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华养生全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02/26187802/b_26187802.jpg)
君子有三戒
孔子还提出了“三戒”,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学习孔子的良好生活习惯
孔子终年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孔子是长寿的人了。他的长寿与他良好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孔子在饮食方面,力行节俭,同时非常注意饮食卫生。他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代饮食保健观来看,非常科学。
![figure_0093_0137](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39C19/1462430700449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3_0137.jpg?sign=1739157171-sZFaxOEFZQH83LNOqTwaaghUdF7murHe-0-8b6d3039c594b96955fe920626977247)
![figure_0093_0138](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39C19/1462430700449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3_0138.jpg?sign=1739157171-2IHpsm0GasBeM9zph0T2v4SDpwsI2LcZ-0-9e58ed615f0a6f1ec46a2f9b5ce138ff)
“八不食”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色味方面,颜色不好的不食,变味了的不食;二是质量方面,粮食陈旧的不食,鱼和肉不新鲜的不食,不合时令的蔬菜不食;三是烹制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食,调料不当的饭菜不食,从市场上买回的酒和熟肉不食。这八不食,对饮食卫生的要求很全面。孔子身体力行,从而避免了饮食不当所致的疾病。
![figure_0094_0139](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39C19/1462430700449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4_0139.jpg?sign=1739157171-Q3mmPqcr9gM5MFppx86pkUXjP7OBp07f-0-dc26cbdf0ef9f84aa2cc9e290d047db8)
此外,孔子说:“食不语,寝不言。”他对饮食方式也很有讲究。他还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指粮食,“脍”指切碎了的鱼或肉。就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心烹制加工过的粮食,鱼肉则是切得越细越好。这是很有道理的,一般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消化功能也相对较弱,粗糙食物不易咀爵,还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症。孔子认为老年人应吃适合自己身体的食物。
孔子的音乐养生
音乐可以引起呼吸、血压、心跳及血流量的变化,不同节奏的音乐作用于人体可以调节人的生理节奏。医学研究发现,音乐有解压、提神、促进睡眠等功效。
儒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影响重大而深远。孔子酷爱音乐,精通音律,经常用音乐调节情绪,抒发心志,在抚琴咏歌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精神与音乐融会贯通。据史书记载,除丧事外“孔子无一日不歌”。孔子正是通过音乐达到放松精神,养生延年的目的的。
![figure_0094_0140](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39C19/1462430700449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4_0140.jpg?sign=1739157171-Vg73U2L3ZUbyFi16MeSgZq10zmDWUGcz-0-aac7a76ddd6550ae9cd169a2e7f10f88)
孔子认为人的修养开始于诗,完善于乐,其“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音乐的美学基础。由孔子亲自编订的《乐经》,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孔子看来,音乐有净化心灵,使人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作用,人应多听曲调优美,积极向上的音乐。但同时也要注意,靡靡之音会销蚀人的意志、使人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