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感的重要性
很多初学者所画的静物素描都缺乏整体感,而对画面整体感的把握能力是考核学画者灵气和素养的终极标准。有人说画面的整体感就是作品的灵魂,可见整体感是多么的重要。有的学生可能可以把一个苹果画好,但是画不好一堆苹果;可以画好一个眼睛,但画不好一整幅头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画面的整体关系,没采取整体的观察方法和作画方法。是否采取了整体的作画思路在作画之初的起稿阶段就可以看出来,甚至都可以预见作品画完后的效果,这是一个作画者对素描实践经验和对理论认识的掌握程度所决定的。

从挑选静物到摆放静物时就要考虑到画面的整体感,首先是所选择的物体在造型、大小、颜色、质感等方面要有所区别。如图中的静物各不相同,放在一起很有整体感,但如果在其中放一只鞋子就会破坏这种整体感。还有,如果画面中有两个大小相仿的陶罐也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感,再者,如果画面中黑、白、灰层次过于单调,整体关系也会显得“花”。

很多初学者在构图时会随意移动物体,随意添加衬布的褶皱,以体现自己在构图上的主动性,但实际上却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感。如果一组静物摆放得很完美,又有一个合适的作画角度,作画时就要尽量忠实于你的观察,这是把握画面整体感的第一步。

铺大色调时,很多初学者习惯从局部入手,这样作画不仅浪费时间,最后的画面可能会没有节奏、层次和整体感。还有很多初学者在这一步会有很多主观的想法,为了追求画面上的对比,到处都加强素描关系,无论是苹果还是陶罐的暗面和投影都画得非常黑,这样肯定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感。实际上苹果暗面的色调是很透明的,陶罐在白色衬布上的投影也是很浅的。

如果用整体的作画习惯作画,从开始到结束画面效果都会是整体的。一幅画要求有视觉中心,要有立体感和深远的空间感,要表现出不同物体的质感及丰富的素描关系。刻画细节时不要面面俱到,要有概括和取舍。如果把衬布画得过实,就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感;如果把后面的物体画得过实就会破坏画面的空间感;如果为了追求对比把所有物体的暗面与投影都画得很黑就会影响物体的质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