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心中有无数相互冲突的声音
每个人都体验过激烈的内心挣扎,那情形就好像有两个小人在你的耳边吵架,一个要求你那样做,另一个要求你不要那样做。你会感觉自己脑子里变得乱糟糟的,情绪越来越烦躁,仿佛身体被掏空。思想挣扎会加剧你的精神内耗,让你更容易感到疲惫。更要命的是,你会发现自己经常遭遇此类冲突,疲于应付。
没办法,这就是人,内心永远有无数相互冲突的声音。人的每一个决定,都伴随着头脑中各种意见的争论。因为这个自然之理,我们不仅受自己内心的冲突影响,还会被他人的言语影响。
1.你内心的无数声音
从你出生之日起,大脑就会不断接收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而你的大脑中有无数个“自己”,像员工一样处理这成千上万的信息。你接收的信息只是零碎的画面,但大脑会自动补全其中模棱两可的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你内心的各个“自己”会根据某个信念做出判断。假如你发现原先认定的信息不对,又得知了新的信息,脑海中的旧画面就会被新画面覆盖掉。大脑在综合了无数个“自己”的意见后,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决定采取什么行动。
自儿童时代开始,你在不同人的面前就会有不一样的行为模式。比如,你跟父母的相处方式与跟同辈人的相处方式就会有很大的区别。这并不是因为你在伪装,而是因为人本身就具有多面性。你内心的每个“自己”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作用,以此来提高你对环境的适应力。
随着不断成长,人们应对特定场景和特定的人的行为模式会趋于定型。在遇到特定要求、特定环境、特定的人时,会按照某种规律激发特定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是可以识别的,堪称每个人的重要特征。每个“自己”都对应了你特定的行为模式,是否将其展现出来则完全取决于你的决心。
人们经常会举棋不定,这是因为不同的“自己”会提供不同的行动方案,各个行动方案往往是相互冲突的。这些冲突无处不在,会阻碍你做出决策。你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想法被改变了,其实可能只是心中的一个或几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盖过了。
2.放大你需要的那个声音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其实什么都没想,只不过是大脑中的众多“自己”在看到了画面、听到了消息后,产生了某种被注入更高层面意识的感觉。这些信息传递到大脑中的过程,一刻都不会停止。但是,如果你不是有意识地去深入思考,就会把这些信息搁置在一旁。所谓“没往心里去”,就是这么回事。
由于大脑不断接收各种信息,你头脑中的“自己”会按照固定的行为模式把某些判断和反应推到前台。尽管你并没有认真思考相关信息,但不假思索的下意识反应依然会让你产生某种情绪。你在多数时候不会怀疑这是自己的真实情绪。但就实而论,它未必是你的大脑经过思想挣扎后的产物,可能仅仅代表内心中的某个“自己”发出的声音,离真正经过反复思考得出的结论还相差很远。
所谓说服,实际上就是把人们心中的某个声音放大,变成那个主导决策的声音。当你试图说服别人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几个内心的声音,然后,挑选出你所期望的那个声音来施加影响。只要能成功帮助那个声音占据对方的头脑,你就能说服对方接受你的意见。
说服心理学冷知识
注意彼此的理解偏差
同一句话,你以为是这个意思,但对方可能理解成另一个意思。你本来想讲一个鼓励人的故事,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对方当成一个讽刺人的故事。若是不假思索地按照自己的认识说下去,很容易造成误会,削弱沟通效果。
我们要避免这种自以为是的心理陷阱。你要做的是检查对方对某个事物的定义是否与你的相同。可以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对方,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而且,你也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来引出自己的观点,让这些观点更容易被对方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