挣钱致富,他就苦口婆心地讲,最后说出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德全,德全媳妇儿,你们都听着,咱不说大话套话。说你是党员就应该带头,那说不到你心里去。我知道你们家困难,正因为困难,你们才要脱贫致富。你就养猪吧,没钱我给你们找钱。养猪过程中出了啥风险,我李家庚给你们担着!就这么说吧,挣了钱算你的,赔了钱算我李家庚的!”韩德全被李家庚诚心诚意的话感动了,这个英武山的老党员,紧紧抓着李家庚的手,热泪盈出了眼眶。尽管这样,韩德全还是没答应,是他媳妇儿答应了。他媳妇儿嚅动着瘪塌塌的嘴巴说:“就冲你李家庚,我们养,我们养!我们要是养猪富了,给儿子娶了媳妇儿,我带着全家人给你磕头!”李家庚笑着点头,说:“我可等着你们给我磕头啦!”他们谈了很晚很晚才散。

北风吹得紧,鸟都冻飞了。韩德全夫妇送出李家庚很远。在这个冰冷的冬天,韩德全夫妇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攻克韩德全家这个堡垒,李家庚又连续走访了几家,让李家庚明白了一个看似浅显却很难寻找的道理。庄稼人啥时候都是细水长流过日月,舍不得花钱投资。养猪这样的活计,大多是女人干的,而且在农村家庭里,家里那点儿小钱都拴在女人的裤腰带上。家里的开销计划也在女人手里把持着,越是贫穷的地方,女人的权力就越大。如果把女人说动了,养猪的事情就打开局面了!

所以,李家庚别出心裁地主持召开了两次全村妇女会议。听说开妇女会议,而且不是妇联召开的,是英武山党支部召集的,英武山的女人惊讶,连男人们也不知道李家庚的葫芦里要卖啥药。不管怎样,大喇叭一播,全村来了一百多位妇女,老的、少的、中年的都有。李家庚发现自己的母亲也来了。

望着英武山的女人们,李家庚走到前台,从兜里掏出一个本子,一边看本子一边讲英武山的遗留问题,讲英武山的困境,讲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还讲了英武山未来发展的“三线富民政策”。这一通演讲,讲得李家庚口干舌燥。台下的女人们都默默地听着,有人甚至织起了毛衣,干起了针线活儿,因为她们觉得李家庚说得太一本正经了,他说的事情好像离她们的生活很遥远。李家庚一想,坏了,还没说养猪呢,妇女们就不爱听他讲话了,而且会场的气氛十分沉闷,必须改变策略,尽快把妇女们的情绪转过来。跟娘儿们打交道,得说说笑笑把事情办了。李家庚忽然想起了一个笑话,可他还是严肃地说:“今天除了兄弟媳妇,就是老大嫂、老大妈,有的我能对上号,有的还叫不上来名字,反正都是咱英武山的当家人哪!我说的这些事情,你们也许不关心,下面咱就讲个笑话,然后再说正事儿。咱们北部山区有一个村儿,在抗日战争打日本那阵儿,日军清乡大‘扫荡’。深山出俊鸟哇。日本人听说这个村出美女,当年乾隆皇帝还从这儿选过妃子,所以就扛着枪来抢美女。村里的女人得到消息都跑到山里去了,只有一个胆大的媳妇儿没跑。她叫王美蓉,她说她倒要看看日本人长得啥样。日本兵进庄的时候,王美蓉还在村里的街道上溜达。三个日本兵看见她好看的腰肢,就喊着花姑娘追过来了!王美蓉一溜儿小跑,跑到一个胡同的猪圈旁没路了。日本兵逼近了,王美蓉猛地一回头,把三个日本兵吓趴那儿啦!原来王美蓉长着一脸的麻子,还是疤瘌眼儿!三个日本兵以为碰见鬼了,扔了枪,撒丫子就跑。后来区政府还专门给王美蓉下了一个文件,号召人们向抗日女英雄王美蓉学习,不费一枪一弹击退日本鬼子,还缴获武器三支!”

在场的女人哄的一声大笑起来,有人险些笑岔了气。

看着会场气氛活跃了,李家庚开始跟妇女们打手势:“别笑了,别笑了,龇牙咧嘴的,你们再笑把我也吓趴那儿啦!”

女人们瞪着眼喊:“就吓你,就吓你!”

“挺好玩儿的,再讲一个笑话!”有人喊。

李家庚收住笑,喊了一声:“大伙儿静一静啊!得说正事儿了。咱英武山进入了阴盛阳衰的时代了,几乎家家都是女人说了算!我们英武山的女人是最好的,最通情达理的,最能干的!往后党支部有事儿得先求你们。”

“别给我们戴高帽儿了,有事儿就直说吧!”韩德全媳妇儿说。

李家庚轻轻咳了一声:“我夸奖你们半天了,不能白夸呀!你们得给你们家男人一点儿空间,给他们一点儿面子。咱们英武山多少年都是以玉米、大豆和麦子这样的传统作物为主,大伙儿忙活一年下来,就糊弄一口吃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有吃的没花的。党支部号召村民都养猪致富,养猪靠谁的支持?当然还得靠在座的兄弟媳妇、大嫂,还有婶子、大妈们!养猪最辛苦的还是你们,村党支部拜托你们啦!”说完他微笑着,恭恭敬敬地给她们鞠了一躬。

妇女们愣了愣,随后就嚷嚷开了。

“养猪挣钱是好事啊,可是猪崽子上哪儿弄啊?”

“这阵儿的猪好不好卖呀?”

“赔了钱咋办哪?”

李家庚从市场预测到养猪技术,再到养猪的成本核算都讲了一遍;还谈到了猪的粪便可发酵成沼气,建成沼气池不仅卫生,而且还可以当做饭的燃料;最后,他诚恳地说:“我们家也养猪了,卖猪包在我们身上,先卖你们的猪,后卖我自己的。将来咱的路修通了,卖猪还成啥问题呀?我家买了加工饲料的机器,我免费给你们加工猪饲料。”

妇女们感动了,都嚷嚷要养猪。

这个时候,有个女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李支书哇,你说水的问题咋解决呀?”

这个问题把李家庚问蒙了!

李家庚一时回答不上来,而且还显得十分尴尬。

妇女们看见了李家庚焦虑的眼神,就觉得李家庚没底气了。妇女们互相用眼神和嘴唇无声地传递着她们的疑惑。李家庚知道,这个妇女提到的水,不是英沙河流淌的水,而是通往各家各户的自来水。咋回答人家呀?水呀水,英武山长年缺水。英武山是典型的山区地貌,形成东高西低、南陡北缓的走势。全村只有一口水井,由于水位降低,很难再拽出清水来。夏天在河边挖沟,取河边的渗水,河里的水也并不清澈了,甚至有一些轻度污染。冬天封河的时候,人们就顶风冒雪在河面上凿冰窟窿取水,要多难有多难哪!水呀,比啥都贵重,就是粮食,是饭,是命!对于英武山人来说,“引自来水”可以称作是几代人未圆的梦啊!人喝水都困难,猪喝水到哪儿找去?听说养一头猪要用很多的水呀!李家庚真有些含糊了!他额头冒汗了!可是,妇女们的情绪刚刚鼓动起来,如果在水的问题上卡了壳,英武山所有的事情都办不成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李家庚非常善于干一种冒险的事,他大脑一热,奓着胆子说:“你们别急呀,水的问题开会研究了,只要你们都给我养猪,我们一定在三个月之内把自来水的难题解决喽!”

“姐妹们,你们都听着呀,李书记要给咱引自来水啦!”

“这是好事儿,这猪我们养定啦!”

妇女们鼓掌了。村委会传出了响脆的掌声,像滚动的雷声,传出很远很远。英武山人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掌声了。

掌声过后,李家庚后悔了!他真的后悔了!

十 山高水长情谊浓

李家庚要给乡亲们引自来水的话题,很快就在英武山传开了!

李家庚晚上回家吃饭,走在路上心里就打鼓:引水得多少钱哪?估摸着得花十几万哪!偿还小工费的几万块钱,他从家里拿就拿了,可十几万这么大的数目,家里砸锅卖铁也拿不出来呀!你咋图一时嘴巴痛快,跟全村妇女吹牛呢?

他望着沉沉茫茫的英沙河,河面上有一片灰亮的微光,还有十分细小的流水声。他找了一块地方坐下了。天很快就黑了,傍晚很燥,树影沉沉,不知是什么时候,河面在他眼前宽阔了许多,流水的反光像一条银白色的链条哗哗啦啦地抖动起来。这个时刻,他的思维马上转了回来:你不是平头百姓,你是村支书,你的所有表态都代表村党支部。还没有开会研究过,你就嚷出去了,看你这回咋收场吧!他深深地自责着,觉得身体在半空中飘荡,无根无底。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他自己就给自己打气:说了就说了,说了就得干。正如一首歌词里说的,人生短短几个秋哇,不醉不罢休!他想变一个说法,就是人生短短几个秋哇,好汉不能回头!人生苦短哪,人就像秋天的一片树叶,就要迎风歌唱,把歌声唱到英武山山顶上去,因为秋风一吼,树叶说落就落了。我可不能后悔呀!

李家庚一只脚刚迈进家门,拿着扫帚清扫院落的老爸李国和就把他叫住了。

“你给我站住!”李国和停下清扫工作,沉着脸望着他。

李家庚站住,跟老爸笑了笑,没有说话。

“你以为你是谁呀?你是秦始皇啊?当年秦始皇在秦皇岛还要挥舞赶山鞭,才能在这儿安营扎寨的,你也想抡上一通赶山鞭,把山水引过来?你要有那本事,咱家就不在英武山喝粥啦!”李国和老人盯着儿子的脸说。他当支书那阵儿,也曾动过引水的念头。可是,由于勘测、技术和经济上的种种困难,这个念头曾经使老人陷入绝望中,而如今从李家庚嘴里说出“三个月就通水”的大话来却是这样的轻松,仿佛当初在会上跟娘儿几个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一样。这太不可思议了!这个刚强自信的老人,又在为儿子忧心忡忡了。

“爸,这是我们支部的事儿,您就别添乱啦!”李家庚想接过李国和手中的扫帚干活儿,李国和老人一扭身没给他。

李家庚想了想,说:“爸,引水是不是好事儿?咱英武山吃水的问题是不是得解决?当年您不也动过这个念头吗?现在到时候了!虽说村里没钱,但是,事在人为,只要我们想办法,最终会把山水引过来的!有一点您放心,这回我不会从家里抠钱啦!”

“咱家里还有啥?家里就剩这几间房子了。”李国和表面限制李家庚的行为,实际上老人从心里佩服自己的儿子。

“爸,您不相信我能干成?”

“我看悬乎!你还是先缓一缓吧,眼下集体没有一点儿钱,不如干点儿省钱省力的事儿!你又拖着病身子,我和你妈是怕你累着。一累就怕你犯病啊!你可是咱们家的命根子啊!”李国和老人咳嗽了一声,“你妈回来就跟我说了,说你在妇女大会上吹牛呢,瞪着俩眼珠子胡勒,说你嚷嚷着引水呢,那得多少钱哪?看把你小子能的,我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你妈让我好好管管你!”

李家庚呵呵地笑了:“儿大不由爷啦!您和妈就别操那份心啦!”

说着话,李家庚就觉得浑身有一种从没有过的疲乏,回到自己房间就靠着被垛躺下了。他想必须结束跟老爸的对话,事情没干出来,说啥都没用,说多了还会给家人增添负担。人生如此热闹,他又如此孤独。他内心的苦,跟谁去说?只有跟好朋友韩继涛去说了。找不到韩继涛的时候,他就独自一个人脸朝南,冲着莽莽大山喊一嗓子。大山悠长的回音就算是给他的安慰。此刻,他盼着天快快黑了,快快吃饭,然后到韩继涛那里,跟他商量商量引水的事情。今天的大话嚷出去,虽然有些后悔,但是静下心来一想,这也是非干不可的事情。他接任以来碰上的都是一环套一环的难事,就像不解决土地问题、小工费问题就不能收缴农业税一样,不把山水引进村庄就不能养猪,不能养猪就无法落实县里的“三线富民政策”,英武山就永远富不起来呀!

李家庚在连续的几天里,到处咨询引水问题,还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在两个会上,村民和党员都夸奖这是好事情。对于英武山来讲,“引水”就是开天辟地的一场革命啊!对于资金的问题,大伙儿献计献策:小河有水大河满。有人提出向村民集资,把大伙儿有限的钱积聚起来,每户出资一百元或二百元。李家庚心里没底,就想先搞一个民意测验,每家每户发一张表,凡是同意出资引水的就在表格上签字。表格发出去再收回来,李家庚很失望:全村一百三十六户人家只有六十五户签了字。他弄清了村民的两种心态:一是有人怕掏钱;二是害怕掏出二百块钱之后引不来水,往一个无底洞继续砸钱,最后弄个鸡飞蛋打。得知乡亲们的真实心情之后,李家庚并没有责备乡亲们。村里人穷啊,盼水盼了多少年了,盼灰了心,盼成了梦。他记起小时候看的现代京剧《龙江颂》,江水英的形象在他的脑子里挥之不去,不就是因为她给百姓引水吗?通水的那一刻,乡亲们可谓欣喜若狂!他是多么盼望这样的场面在英武山重演哪?

但是,民意测验出现这样的结局,也让他心里火烧火燎的,心底还莫名其妙地涌出一些伤感。李家庚又睡不着觉了。妻子王玉婷发现,他在半夜爬起来,不拉亮灯,在黑暗中望着窗外的颗颗星星,直到它们全部消失。天快亮的时候,李家庚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起初是朦胧的,可是随着事态的演变,这个想法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了:既然是给乡亲们干实事,就干个彻底的吧。不要乡亲们出一分钱了,我李家庚自己想办法!引水工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李家庚把这个想法公之于众后,就踏上了往返县城、镇里的征程。他要争取县里、镇里领导的支持。在找领导之前,他必须有一个粗略的工程预算报告。他亲自上山考察,丈量三里远的引水路程,观测泉眼深度,选择水塔位置。随后,他专门找技术人员对引水工程作了一个预算,大约需要十五万元的资金。这个数目在李家庚的预料之中,对于负债累累的英武山来说应该是个天数了。

李家庚开着那辆破旧的夏利汽车去了石门寨。在镇长办公室里,李家庚用他富有煽动性的语言跟镇长汇报引水计划。镇长认为想法非常好,可是镇里没有钱,就是有钱也不能拿,因为全镇还有十来个村庄跟英武山的情况一样。镇长那里的希望堵死了,但是镇长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到县水利局跑一跑。李家庚赶紧开车到抚宁县城。开始走进县水利局大门的时候,他并没有找温士宝局长,而是先在中层干部那里套近乎。先后跑了几次,水利局那里也没有啥进展,事情僵在那里了。

李家庚不死心。有一天,他终于走进了水利局温士宝局长的办公室。温局长过去在抚宁上庄坨乡当过乡长,不仅认识李家庚,而且对他父亲李国和十分敬重。当他得知李家庚的来意之后,心里替李家庚着急。全县需要引水的贫困山区太多,温士宝局长几乎跑遍了全县的贫困山区,对基层百姓有着很深的感情。可是,资金有限哪!温局长看着李家庚的样子,一问方知他是个癌症患者,为此十分感动,说:“你身体不好,别跑了,我们一定帮助你们英武山想想办法。”温局长的办事效率很高,没几天就给李家庚回话了,县水利局答应出资十万元帮助英武山引水,但是,剩下的五万元需要李家庚自筹。县里给解决了大头,李家庚已经是烧高香了。那个空缺咋办?李家庚是继续奔波引资,还是利用这点儿钱硬着头皮先干?李家庚想,不能再等了,眼看着英武山家家买猪崽,户户垒猪圈,一切都在跟时间赛跑,他跟村里妇女承诺的期限是三个月,不能耽误养猪用水呀!

李家庚决定用这十万元钱先干十五万的活儿。谁来接这个赔本的工程?

李家庚脑子里闪过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就是杨久菠。

杨久菠是冀东自来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总部在唐山玉田县,但是所有的工程都在秦皇岛境内,也是县水利局下面唯一有资质的水利工程公司。几年来,经杨久菠之手承接的水利工程很多,比如抚宁县董家口引水工程,这个六千米长的引水工程是为国家旅游景点承建的,竣工验收的时候,被列为优质工程,而且石门寨一带的引水工程几乎都是他们干的。李家庚觉得有利因素是,杨久菠是他的老朋友。杨久菠经商之前在石门寨派出所当过干警,经常到李家庚开的饭店喝酒。俩人越喝感情越近,首先成为酒友,然后才成了事业上的朋友。他们的交情里含着酒味儿,是日子里浸出来的浓香老酒。听说李家庚患了癌症之后,杨久菠多次到医院看望他,还偷偷掉了几次眼泪。

李家庚一个电话,就把杨久菠从工地上喊来了。杨久菠亲自开车过来的。他长得浓眉大眼,膀大腰圆,齐刷刷的板寸头,丰满的国字脸上虎虎有一股威势。他的红脸膛是酒里泡出来的那种红,他不仅酒量大,而且豪爽仗义,是李家庚心中最为合适的人选。杨久菠腋下夹着一个黑包走进英武山村委会办公室。李家庚微笑着把他迎进来:“你小子挺牛哇!成了大老板,翅膀硬了,把你老哥都忘啦!”

杨久菠连连摇头:“你小子病歪歪的,也不能喝酒啦!跟你待着瞎聊天儿不喝酒,没劲,没劲!”

李家庚拍着胸脯说:“久菠兄弟,你把工程给我们干好了,通水的那天,我跟你喝,喝死了就当睡着了!”

杨久菠嘿嘿地笑道:“别价,你喝死了,英武山人还不把我给吃喽!英武山可碰见了你这么个大圣人,恨不得把你当菩萨给供起来呢!你不信?跟你说,我开车一进村,前面有一辆装粪的拖拉机挡着,一听说找你李家庚,那车主马上开车挪开了,嘴巴咧成花儿似的,还跟我夸奖你呢!”

李家庚开始一本正经地跟他说:“久菠兄弟,快别逗我了,我们英武山的自来水工程县里给批下来了!在我的朋友圈里,就你是搞引水工程的,这回该你给我们露一手啦!”

杨久菠坐在李家庚的对面:“是啊,我也听说了,有了好事儿你还想着我,够哥们儿!到时候我给你提成!”

李家庚苦笑了一下说:“提啥成啊?县里只给十万,自筹这五万块还没影儿呢!你看给我愁的呀,你说咋整呢?”

杨久菠一愣,问:“难道村里就凑不上五万块?”

李家庚只有实话实说:“你知道的,我接手的时候,村里还有十几万的饥荒呢。群众集资吧,大家怕白掏钱引不来水。即便他们答应出钱了,收农民点儿钱,比开刀抽他们的肋骨都难。后来我就明确表态了,不让大伙儿出钱啦!”

杨久菠说:“担心是多余的,这种工程我干多了,肯定能引来水,我会把你们村的自来水弄得通通畅畅的!”

李家庚觉得喉咙火热,连鼻孔出气都是火辣辣的。他望着杨久菠说:“久菠兄弟,看在咱哥儿俩多年朋友的面子上,我求求你帮忙,这五万块钱你先给我垫着。时间不等人,你得给我马上开工!养猪户都等着用水呢!”

杨久菠爽快地说:“行,谁让咱哥儿俩是朋友呢,马上开工!”

李家庚笑了。这种感觉常常给他带来愉快,带来轻松,带来幸福,仿佛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的。

时至5月,遍山开满了鲜花。开工之前,李家庚和杨久菠带着一些人上山考察。李家庚站在英武山上,看见千山万壑都在阳光的抚摸下,抖去了冬日的瑟缩,一股春的气息铺天盖地向他涌来。眼前的大山披上了春天的太阳,僵硬的石头仿佛在阳光里复活,有了灵性,涓涓流水都像是跟他说话。在山上河套的水源那里,李家庚跪了下去,用颤抖的双手捧起清甜的泉水,大口大口地喝着,感慨地说:“水呀,真是他娘的好泉水呀!把这样的水引进村里,村里富裕了,英武山的姑娘小伙子们赶都赶不走了!”此时,他又想起小翠出嫁的故事来了。

那几天,李家庚天天往山上去。他原来上山只是粗略看了看,现在要施工了,他不能袖手旁观了。要是真的引不过来水,十几万块钱打了水漂儿,谁担负得起这个责任哪!观测了水源,再看看管道走向,确定了水塔的位置,一切都考察妥当了,李家庚回来就召集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座谈。座谈的结果很明确,只要李家庚认可了,乡亲们没有意见。

施工的时候,李家庚开着夏利车到石门寨镇给施工队工人买肉。他让村里食堂做出白面馒头、猪肉炖粉条和鸡蛋汤,他又亲自送上山,中午跟工人们一块吃。工人们被感动了,杨久菠老板也被感动了,以致后来谈工程款的时候,李家庚把总工程款压到了十二万,最后那两万也没着落的时刻,杨久菠咬了咬牙,说:“家庚啊,过去咱是好朋友,但那是酒肉朋友。今天我们在一起共事儿,我杨久菠重新认识了你李家庚,是你改变了我对党员的看法,在这个多少人都给自己捞钱的年头儿,还有你这样一心为公的人。我服了,真的服了!就冲你这个人,你那两万我也不要了,我杨久菠给你出了。给你李家庚赔钱,我他妈认账!”

英武山乡间有句土话:交下的朋友种下的地,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就在2004年10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杨久菠工程队的汽车在英武山出了车祸。他们的工人给别的村引水,路过英武山与沙河寨之间的小桥时,由于下雨路滑,汽车翻进了英沙河的沟里,三名工人身负重伤。李家庚得到消息后,带着村民紧急抢救,把伤员一个个拉上来,用李家庚的夏利车送往石门寨镇医院。由于抢救及时,伤员全部脱险,李家庚一直忙到了深夜。

杨久菠赶来的时候,紧紧握住李家庚的手,喉咙一热,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李家庚拍了拍杨久菠的肩膀,说:“英武山的老少爷们儿,永远都会饮水思源的,没有你杨久菠,我们能喝上泉水?再说了,咱哥儿俩谁跟谁呀?”

十一 生命的歌谣

在引水的过程中,李家庚在英武山上倒下了!

喧闹嘈杂的声音,车水马龙似的人群,这一切都远远地从他身边消失了!现在李家庚唯一能听见的就是输液瓶里轻轻的滴答声。多么想再看一看那热火朝天的场面哪。他常常一往情深地追忆跟工人们在山上吃肉的情景,无拘无束地说笑,神往于工程竣工后清凌凌的泉水流进英武山的每家每户时全村沸腾的场面。养猪场有了充足的水源,猪崽长得又肥又壮。可是,他不能上山了,他现在只能静静地躺在秦皇岛肿瘤医院里,每天输液、吃药和昏睡。有时还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

在引水的日子里,李家庚曾经三次晕倒在工地上。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又重新投入战斗。他明白自己的身体,那都是劳累和大脑贫血造成的,不会致命的,可是,今天就不一样了,他被医生确诊为淋巴癌荨麻疹。这病与他的淋巴癌是紧密相连的,他从主治大夫严峻的面部表情里就能感受到病情的严重性。这回可能是致命的!这次犯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那是5月21日上午,县水利局温士宝局长派来了技术人员,帮助施工队测量设计山上的水塔。李家庚是可以不上山的,因为那一天他一早就不舒服。水利局的同志知道他有病,就让他在村委会等候,可是,李家庚是个非常好客的人,他想,人家水利局既出钱又出人,无私帮助我们英武山引水,自己就是不舒服也得跟着上山,一来是对人家客人的尊重,二来他也想看看水塔。李家庚就陪同水利局的专家上山了。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蚊虫的叮咬,就给他这个淋巴癌患者带来了致命的一击!

起初就是一个小红点,局部有点儿发痒,李家庚像往常那样挠了挠,挠过之后就肿起了一个硬硬的鼓包。王玉婷心疼地望着鼓包,问他疼不疼。李家庚摇头说不疼。王玉婷急着去学校上课,就叮嘱他抹一些药。李家庚起初也没在意,随便抹了一点儿外用消炎药,就又出去了,他要查看一下每家的猪圈工地。第二天早上,李家庚的身上大面积地出现过敏性红斑,麻麻点点的,浑身刺痒难耐。这是啥病呢?跟淋巴癌有没有关系呢?就在他嘀咕的时候,病情恶化了,这个刚强的汉子挺不过去了,在家里人的相劝下,到秦皇岛肿瘤医院诊察。主治医生李湘红非常严厉地说:“这病是淋巴癌荨麻疹,非常严重,弄不好要致命的!你必须住院治疗!”

“妈呀,这可坏啦!”李家庚听了心里一沉,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他借着亮色朝医生和家人望了望,浑身的血顿时凝住了,既惊愕又焦急。死,他不怕,当年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心里就死过一回了。当他看见同病室的几个病友硬挺挺地被抬走的时候,他心里难过极了!指不定哪一天就轮到自己了!可是,我比他们幸运,我比他们多活了一年,还给村里干了点儿事。为了生我养我的英武山,搭上我一条命,值!但是,眼下病得不是时候哇,引水工程到了关键时刻,猪圈施工占地需要他去审核,猪崽选购需要他来认定,退耕还林的计划刚刚实施,购买板栗树苗还有不少的学问呢!他怎么能躺下住院?失望、焦急、幻灭,种种情绪搅着李家庚的心,好苦哇!

在医院治疗了一天,李家庚脸色依旧苍白,紧紧咬着嘴唇,终于忍不住地跟李湘红医生说:“李大夫哇,让我出院吧!我们英武山村里的事情太多,一句两句跟你说不清,说了你也不会理解的。你不知道我心里多着急呢,我明天就出院吧!”

李湘红望了望王玉婷,生气地说:“你看你看,他这是不要命了。市长、县长我都见过,就你这么一个村官,就那么急呀?好像没你李家庚地球就不转了似的。告诉你吧,想出院,没门儿!”李医生把脸转向王玉婷,“玉婷,你说是不是?”

“就是,不能出院!我们都听李大夫的!”王玉婷坚定地说。

李家庚近乎是哀求了:“李大夫哇,您啥都别说了,人的生命就这一回,我也知道珍惜!可是,眼下我没有条件在这儿惜命啊!别看我这人在你跟前躺着,其实我的心早飞回英武山了,这是实话!恐怕你也看出来了。你说这个心情能治好病吗?我也知道您的好意,让我积极配合,可我真是无能为力。你就给我开点儿药,我们英武山有个医生,让他天天给我输液,要是再严重了,我马上回您这里重新住院!您看咋样啊?”

“不是要是严重了,你现在的病情就非常严重!懂吗?”李湘红认真地说。

“我这不还能说话吗?”

“不能说话就死了!”大夫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我李家庚死不了,老天爷知道我的事情还没干完呢!”

李湘红医生最后还是耐不住李家庚的软缠硬磨,终于答应了。

李家庚开始回到家里输液。临来的时候,李湘红医生再三叮嘱李家庚,这次输液用的药很特殊,毒性很大,千万不要跑了针。要是跑了针,药液外流,就有生命危险。李家庚点头答应着,李湘红最后负责地说:“你这个人粗心大意,等你到家输液前,给我打一个电话,我在电话里再跟你们村的医生详细说一说。”李家庚到家之后就被事情缠住了,输液前早忘记给秦皇岛的大夫打电话了,为此受到王玉婷的好生埋怨。整整四十二天的日子,李家庚都在边输液边工作,治病引水两不误。每天早上5点,村医就来了,给他输液,到了上午9点左右,液就输完了,李家庚就往山上跑。

一天,在英武山上,刚刚输完液的李家庚见到了杨久菠。杨久菠经理正在指挥工人铺设塑料管道,他见李家庚病成这个样子,心疼地说:“你这个人哪,咋信不过人呢?由哥们儿给你把关,还有啥不放心的?”

李家庚有气无力地说:“我不是不放心,我是想看看这英武山,看看这个大水塔,看看这条长长的管道。我心里高兴啊!我一高兴不就顶吃药了吗?”

杨久菠顽皮地一笑,说:“好,那你就看个够!既然你这次从阎王爷那里回来,我可得跟你磨叨磨叨。你小子真精啊,我上你的当了,这个鸟工程挺难干的,光管子就铺了四千多米呀。我给你用的都是好管子啊,赔钱是注定的了!”

李家庚嘿嘿一笑:“谁让咱哥儿俩铁呢?赔就赔吧,到时候我们英武山给你立个碑!让你杨久菠青史留名!”

“你快得了吧,这名儿啊还是你自己留吧!”杨久菠笑了,“等通了水,英武山的老百姓非给你立块碑不可!”

李家庚站在山坡上,把美丽的山景固定在发酸的眼眶内,指了指大山:“立啥碑呀?我看哪,这英武山就是我的墓碑!”

也许是说到“青史留名”、“墓碑”之类不吉利的话,也许是李家庚的极度劳累,几天之后,李家庚的病情真的反复了,病情极为严重。这一天输液之后,他的身体几乎不能动弹,忽冷忽热,极为难受。他用拳头抵在胸口窝里,嘴里用一声声无助无援的痛苦呻吟来呼唤着什么。他通体麻木了,身上连一点儿热气都没有了,但他内心的呼唤从来没有减弱过。终于,在他的神经没有彻底麻痹之前,在钻心的疼痛中喊着:“快,快叫我家里的,叫,叫村文书王福过来,我,我有话说。”

村医慌了,急忙出去找人。

李家庚进入了昏迷状态。幻觉里的英武山风大、天黑。英沙河岸的影像像梦中的景象,飞闪着向身后奔去了。他在拼命地奔跑,好像失去控制的野马,发疯般前行。许多灰尘跟着他漫漫泛泛地飞动。怎么越跑离英武山越远哪?

父亲、母亲和王玉婷来了,他的儿子和女儿都来了,村文书王福也来了。

李国和老人抱着儿子的头,哭得肝肠寸断:“我的儿啊,你可不能走哇!”

外面的人不知谁先哭了一声。

紧接着,院子里响起一片抽泣和呜咽之声——

王玉婷预感的那一天还是无情地来了!她再也忍不住,双手捂住脸,眼泪像英沙河的清泉似的从每个指缝里渗了出来。

人们纷纷聚拢到李家庚门前。以往李家庚曾经三次晕倒在工地上,那是累的,有惊无险。今天听村医说,这一次跟先前不一样了,怕是真的挺不过去了!人们一听心就悬起来了。今天来了一百多人,人脸很厚,一层层地叠着。因为屋里需要安静,站不下人了,多数村民都站在院里,隔着玻璃朝里张望。听见屋里大哭,院里的人就控制不住了。人们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可却有更多的泪水汹涌地流了出来。有一个老大娘,胳膊上挎着一篮子鸡蛋,她听说李家庚输液,是来看望他的,没承想赶上李家庚病危,便泣不成声地说:“老天爷呀,你可不能让家庚走哇,英武山不能没有他呀,要是能替,就让我这个老婆子替他死吧——”

李家庚在亲人们的千呼万唤中慢慢睁开了眼睛。他的脸是水汪汪的病黄色,跟黄表纸没啥两样,嘴唇也失去了血色,断断续续地说:“爸,妈,我不行了。人早晚都有这一天,你们别替我难过。”然后扭头望了妻子王玉婷一眼,“玉婷,你把我兜里的票据掏出来。快点儿掏出来呀!”

王玉婷知道李家庚的上衣兜里总是装着鼓囊囊的东西,还知道这个东西对于他很重要,至于是啥东西她就不知道了。掏出来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些都是李家庚自己为村里垫付款项的票据,有的是正式发票,也有的是白条。还有一张是他跟杨久菠签署的引水工程协议,因为村委会主任一直把持公章,这个协议上没有盖章,仅有他李家庚的签字。

这一切,村文书王福心里更清楚:李家庚为村里花的大泡儿的钱不算,仅电话费、差旅费、招待费,还有他那辆夏利车的加油、修理费一年就得一万多块钱。如今上级来人检查村里工作,都是在李家庚家里吃饭,他从没向集体报销一分招待费。但是,这些条子都是王福叮嘱他留着的,等将来村里条件好了再说!

李家庚颤抖着手接过这些条子,一字一句地说:“跟杨久菠的引水协议没事了,他是我的朋友,他看我的面子,后面的钱不要了。我是说这几张条子,都是我平时给村里垫付的。给咱英武山花了,咱心甘情愿。我今天要当着家人,还有村文书王福的面儿,全都撕掉。我为啥把它一直装在胸前这个兜里?就是害怕我说不行就不行了。我死了,账也就死了,村里不欠我们李家啥了。我是真心想给英武山的乡亲们办事,不能给后任班子留啰唆!爸爸、妈妈、玉婷,你们别怪我呀!你们不后悔吧?”

李国和老人、老妈和王玉婷含泪点着头。李国和老人哭泣着:“我们不怪你,不怪你,我儿子命都没了,还要钱有啥用啊?”说着,老人一把夺过王玉婷手里的条子,拼命地撕扯着。白色的纸片飘飘扬扬,很像送给死人的纸钱。

英武山的乡亲们惊愕了!震撼了!

李家庚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但是他的气力不足,强令自己打起精神,把脸对着王福说:“王福哇,你看村里这块儿,我还有啥该做没做的,或是可以补救的事,别等我一闭眼,给你留啥难办的事儿啊!”

王福是个六十来岁的老汉,精通文书和账务,本来他要回家歇息了,可是由于从心里佩服李家庚,才被李家庚留住了。此时的王福脑子是一片空白,除了悲伤还是悲伤,呜呜地哭出声来:“你放心吧,没啥事儿,该做的你都做得挺好啦!”

李家庚失神的眼睛悠了一圈儿人群,愣了很久,忽然想起什么,说:“唉,王福哇,我倒有个事情请你给办了。瞎子王新,他媳妇儿呆傻,孩子又小,还有个七十岁的老娘,他们家在英武山可是特困户哇。你从镇里给我的工资里扣出几千块钱,帮他家把猪圈、沼气池建起来,然后再给他家买六头小猪崽。这六头猪哇,一年要喂三茬的话,一头挣一百五十块钱,他家就能有三千块钱的收入,他们就能过日子啦!”

王福点着头,抹着眼泪:“都啥时候了,你还惦记着这些事儿啊?好,我记住了,我记住了!”

“王福哇,通水的那天,一定到我的坟头上说一声,让我也——”李家庚的声音越来越弱,弱到了听不见的程度,他再次进入了昏迷状态。在他昏迷的最后一瞬,他还能听见家人和乡亲们凄厉的哭喊声。

人们都默默地守候着,谁也不走。李家庚就这样走了吗?他们不相信哪!苍天,你太不公啊!大山,你太绝情了吧?

这个时候,村医给他插上了氧气袋。村医刚才已经给秦皇岛肿瘤医院的李湘红医生打了电话,请求主治大夫作最后的决断,是马上送往秦皇岛,还是等秦皇岛方面的医生到村里来抢救。紧急送往医院的方案还是选对了,医院方面的紧急抢救,终于把李家庚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乡亲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激动地说:“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哪!李家庚你不能走,英武山的乡亲们需要你呀!”

李家庚出院回来的时候,全村的老百姓都聚集到村口迎接他。短短几天,乡亲们犹如久别重逢,像是经历了一次生死般的离别。他望着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泪流满面。他想,自己这番折腾图个啥呢?不就是图用自己的真心换来老百姓的真情吗?英武山的农民最理解人,也最容易满足,你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他们会终生不忘,会由衷地支持你、拥护你。

7月20号那天上午,杨久菠高兴地告诉李家庚,今天要给工程试水了。如果不出啥意外的话,英武山的自来水工程就正式竣工了。终于盼来了这一天!这一天上午,李家庚照常输液。到9点钟输完液,他就到村委会等候这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可是,什么事情都会有曲折,第一次试水没有成功。这给李家庚的心里造成不小的压力,虽然内心的激情像一团火,在他胸中猛烈燃烧,但他还是努力克制着自己,一种难言的思虑压抑着他。难道是设计出了问题?还是水源压力不够?或是施工环节不对?不能失败呀!当时,英武山各家各户的猪圈都垒起来了,嗷嗷待哺的猪崽也都进了圈。乡亲们都眼巴巴地盼着水呢!没有水就啥都完啦!这个时刻,英武山百余名党员、群众都站在那里围观。已经有人悲观地说:“完了,没出水呀!我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儿!”人们沉默了。

杨久菠看李家庚的脸色不对,心里头比他的压力更大。如果出了啥闪失,李家庚会犯病的,弄不好会把命搭进去。当他看见李家庚心情低落地回到村委会时,便亲自下手,并把满肚子的火气撒到了工人身上:“你们这些饭桶,赶紧给我查,为啥不出水?”工人们在杨经理的谩骂声中紧张查找。

仅仅用了半个钟头的时间,原因就找到了。从山上靠落差引水,下面的水管要拿泵来顶,然后再往下吸。刚刚试水的时候,管子里顶着一股气,这股气阻碍了水的流动。必须把气排出来,水才能顺着管道流淌下来。故障排除了,清凌凌的泉水终于喷涌了出来!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出水喽,出水喽!”

围观的一百多名群众欢腾了,他们跳着、笑着、欢呼着。可是,狂喜使李家庚一阵虚弱,他晕倒了,这回是高兴得晕倒了。但他很快就清醒过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县水利局的温士宝局长。他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哽咽着说:“温局长啊,我是李家庚啊。水通了,英武山引水的问题解决了!这可是我们英武山几代人的梦啊!是您给我们圆了!乡亲们都商量了,我们要给你们水利局送一面锦旗呀!你啥时候到英武山来,我们全村老少用最高的礼节欢迎您哪!谢谢,谢谢您哪!”

温士宝局长在电话里也很激动:“祝贺你,家庚书记!别感激我,是你李家庚感动了我们。可是,这一天让乡亲们等得太久了!太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