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胃肠疾病的心理学及医患沟通

第一节 胃肠疾病中的心理问题及医患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增快,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又以胃肠道疾病最为典型。以前胃肠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目前年轻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人们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行为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躯体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胃肠疾病是心理社会应激与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目前很多胃肠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成因已被多数学者所共识。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消化科就诊的患者中,有40%~60%的患者查不出器质性病因,而这类患者多伴有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单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疾病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其中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病种及发病率占内科心身疾病的首位,有学者统计,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占本系统疾病的42%左右,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姚宏昌提出将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分为心身病及心身症两类,前者指确实存在明显器质性病变,理化检查有特定指标,致病因素有生物和理化因素参与,但在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一直都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类疾病,体现在胃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等。而心身症是指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但经各项检查无阳性发现,症状的出现与消失伴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体现在胃肠疾病中主要见于一些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嗳气、习惯性便秘、周期性呕吐、反胃或癔球症等。上述疾病除本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外,多伴有焦虑、抑郁、失眠、头晕、头痛等精神心理症状。一方面疾病的治愈与转归受到精神心理调节的制约,另一方面胃肠道疾病本身也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
一、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疾病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
胃肠疾病与社会环境、精神、心理等因素之间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但多数研究已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系统间通过神经及体液双重调节存在着广泛联系,其影响涉及胃肠动力学、胃肠道分泌功能、内脏敏感性、胃肠道免疫防御功能、胃肠道菌群失调或移位等诸多方面,这为探讨胃肠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依据。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消化道是心理活动的一面镜子,当人的压力增大,或者在消极情绪和生活负面事件的影响下,会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这种心理障碍会导致消化道的变化。当然,心理因素并不是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中介机制,包括神经生理机制、神经内分泌机制和神经免疫机制。从神经生理机制看,长期持续的心理应激可对大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通过脑-肠轴,即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径路连接的自主神经-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一方面可使交感神经中枢兴奋,胃肠道功能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也可使副交感神经中枢兴奋,胃肠道功能则相应地会亢进,从而引起胃肠道一系列的心身疾病。从神经内分泌机制看,长期的情绪障碍,一方面可直接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使激素分泌亢进;另一方面血液中儿茶酚胺增加,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使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胃酸、胃蛋白酶等分泌增多,使胃肠黏膜血流减少,使胃肠的防御功能降低,从而引起各种胃肠道心身疾病。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也有密切联系。有研究证明,心理应激状态下类固醇增加,后者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还能干扰淋巴细胞形成,影响T淋巴细胞功能,导致疾病发生。有学者提出,应激诱导的胃免疫损伤可促进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寄生,进而可诱发消化性溃疡。鉴于胃肠病理生理与心理及精神因素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形象地将胃肠道疾病称为人类情绪的反应板,胃肠疾病的发生常伴有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等。
反过来,精神心理问题作为胃肠道系统临床疾病的危险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体现在器质性疾病,影响其治疗与预后,同时也影响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忽视胃肠道功能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一定程度上会给治疗与干预带来影响。
二、精神心理因素诱发胃肠道疾病
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维系与运转,需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的失衡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无论是来自机体内环境的有害刺激还是来自外环境的影响(精神或物质上的伤害),一旦超过正常人体所能负荷的临界值时,将引发躯体或精神心理疾病。而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称为应激。体现在胃肠道系统,与心理应激有关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等。以消化性溃疡为例,当机体因外环境变化出现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时,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进而促进胃酸分泌,使得攻击因素增强,而胃分泌黏液及黏膜抵抗力的防御因素减弱,最终可能导致溃疡发生。多数调查研究表明,该病患者存在广泛的身心健康问题。日本学者曾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待生活事件的态度多较正常人消极,其中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溃疡的发生及愈合影响较大,得出结论为心理应激是本病发病的重要诱因。国内张亚林等认为本病患者多有内向神经质的特点,表现为孤僻、好静、悲观、易怒但又常积聚于心不能发泄。
三、胃肠道疾病诱发或加重精神心理疾患
慢性胃肠道疾病如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病期多较长,且迁延不愈,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反复不仅使患者忍受疾病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与情绪影响。尽管中青年患者发病率明显低于老年人,但近些年有增高趋势,这可能与社会节奏快,青年人的工作、生活、社会压力大有关。有调查表明,FGID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多伴有明显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其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在患者生活中,童年应激时间长度与发生频率同样明显高于正常人。在某些FGID,尤其是IBS患者,精神疾病的患病率(40%~60%)明显高于健康者(< 20%),也高于有腹部症状的器质性胃肠疾病患者(< 25%),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是焦虑、抑郁、恐慌、创伤后应激和躯体疾病,可在FGID之前或同时出现。Fuller-Thomson在一项大规模研究中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抑郁状态发生率是普通人的3倍。此外,胃肠道肿瘤因预后差使得多数患者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更容易诱发或加重精神心理疾病。
四、胃肠道疾病与精神心理问题相互影响
胃肠道疾病与精神心理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或加重常与是否遭遇应激及存在焦虑、抑郁等有关,具体可体现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存在精神创伤和躯体创伤史,如儿童期生活、学习情况,目前的工作、生活、学习是否存有压力,与同事、家人的关系是否融洽等。可见精神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反之,疾病的进展同样可带来心理情绪的异常,如溃疡性结肠炎因其病程较长、症状易反复、需长期用药等特点,使得多数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国外有报道,改善患者症状可减轻情绪障碍,而负性情绪可影响疾病的恢复、诱发复发,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疾病迁延。
五、胃肠道疾病的心理问题
了解了上述胃肠道疾病与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我们不难理解很多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因心理精神障碍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反应。例如反复求医,向医生陈述躯体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断要求医生给予医学检查,如短期内反复行内镜检查,尽管多次检查皆未提示任何阳性结果。或症状形式不确定,症状位置不固定,主诉无法形容的各种不适感或全身游走性疼痛。甚至有些患者根据网络、书籍或者多方打探形成了一种自己认为很有逻辑的推断或解释,认为自己得了什么什么病,所用的药物不但没有治疗作用,反而出现了各种副作用。更有甚者会质疑医生的诊疗水平,认为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反而加重了病情变化。综上可见,患者上述反应均夹带有心理情绪的影响,很大部分是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引发躯体上的不适,使得他们多次就医而效果不佳。其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即焦虑、抑郁,有时可见二者共存,具体表现为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减退、食欲不佳、易怒,进而表现为躯体不适,主要可体现在胃肠道系统及一些心血管疾病方面。
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应用各种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这些量表主要分为自评量表如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医院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HAD),他评量表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六、胃肠道疾病医患沟通技巧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确保临床诊疗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接诊过程中,善于运用医患沟通技巧,一方面可使得医患双方取得充分的信任,使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及遵医行为,使其可以主动地或愉快地寻求医生的帮助;另一方面,融洽的医患关系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及情绪反应,减轻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应激,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疗作用。再者,处理好医患间的关系,可避免医患矛盾,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具体表现在:
首先,保证医患沟通渠道通畅,这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抓住患者的心理特点,既与患者建立融洽的朋友关系,尽快取得患者信任,又需掌控主角地位,主动地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引导,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患有心身疾病的患者当其无法摆脱痛苦或者对治疗期望值过高时,容易出现情绪失控或者过激行为。这时需要医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求得患者配合与理解,减少误会,扫清心理障碍。再者,要求医护人员讲究语言技巧,针对不同文化阶层的人选择通俗或专业术语,并且做到热情的鼓励、认真的解释、耐心的聆听,配合语调、音量的控制,拉近医患的距离,使患者更易于配合医生完成诊疗活动。最后,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礼仪也尤为重要。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仪表形象将会使患者产生第一印象,大方得体的形象与礼仪一方面可以体现医务人员的内在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患者舒适感,建立良好的沟通开端。
具体来说,针对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患者,如炎症性肠病,因其病程多较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或疗效欠佳,患者心理问题多较为明显,这就需要医务人员鼓励患者产生可康复动机,耐心解释该病发病特点,说明连续治疗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脾气、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等,便于更好的心理辅导。对于其他良性病,如消化性溃疡,需及时将好转信息进行反馈,增加患者可治愈的信心;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避免负性刺激,善于运用暗示性语言,使患者配合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陈更 徐红)

第二节 内镜检查中的心理问题及医患沟通技巧

内镜检查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早期肿瘤的发现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消化内镜可以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带给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更加突出,如害怕检查过程中产生疼痛、怀疑医生操作水平、怀疑器械是否严格消毒、过分担心病情或恐癌心理,甚至担忧无痛检查因麻醉药物的使用致使苏醒延迟等。这些心理问题使得大多数患者害怕接受检查,或者因负性情绪的影响中途放弃检查,致使病情发展、延误治疗或者胃肠道疾病漏诊、影响疗效。
一、心理生理机制
内镜检查作为一种躯体性和心理性应激源,使得患者在检查前后多伴有极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抵触情绪,这些负性情绪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可以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过度,致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一方面引起心率增高、血压升高、呼吸节律不整;Tonnesen等报道胃镜检查可使患者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含量增高,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另一方面可以出现肌紧张、分解代谢增强、喉肌痉挛、呼吸与吞咽无法协调,出现呛咳、窒息,进一步加剧紧张、焦虑、恐惧、怀疑、敌对等心理反应,严重者可发生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国内外多数研究表明,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衡量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出给予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二、医患沟通技巧
(一) 预约时沟通技巧
大部分就诊患者都是首次接触内镜检查或进行内镜治疗,因缺乏对内镜的认识,对于检查或治疗存在排斥、恐惧、紧张等心理。预约时需掌握不同人群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取不同沟通方式,介绍该检查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性,以及检查中可能引起不适感,让患者对此检查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知识水平较高的受检者可以适当使用专业术语加鼓励性引导,使其明白进行内镜检查的必要性;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宜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热情、耐心地向其讲解检查前注意事项、内镜检查的基本原理以及检查的目的、安全性及对诊断与治疗的帮助;对于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考虑其高龄、听力不佳、行动不便、理解能力差等特点,应多关怀、多带领、多指引,减慢说话速度,适当提高音调,重点重复等,以便消除老龄患者茫然失措心理;对于需行内镜治疗或急诊内镜检查的患者,通过平稳、冷静的心态及适度的语言表达,宣传内镜微创治疗的优势,告知急诊内镜检查对疾病确诊、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从而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及过重的心理压力。总之,应积极地通过预约时的言语沟通,让患者从心里接受该项检查。
(二) 检查前沟通技巧
首先,将患者指引到候诊区耐心等待,营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候诊环境。可于候诊区放置检查宣传册或张贴宣传板,图文并茂,使得患者初步了解检查流程、操作步骤及检查前后注意事项。有条件的医院或医疗机构,可于候诊区播放舒缓音乐或内镜检查的相关视频,一方面让患者充分了解内镜检查的过程与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转移患者注意力,降低紧张、恐惧心理。可于预约时告知患者让心理素质好的家属陪伴,以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鼓励。其次,可通过语言沟通或荐医台让患者了解操作医生的技术水平,减轻患者顾虑,取得患者信任。再次,讲解操作中的配合方法,让患者意识到检查中出现不适或痛苦属正常反应,只要正确配合医生操作,不仅可减少检查时间还不易遗漏病变。最后,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带领患者参观操作间,使患者熟悉检查环境,减少患者初次进入检查室的恐惧。
(三) 检查中沟通技巧
医生需要热情接待患者,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询问患者的病情、症状及既往内镜检查史。对于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需向其说明检查中无疼痛,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不会出现严重不适。若有大量唾液分泌时,让其由口角自然流出,不要吞咽,否则容易引起误吸、呛咳,影响观察视野,延长检查进程。若出现恶心、呕吐为正常现象,可以深呼吸;若出现胃胀、打嗝,则是因为检查中充气以便更好观察,检查后可自行缓解;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取下义齿,精神放松,咬好口圈,深呼吸,可让护士给予言语安慰,增加患者安全感和检查信心。对于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告知患者检查中出现腹痛、腹胀为正常现象,若严重时需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助手可辅助按压或嘱患者排气,以减少不适。检查中,要求医生边操作边给予精神鼓励,避谈与患者无关的话题,遇病情较重的情况,禁忌直接告知患者以免增加其心理负担。此外,检查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患者面色、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防止意外发生。
(四) 检查后沟通技巧
胃镜检查结束后,告知患者可能出现咽部不适或疼痛、胃痛、胃胀,均为正常现象,可于短期内消失。肠镜检查后短期内出现腹痛、腹胀实属正常现象,可于检查后或排气后缓解。同时,需根据内镜检查及治疗情况向患者详细交代饮食及运动情况。对于心理负担较重而内镜检查为阴性的患者,需给予耐心解释与合理疏导,打消患者不正确的认识,减轻其心理负担;对于需要治疗或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给予情感支持和精神鼓励,指导其合理就医,提供其个体化治疗意见。此外,对于一些猜疑心较重的患者,认为器械消毒不干净,担心交叉感染,需要详细告知患者检查器械经过严格消毒,保证患者安全性;或者患者认为医生隐瞒病情,不据实答复,医生需要给予耐心、细致答复,直至患者满意为止。

(陈更 徐红)

第三节 胃肠疾病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胃肠疾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即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的改善,以及药物治疗。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建立,各种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逐渐被临床医生所认识,心理治疗也成为疾病治疗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量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构成的综合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不仅可改善患者症状,而且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胃肠道易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及情绪影响,是心身相关最敏感的器官,胃肠道心身疾病的病种及发病率居内科心身疾病的首位,故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抗焦虑抑郁治疗可改善胃肠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病理生理异常。
对于大多数症状较轻、处于应激状态或适应不良的正常人,可提供心理咨询,通常不需要给予心理治疗。首先要求医生与患者间建立信任、真诚、接纳的咨询关系,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咨询活动,了解咨询者目前所处的处境、内在的感情,耐心听取咨询者诉说,不轻易打断其谈话,少插入对谈话内容的评价,要为咨询者提供充分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尽量多地获得能够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原因。通过归纳分析,最后告知患者其胃肠道症状既有外界因素,也有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并给予适当的心理调试指导,使得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工作生活态度,提高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应对各种事物的能力,通常不需要给予心理药物治疗。
对于少数有明显胃肠疾病症状的患者,尽管多次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仍然宁愿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反复就医、做不必要检查的,医生需制定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案。适宜的心理疗法可以减少患者反复就诊次数,减少胃肠病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使得疑病心理减轻,进而可明显缓解胃肠道及躯体症状。主要包括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及心理行为治疗。
其中代表性疾病为功能性胃肠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等。目前,临床上主张常规给予对症治疗后,辅以抗抑郁药物及心理行为治疗。如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见,主要表现为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或早饱的症候群,可伴有嗳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经辅助检查未能发现引发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症状的发生与脑力劳动、工作紧张、睡眠差、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饮食不当等相关。国内外研究显示,该类患者中焦虑抑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故治疗中应辅以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临床上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或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对于精神症状较重、反复治疗无效的患者,需加用心理行为治疗,常见的心理行为疗法包括催眠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等。此外,另外一种较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也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有报道指出40%~50%的IBS患者有焦虑抑郁的表现,高达80%的患者其病情发作、加重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治疗不理想多与临床医生仅调节胃肠动力,忽视精神心理的影响有关。焦虑致肠道蠕动增快,致使排便次数增多,而抑郁则使肠道蠕动减慢,易出现便秘。研究表明,焦虑与抑郁情绪积分与肠运转的时间具有相关性。临床治疗上,近些年主张在应用胃肠动力药、解痉药、止泻或导泻药的基础上连用抗抑郁药物,后者包括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同样,对于症状较重、易反复的患者可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治疗,包括认知、催眠或生物反馈等。
综上所述,对于有心理应激或情绪因素影响的胃肠道疾病,以抗焦、虑抑郁治疗和心理疗法作为除常规药物治疗外的补充治疗,对于缓解消化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陈更 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