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参考文献
[1]陈主初.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吾敬东,刘云卿,郭美华.对话东西方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2.
[4]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5]乐黛云,钱林森,金丝燕.迎接新的文化转型时期[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6]乐黛云.涅槃与再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7]郭永松.生命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生命伦理学探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赵军.文化与时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刑玉瑞.中医思维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0]傅荆原.简说中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2012.
[11]朱汉章.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12]刘建辉,胡济民.浅谈中西医结合之思维方式[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2):2640-2641.
[13]段治文.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潮的兴起与变迁[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4]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15]皮国立.所谓“国医”的内涵—略论中国医学之近代转型与再造[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4-77.
[16]于赓哲,梁丽.古典医学的“西学镜像”[J].人文杂志,2013,(10):93-102.
[17]李元庆.晋文化·杀虎口文化与中华文明[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37-42.
[18]安作璋,王克奇.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J].文史哲,1992,(4):3-13.
[19]王礼贤,杨春燕.解读“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兼议中医文化之农耕文明特质[J].医古文知识,2004,(3):4-5.
[20]叶海涛.中医理论基础是《易经》—评析陈立夫先生中医思想[J].医学与哲学,1993,(12):29-30.
[21]蒋应时.中医养生理论的核心与道家养生思想[J].中医研究,1994,(4):3-4.
[22]曾维涛.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S1):186-187.
[23]张继,沈澍农.佛家语中医文化基因解读[J].江西中医药,2014,(11):5-7+25.
[24]邰东梅.儒家仁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1):93.
[25]张荣华,费宗惠.《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26]朱苏力.费孝通为儒家文化合理性提供最强的辩护[N].人民政协报,2010-11-01.
[2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8]肖培根,王永炎.创新是我们的时代责任[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01):93.
[29]皋永利.既要中医研究也要研究中医[N].中国中医药报,2011-8-3.
[30]周仲瑛.读经典,谈感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5):273-277.
[31]邢玉瑞.为什么要读经典[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5):1-3.
[32]王琦.“读经典,做临床”是造就新一代名医的必由之路—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阅卷后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5,(2):81-83.
[33]黄利兴,刘英锋,鲁纯纵,等.当代名老中医成才因素的系统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9):1908-1914.
[34]饶毅,施一公.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N].人民日报,2011-2-14.
[35]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36]张超中.中医药的自主转型与知识创新—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研究之二(上)[J].亚太传统医药,2007,3(12):5-10.
[37]戴汝为.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机遇—从发达国家迈向“概念时代”谈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3):1-6.
[38]邱宇鹤,王锦,周凤岩.健康医学发展趋势及策略[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