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湖泊——地上的明珠

湖泊,躺在辽阔的原野上,横亘在山丛间、草原上,似颗颗明珠,晶莹滑润。它使景色变得秀丽而生动,“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令人胸怀开阔、心旷神怡。假使没有它们,山河将大为减色。

湖泊的出现是大自然的杰作,为数众多的湖泊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地壳有时会发生断裂,断块或隆起或陷落,陷落下去的那部分正好蓄水成湖。

著名的西南亚洼地死海,就是地壳陷落的产物。陷落的程度是如此之大,以致死海的水面比海平面低了约400米。死海在一个大的陷落带的一端,由此往南经红海入东非,地壳断裂陷落成为约6500千米深浅不一的巨槽:槽中蓄水处形成了坦噶尼喀湖、尼亚萨湖等大小30多个湖泊,好似一串珍珠。

贝加尔湖的水面虽然要比死海的水面高出800多米,但它的底要比死海的底深500多米,最深处低于海平面约1620米,成为世界上最深的湖。贝加尔湖也是地壳断裂陷落蓄水而成的,目前可能还在继续陷落。我国的青海湖、滇池、洱海等也是这样形成的。

当然,湖泊的形成不能说全是地壳运动的功劳,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力都在发挥作用,河流就是湖泊的积极缔造者之一。在河流的中下游,由于河水向两岸侵蚀,使河道变得越来越弯曲,当河水另行冲开了一条较为直捷的河道以后,原来的河道便淤塞成湖了。在泥沙淤积而成的平原上,因为各处堆积的泥沙多少不一,地面凹凸不平,在下凹处也可以积水成湖。我国长江中下游有许多湖泊就是这样形成的。

当泥沙被河流带进海里的时候,在海边堆起了沙嘴、沙洲;它们不断堆积,同时受到海浪的冲击,位置形态不断变化,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可以将海湾的一部分或全部和大海隔开,变成大陆上的湖泊。杭州西湖的成因曾经众说纷纭,后经竺可桢考察研究,最后查明就是这样形成的。

河道被堵塞自然要形成湖泊。1933年四川叠溪大地震,山上崩塌下来的沙石堵塞岷江,形成的湖泊至今犹在;在帕米尔,1911年大地震,山崩壅塞河流而成的湖泊,当时的面积达50平方千米。

还有许多湖泊有着其他奇特的成因:火山口蓄水形成湖泊。不过许多火山口是高居山巅,靠天上降水,能够积聚成湖的不是太多,所以称为“天池”的长白山上的火山口湖,就很难得了。有的火山喷发的时间短促,还未堆积成山就停止了活动,火山口实际上不过是地上的一个大坑,这就容易形成湖泊了,欧洲人把这种湖叫作“马尔”。火山流出的熔岩、冰川挟带的沙砾泥土都能堵塞、拦蓄流水形成湖泊。新疆天山也有个天池,就是冰川沉积物阻拦高山上的融雪水形成的。冰川在滑动时还能将地面刨刮出许多坑洼,在地球气候变暖后,这里便成为湖泊密布的场所了,青藏高原上许多湖泊主要是这样形成的,芬兰能拥有湖泊数万个,成为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也是冰川作用的结果。

可以在地面造成洼地的自然力还有风。它长年吹刮地面,也能在地上吹出深坑。沙漠地区风力作用强大,那里有些湖泊便是这样形成的。我国内蒙古西部著名的居延海就是其中之一。地下水在地下把易溶的岩石溶解掉造成空洞,如果连洞顶也溶穿了,这就成了水源旺盛的“龙潭”,昆明附近的黑龙潭就是这种湖。有些湖泊的成因更为奇特,加纳有一个湖是陨石冲击地面造成深坑后蓄水而成的。

由于这种种作用,地球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湖泊。湖泊面积约占大陆面积的1.8%,它们的蓄水量虽不过是海洋的五千分之一左右,但是它们能调节江河的水量,防止洪涝灾害;还能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中的水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湖水可以用来灌溉、发电;还能在湖中养鱼和繁殖其他水生生物,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在气候干旱的地区,湖泊如处于封闭的环境,湖水有出无进,日子久了,由于水分不断蒸发,而溶解在水中的其他成分不断留下来,湖水中的含盐量越来越大,成为方便开发利用的盐矿、碱矿、硼砂矿,我国西北、内蒙古等干旱地区便有不少这类盐湖。

湖泊有产生也有消亡。地壳向上抬升的运动,可以使水流不上来;泥沙的淤积更常将水乡变成陆地。像那曾被文学家描绘为“衔远山,吞长江”这样气势宏伟的洞庭湖,由于泥沙的淤积,面积日益缩小,已从我国第一大湖退居第三位了。不仅是洞庭湖,我国许多湖泊都面临着规模缩小乃至消亡的威胁。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湖泊的总面积已减少了四分之一以上,有500多个湖泊消失;还有些湖泊水质变差,不仅没有鱼,许多生物都难以在里面生长,成为“死湖”。值得注意的是,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如水土保持不好、流水带来的泥沙增多、不恰当地围湖造田、将大量工业污水排进湖中等人为的因素,是造成这些恶果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懂得湖泊对人类的重要性,保护好这些地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