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色古镇文化大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巴中·恩阳

恩阳,位于巴中市西南约15千米的恩阳河边。梁普通六年(525年)建制设县(治地今恩阳镇处),因界内义阳岳山为名山,取名义阳;隋开皇三年(583年)撤县为镇,后于开皇十八年(598年)撤镇升县,改名为恩阳。因位于河边,此处地名在古时一直以“恩阳河”称,也见古书中有记为“恩养河”,恩阳之名,意即皇恩养育之地。唐宋沿袭旧称。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恩阳县并入化成县(今巴中)。明时设镇,辖属于四川布政使司保宁府巴州。清代巴州编户六里,分十一乡四十四甲,时恩阳河场为中在城乡二甲。民国初,设恩阳河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红军在此设“仪阆县苏维埃政府”,后又改为“恩阳县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恩阳镇。1950年恢复镇制,辖属于川北行署达县专区巴中县。后有分合调整与名称变化,2013年,恩阳设立为区,区公所驻地于恩阳场。

风景秀丽的恩阳,“三峰耸立,形若笔夹,两河环绕,宛如弓弦”,发源于旺苍云雾山南麓的清化河(白水河、三江河、清花江)与发源于苍溪县龙山镇南山冈的之子河(渔溪河、青木河),在恩阳场处交汇,汇流至三江口注入渠江支流巴河。恩阳河因流经恩阳而得名。恩阳一地,水路通达东南、西、北三个方向,东南可顺水而下到平昌、渠县,及至川东渝北地区;西可溯流而上到达阆中及其周边乡镇;北则可沿恩阳河上至旺苍、通江,及至川陕交界地各乡镇。古时的恩阳渡不仅是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也是陆路米仓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和驿站。米仓道,因穿越川陕边境的米仓山而得名,该古道始建于秦末,为汉代及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纵贯秦巴山区,北上三秦,下通巴渝的主要官商大道。秦汉时期,恩阳场就因其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成为了大巴山地区繁盛的物资集散地。

恩阳北部大片区域为半高山和深丘地带,这些地方山货土产丰富。恩阳场通过水运与陆运,承接了山区物产往外地运送和外埠商货进入山区的任务。来自广元、旺苍、南江、通江,以及恩阳周边乡镇的各种物资,包括矿石、棉花、丝绸、桐油、木材、药材、烟叶、皮货、玉米、银耳、菌菇、甘蔗等,集中到恩阳场,通过船运和马帮,转运和销售至阆中、南充,以及巴渝各地;来自外地的布匹、食盐、白糖、纸张,以及各类工业品等,在恩阳场集散分销至山区各地。恩阳本地盛产的生姜,筋少脆嫩,姜味浓厚,颇受客商喜欢,产销两旺,形成了专门的“姜市”。那时候的恩阳码头,商船密集,马帮列阵,装卸劳工和背夫们穿梭来往,场面十分热闹。

仪陇、南部产的食盐,主要供给川北大巴山地区。经恩阳场南下,过兴隆场、双盛场、金城场等乡镇通达楠木、碑院等产盐地的山路,即当时的川北古盐道。这条道,也是古时川陕交界大巴山区各城乡通往南充、重庆的主要商道之一。仪陇、南部产的食盐,由盐商负责购销,马帮和背夫在盐商与货主的雇用下,将打包的食盐翻山越岭运至恩阳场。川北山区的背夫,工具很简单,一个“背夹子”(背夹子状若一带弯弧的小木梯,上窄下宽,高约2米,用以负载各类货物。背负时,载物重心较高,适宜山路行走。)再加上一根“拐扒”(拐扒又称“打杵子”,T形结构,上端放于背夹子下或背篓下,下端着地,起到不用放下负重物即可消除或减少双肩压力的作用。)兴隆场的兴起与得名,即明清时期贩盐生意兴隆带来的。清中晚期至民国早期,恩阳场,包括老场、新场和回龙场,集结的大小商号有近两百家,其中仅盐店就达20余家,场上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清道光《巴州志》载:“三场并列,对河鼎立,人烟稠密,州中场市此为最巨。”商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镇场基础设施和民居的建设。

元末和明末,巴蜀各地,包括川北大巴山区,大都经历了战乱带来的政荒民弊、村户凋零的境况。乱世过后,在政府的号召和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先后有粤、闽、赣、苏、浙、皖各省,以及两湖和秦陕地区的移民来到恩阳等地。民国《巴中县志》载:“清初招垦,来者日众,大约楚赣来者十之六七,闽粤来者十之二三。”文化通融,承前启后,移民们在这里勤劳勤商,安居乐业,为恩阳场带来了长久的繁荣昌盛。清中晚期,移民后裔们在场上建起多个同乡会馆,包括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禹王宫、广东会馆——龙母宫、陕西会馆——三圣宫等。这些会馆建筑是移民们族亲认同和保持宗祖记忆的物质载体,也是移民迁徙于他乡奋斗经历的历史证明。这些精美华丽的会馆建筑,成为了恩阳场的标志性建筑,我们从其中也可看到当时场上居民们的宽裕财力及其祖籍地建筑风格。

恩阳场临靠恩阳河,为典型的因码头而兴的市镇。镇场依山就势,青石铺砌的街道呈网格式布局,或上或下,或曲或折,主街道环状相围,多条小街小巷发散生长,街巷空间设计丰富多变。恩阳场号称有“三街十八巷”,实际上街巷总数有30余条。正街(上正街、下正街)、半边街、姜市街三条街为主要街道,形成了环状大街的三段,其中,正街大致呈东西走向,可通禹王宫街、万寿街,东去可下至恩阳河码头;姜市街顺恩阳河呈南北走向,北部与正街相连,可通皂桷树街、鸡神楼街、老场街和油坊街,街中有多条水巷子通往河边;半边街大致呈西北转东南走向,北与禹王宫街相通,南与田湾街相通。为防范盗寇袭扰,早期的恩阳场各进场道口都设有寨门,至今恩阳后山还保留有清中晚期修建的文治寨。

码头场上的建筑设计与安排,充分考虑了地形条件和建筑使用功能,以亲水就市、出行与交往方便为主要特点。恩阳场上的民居建筑,沿街而建,以穿逗式木结构坡屋顶两层楼房为主,少量为砖混结构,一般都有较高的石质基础,大多建于清代与民国时期。民居建筑中,二进或三进的合院较多,多为木质墙板或竹编夹泥墙、青瓦坡屋顶,一些房屋带有凸出的楼廊,或檐廊,窗棂、栏杆等木构雕饰精美。临街房屋中不少的带有骑槛商柜和可拆卸门板,具有前店后居的功能。修建在山坡上的吊脚楼也不少,特别是油坊街一带。街市民居中,还能看到很多大户人家——朱门绣户、阔院深宅,天井、花园,应有尽有。

正街里的胡家大院,可谓是恩阳场古建筑之典范。一楼一底,胡家大院原为三开间五进式院落,进门处有高阶石梯,厅堂高大,各房间围绕天井布置,院内还有楼廊和梯道,花窗雕饰精美,尤其引人注目。正街里的安姓宅院,单层建筑,也是三开间五进式院落,有天井,有花园。石砌拱形院门,华丽贵气,门柱上刻有对联:“旷怀市井非周赐;门第诗书自汉韵。”旧时绅士人家之书香味甚是浓厚。禹王宫街上的张姓住户,也是三开间五进式院落,建筑布局严格按中轴对称式安排,建筑外围有封火墙,很有气势。这样一些豪宅大院,恩阳场上还有很多。

很多精美的古代公共建筑分布在恩阳场各街巷里,如禹王宫、万寿宫、三圣宫、文昌阁等。禹王宫,为湖广移民会馆,建于清嘉庆年间。该会馆建筑为合院式布局,包括戏台、前殿、正殿和左右厢房等。会馆建在坡上,进门戏台下有17步石台阶。会馆山门上曾有“恩阳楚蜀”的匾额,门柱上刻有对联:“八载劳心福万世;千秋庙貌抚三巴。”可惜因年久失修,加之人为破坏,禹王宫建筑已是满目疮痍。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也为规整的合院形式,修建于清道光年间,其建筑格局与禹王宫大体相同,宫院四周有高大的封火山墙。三圣宫,即陕西会馆,建于清嘉庆年间。三圣宫建筑利用多级石阶和过街楼形式解决了坡地高低落差大的问题,过街楼的二层设为戏台,其余建筑与禹王宫布局类似。文昌阁,据说始建于明代,传宋代士子张文治曾隐居学养于此,后人为纪念他,于清雍正年间在此建了“文治书院”。清中、晚期分别对该书院进行了修缮,增建文昌宫,后改称文昌阁。文昌阁为木石结构建筑,包括大殿、钟楼和六角亭等。

恩阳人自古重视读书修学,“文治书院”即清初设立的官办学堂,后于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恩阳高级女子小学堂”,后又分别改设为“文治高等小学堂”“巴西高等小学堂”“工农小学”“列宁模范小学”等。清道光五年(1825年),当时的知州出资兴办义学,在恩阳场设立了“迎恩书斋”,后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改建为“育才书院”。该学院后来又分别改设为“恩阳高等小学堂”“列宁小学”“恩阳私立初级中学”“巴中县第二初级中学”“巴中恩阳中学”。

“工农小学”“列宁小学”“列宁模范小学”的名字,都是在红军占领巴中地区、设立恩阳苏维埃政府期间所取的。1933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恩阳建立了政府,以及工会、贫农会、少共、少先队、童子团等群众组织和区乡游击队武装力量,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1933年8月下旬,仪阆县苏维埃政府由恩阳迁驻仪陇县城,恩阳设县,时恩阳县分设县城一区、县城二区和县城三区。1935年3月,红军撤离。现恩阳场保留有红军各类行政机关遗址十余处,以及大量的红军石刻标语。这些标语,如“红军胜利万岁”“粉碎川陕会剿”“为土地归农民而战争”“打倒反动的国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工农穷人全体来参加红军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极具时代色彩,可谓是恩阳场一大景观。

恩阳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多省移民文化的相容并蓄和发扬光大,营造出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延传至今。旧时的恩阳场朝会很多,如正月“龙灯会”,二月“文昌会”,三月“清明会”,四月“佛祖会”等,会期里还有赛龙舟、扎彩船、舞狮子等表演。看戏,尤为当地人所爱。旧时各会馆里都有戏台,凡逢庙会或红白喜事等活动,都会张台唱戏。晚清民国时期,恩阳场设立有多个川剧座唱班会,如“中兴音乐社”“三清音乐社”“逸韵音乐社”“聚生音乐社”等。各个茶馆里也常常有票友在一起交流。

恩阳场里有好几个茶馆,有在民居大院中安设的,也有在路边或河边露天摆设的。来喝茶的以老人为主,或聊天,或打牌,其乐融融。河边上那家茶馆,使用的椅子皆为躺椅,半躺着喝茶、聊天,真是可以让人全身心放松。这也算得上是恩阳场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