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记忆、舆论与秩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研究农村问题,研究农民本身是很有意义的。沈原认为,布洛维等人的工作“至少向我们提示:面对‘第二次大转变’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学不仅要研究知识分子、企业家、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官员的角色和作用,而且更要目光下移,移向社会底层,移向承担主要改革成本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研究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历史命运”。[150]

但是研究农村问题、研究农民不等同于就获得了对农村、农民的了解,正如并不是每一个耕种的人都能收获果实。能否收获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有一个科学的研究视角。

关于农村研究的视角,杨善华提出“农民的视角”与“农民眼中的农村实际”。即我们的研究是对农民自己的想法的解释,而不是站在学者或官员立场上的解释,或是学者与官员将自己的想法加于农民之上的一种解释。要真正了解农村中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必须知道农民眼中的“农村实际”,而不是用学者或官员眼中的“农村实际”来代替农民眼中的“农村实际”。“农民的视角”与“农民眼中的农村实际”,其实质就是我们的研究结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从方法论上满足这一要求,需要我们真正“进入”农村,和农民交朋友,拉近与农民的距离,以求对农民的生活有真切的了解。对农民的态度和行动能“感同身受”,对农民的行动做到“投入理解”和“同感解释”(将自己置身于农民身处的社会环境)。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理解农民。[151]同时按农民自己赋予他们行动的意义来解释农民的行动和农民的态度。这样才能对当前农民所面对的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解决给予真切有效的帮助。[152]

本书的研究是个案研究,主要运用以深度访谈为主,参与观察和文献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153]本书同时也是追踪调查的研究成果,十几年的追踪调查使我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并能在一种动态变化中把握研究对象的各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