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故事(增订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古公亶父居邠

【原文】

大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1]。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曰翟人所求者地,无以财物为也[2]。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处而杀其(予)[子],弗为[3]。皆勉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4]?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5]。”杖策而去[6]。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歧山之下[7]。大王亶父可谓能保生矣[8]。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9]。今受其先人之爵禄,则必重失之;[生之]所自来者久矣,而轻失之,岂不惑哉[10]?故《老子》曰:“贵以身为天下,焉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焉可以寄天下矣[11] 。”

——《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

[1]大王亶父:即古公亶父。周朝第十三代先祖,也称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邠:同“豳”。在陕西邠县,今改作彬县。

[2]事:侍奉。曰:《道藏》本、刘绩《补注》本同。《庄子·让王》、《吕氏春秋·审为》无此字。

[3]“予”:《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子”。“弗为”:《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四库全书》本有“吾”字。疑脱。

[4]勉处:好好地居住下去。“翟人”:《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有“臣”字。

[5]“不以其所养”句:杨树达《淮南子证闻》:“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文义不完。文当云:“不以其所以养害其所养。”“所以养”谓土地,“所养”谓人民也。《审为篇》:“不以所以养害所养。”

[6]杖策:执鞭。指驱马而行。

[7]歧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六十里。为周族发祥地。《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岐”。古籍歧、岐通用。

[8]保生:保全生命。《庄子·让王》、《吕氏春秋·审为》作“尊生”。

[9]累形:拖累形体

[10]“所自来”:《道藏》本、刘绩《补注》本同。王念孙《读书杂志》:“所自来”上当有“生之”二字。脱去二字,则文不成义。《庄子·让王》、《吕氏春秋·审为》、《文子·上仁篇》皆有“生之”二字。

[11]“故《老子》曰”句:引文见《老子》十三章。焉:乃。

【故事】

周族的祖先,原来是活动在我国西北陕西关中平原(今陜西武功县境),后来迁徙到今甘肃庆阳一带。主要从事于农牧业生产。相传周人是舜的农官弃(即后稷)的后代。弃小时候就喜欢种植农作物,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年年的收成都特别好。于是舜命他为农官,教民耕种。这样看来,后稷是中国远古时代第一位农业科学家,在人类社会由渔猎转变到农牧业的历史飞跃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传到第三代公刘,他率领周人迁到今陕西彬县,在泾水附近定居下来,考察地形水利,开垦荒地,种植五谷,复兴祖业。再传到第十三代古公亶父,他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积义,国人皆戴之”。

古公勤政爱民,所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收成特别好。因此人民衣食充足,生活富裕。这时邻近的狄族看到古公有这些宝地,垂涎三尺,便时常想来侵夺。古公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力量,还抵挡不住强悍的狄人的进攻。如果与狄人打起仗来,土地可能失去,而且也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牺牲。于是就采取暂时屈服的办法,搜罗了一大批珠宝皮帛,奉献给狄人,以便求得国家的安宁。狄人收了财物,更加狂妄和贪婪,侵略的次数更加频繁了。古公知道,狄人的目的是想夺取这片肥沃的土地。他召集族人商量说:“狄人这样三番五次地侵略骚扰,是想夺取我们的土地。我不能因为一点土地的缘故,和狄人进行战争,使无辜的人民受到杀害。因此,我准备离开这里,搬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你们跟我在一起和跟狄人一样,但愿你们能安居乐业。”于是就带领全家星夜离开邠地,迁到岐山一带,并取名为“周”。

人民看到古公如此热爱百姓,不肯为了自己的和益去牺牲人民的利益,便成群结队扶老携幼长途跋涉跟着来到岐山。这里土地肥美,物产富饶,正如《诗·大雅·大明》中所说:“周原,堇荼如饴。”这里成了周人活动的根据地。古公带领周民们在这里开始了紧张的建国活动。开草莱,立家室,筑城郭,设官吏,同心协力,共建国家。周民族从此蓬蓬勃勃地兴盛起来了。他们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逐步消灭了商朝在关中一带的诸侯国。时间不久,关中地区就被周人控制了。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听说古公是个品行高尚的人,纷纷前来归附。这为后来打败商朝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