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本研究主要从语用身份论(陈新仁,2014、2018)的视角出发,考察汉语报纸新闻标题的主观性问题,包括这种主观性背后隐藏的新闻标题作者的身份建构动因以及体现这种主观性的话语实现策略。研究缘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新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新闻标题的主观性以及身份研究的重要性及其与新闻话语研究的相关性。下文将一一阐述。
1.1.1 新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新闻的真实性可谓是新闻学界一个永恒的话题,由此引发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新闻客观性与主观性问题的注意和兴趣。新闻客观性是新闻学界耳熟能详的范畴和概念。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中立的报道立场、真实的报道内容以及客观的报道形式等。遵循“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一向受到广大新闻传播者的推崇。
“纯客观报道”的倡导始于西方,是美国经历了党派报纸的“黑暗年代”后,媒体为寻求自我生存而提出的。“纯客观”的新闻叙事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尽管世界各国的新闻机构都不遗余力地为“客观性”而奋斗,媒介话语研究者们却发现,要在新闻报道中实现“完全客观性”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Hartley,1982;Van Dijk,1988; Fowler,1991)。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闻叙事者们越来越发现,要使新闻叙事做到“纯客观”,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和媒体意志,不仅无法实现,而且也将成为实现媒体社会功能的一大桎梏(李凌燕,2010)。
段业辉和杨娟(2006)论述了新闻报道中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认为,过分地强调客观性会削弱新闻价值。首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立的报道立场与主观倾向性之间的矛盾。新闻传播媒介总是要从属于社会或某一党派、阶级、集团,必定有自己的传播目的和意图。其次,无法解决新闻事实的无限性和新闻报道的选择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限的事实,但是新闻报道并不是有闻必录,只有部分事实才能被选择进行报道,因此,“新闻应当是一门选择的科学”(张福民,2003:43)。
客观真实性和主观倾向性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是新闻报道的两种特性(唐钢,2001)。新闻报道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有很强的主观印记。新闻叙事者的主观性会通过各种语言手段渗入貌似客观的新闻报道里去。Stenvall(2008:1569)也持有类似观点,认为新闻的客观性现在被普遍认为是一个神话,报道的事实性也难以捉摸;不可否认,新闻话语中存在着一定的情感性。如今的新闻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情感”转向,即从研究理想的新闻专业主义(如中立性、公正性和事实性)转向研究新闻语言中的情感、态度和立场(Hout et al.,2012)。
这种情感转向使人们越发注意到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带有主观性的新闻报道一度被认为是“本质失实”的报道。有学者认为这种报道所谓的“事实”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整体,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是“违背本质真实的”(赵学法,2003)。然而,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事件被指责为“失实”,这就是由于学界有意回避主观性而引起的,势必会导致“真实”概念的混乱。
因此,准确把握新闻主观性的内涵,正确看待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把握主观性与真实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正确看待主观性在实现新闻社会功能方面的积极意义,是新闻叙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李凌燕,2010)。而新闻叙事中的主观性必定会通过语言这一符号系统体现出来。新闻作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感知与客观世界互动的产物,因此新闻主观性是在叙述中产生的,并最终通过叙事话语来实现。新闻传播者的意见和看法、选择新闻事实的标准等主观倾向性势必会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段业辉等,2007)。因此,只有借鉴语言学、语用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探讨新闻话语主观性的语言表现形式和语用动因,才能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新闻话语中的主观性。
1.1.2 新闻标题的主观性
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向读者的第一座桥梁(左克,1991)。报纸新闻标题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语篇类型(Reah,1998); Bell(1991)将报纸新闻标题界定为新闻语篇的一种次语类,传递着报纸新闻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在新闻语篇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繁忙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每篇新闻报道的每个细节。一般来说,读者渴望通过标题就能获得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而不必阅读整篇报道。因此,新闻标题承载着传递新闻主要信息、吸引读者眼球等重要功能(吴珏、陈新仁,2008),而这也决定了新闻标题与新闻正文的许多不同之处。相比新闻报道的正文,标题在信息处理、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都经过更为精心的设计,其中所展现或隐匿着的主观性更值得研究。
一条好的新闻标题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新闻报道的理解、感知和评价。报刊读者都希望通过一则则新闻标题获得真实、可靠、充足、客观的信息。然而,当读者翻阅报纸时,不难发现看似客观的新闻标题背后其实隐藏着新闻叙述者的种种主观意图。当设计一条新闻标题时,面对丰富的信息,新闻叙述者在暗暗决定着哪些信息可以得到传递,而哪些信息必须被隐藏,并且通过何种方式来传递这些必要的信息。新闻标题中的词汇、句式、标点符号等也都是新闻叙述者精心选择的结果。这一切都体现了新闻叙述者在设计新闻标题时的主观性。
很多时候,面对同样一件新闻事件,不同的报纸、不同的记者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报道方式,而新闻标题的设计也会各不相同。请看以下几条新闻标题:
[1-1] 李克强到华西医院看望地震危重伤员
(《人民日报》2013年4月22日第1版)
[1-2] 总理一天
打手电开救灾会,米粥咸菜当早餐
(《三湘都市报》2013年4月22日第A5版)
[1-3] 最大限度减少死亡率
李克强看望危重伤员,夜察临时安置点
(《湖南日报》2013年4月22日第4版)
[1-4] 帐篷里简单用早餐 医院里看危重伤员
李克强:一是搜救二是医治
(《解放日报》2013年4月22日第1版)
[1-5] 李克强到成都华西医院看望地震危重伤员:
你安心治伤,安心养伤,政府会负责救治费用
(《现代快报》2013年4月22日第A2版)
[1-6] 总理灾区早餐:一碗米粥一袋咸菜
李克强回京前看望危重伤员:安心养伤,费用政府会负责
(《新闻晨报》2013年4月22日第A2版)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立刻启动一级应急程序,中央领导对此也十分关注,李克强总理随即亲自前往灾区视察,为此各大报纸也有许多相关报道。研究者选取2013年4月22日的几份报纸,摘取“李克强总理到灾区医院看望伤员”的相关消息,对其新闻标题进行分析。这六条新闻标题虽然来源于不同报纸上六篇不同的新闻报道,但讲述的都是同一个新闻故事,即李克强总理在灾区简单用早餐后前往成都华西医院看望地震危重伤员,安慰伤员,要他们安心养伤,并承诺政府会负责救治费用。
然而,相同的新闻故事却有着如此多样化的新闻标题,这其中就体现了新闻标题作者的主观性。众所周知,新闻标题是整篇新闻报道的浓缩,应简明扼要地传递新闻事件的主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方式等,即新闻理论中常说的5 W和1 H(即when、where、who、what、why和how)。然而,由于受到报纸版面的限制,新闻标题不可能涵盖如上所述的所有信息,新闻标题作者必然在这些信息中有所筛选。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掺杂着个人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体现了新闻标题作者的主观性。比如,上述六条新闻标题中的例[1-1],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新闻事件的主要人物、事件和地点;而例[1-2]的主标题中的信息十分有限和含糊,副标题又将观察视角聚焦于“打手电”和“米粥咸菜”,突显了总理在灾区生活的艰难。其他几条标题中都以不同方式引用了李总理的话,在例[1-3]和例[1-5]中,总理说过的话都出现在主标题中,而类似的转述话语在例[1-4]和例[1-6]中却出现在副标题中。并且,虽然这些消息来源于“李克强总理”的话,但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却是经过新闻标题作者的选择和加工的。有些标题突出了总理的领导者身份,比如例[1-3]将总理的转述话语“最大限度减少死亡率”作为主标题;而有些标题则突显了总理对老百姓人文关怀的一面,比如例[1-5]中的“你安心治伤,安心养伤,政府会负责救治费用”。选择消息来源的哪些话,将这些话置于新闻标题中的哪些位置,都体现了新闻标题作者的主观性。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标题的设计是一个充满着主观选择的过程。哪些新闻信息被选入标题,被选入标题的这些新闻信息又是以何种语言方式呈现,这些过程都体现了标题作者的选择。正如语用学家Verschueren(1999)指出的,人们使用语言就是一种选择的过程。既然是选择,难免带有个人的主观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几乎所有的新闻标题都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性。然而,新闻标题中的主观性在程度上有着强弱之分。有些标题以客观的语言表现方式传递着新闻六要素(5W和1H)中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强调新闻事实(facts)的客观呈现,比如例[1-1]。尽管这些标题中的信息筛选也是新闻标题作者主观选择的结果,但这种主观性比较弱,本研究将此类主观性称为“隐性主观”,将此类新闻标题称为“低主观度新闻标题”。还有些新闻标题以各种主观话语策略及语言表达方式传递着标题作者有意突显的一些新闻信息,在客观呈现新闻事实(facts)的基础上,努力揭示出新闻的真相(truth),比如上文提到的例[1-2]至[1-6]。这些新闻标题中作者留下的主观痕迹比较明显,因此主观性较强,本研究将此类主观性称为“显性主观”,将此类新闻标题称为“高主观度新闻标题”。由于本研究受到语用学的理论关照,研究焦点在于新闻标题中通过话语策略及语言表达而呈现出的显性主观,因此本书中提到的“新闻标题的主观性”一般是指“高主观度新闻标题所呈现的显性主观”。而那些以呈现客观事实为主的“低主观度新闻标题”,在本书中有时也被称为“客观性新闻标题”。
1.1.3 身份研究的重要性及其与新闻话语研究的相关性
当代语用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交叉性的研究趋势。语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衍生出语用学研究的一些新兴议题,如传统社会心理学家们关注的身份建构问题如今也成为语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身份研究的前沿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国际、国内语用学会议上学者们对身份研究的关注以及语用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Pragmatics和Pragmatics上的几期关于身份研究的专刊。在2011年的第十二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上,陈新仁教授等主持“Identity as Resources in Chinese Discourse”研讨小组,认为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度等级化特征使得身份问题成为影响话语内容和方式的一个非常敏感的因素,因此,对中国话语语境下的身份建构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身份研究有着深厚的社会建构主义哲学基础。社会建构主义是作为与本质主义相对立的理论而提出的。本质主义强调一切事物、现象、群体的本质和核心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亘古不变的。相对于本质主义的“本质不变”,社会建构主义的显著特点是从过程的、动态的、变化的角度来看待身份问题,认为身份是社会建构的,个体的每一种身份都不是先天具有的或者固定不变的,而是由社会互动所构成的,是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是动态的话语建构产物(丁道群、叶浩生,2002)。
身份研究的后现代建构主义转向影响了许多研究领域的学者。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语用学研究者认同身份的社会建构观,将身份视为话语建构的产物。从研究方法上来说,现有文献一般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关注具体交际语境中交际者的各种类型的身份,包括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Atkinson &Kelly-Holmes,2011)、机构身份和职业身份(Chiles,2005;Rees &Mourouxe,2010)、性别身份(Eisenchlas,2012)以及个人身份(Ho,2010)等。然而,这些研究大多以自然口头会话为研究语料,甚少涉及书面语篇,而针对新闻语篇中的身份研究则更是不多。即使有,也多见于媒介身份研究(邱戈,2008b),或者是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形象、城市形象、国家形象、民族身份等的建构(才琴,2011;廉张军,2009;项蕴华、张迈曾,2005),而对新闻话语交际者——新闻叙事人的身份研究则鲜有涉及,更不用提新闻标题作者的身份建构了。
尽管报纸新闻语篇一向被认为是非交互型的书面话语,但是其本质上却反映了新闻叙述者与新闻读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新闻叙述者通过新闻报道语篇向读者发起会话,是交际的发起者和会话的发出者。因此,新闻这种交际活动同样具有交际互动性,那么,新闻交际中的交际者身份建构与自然会话中的交际者身份建构同样值得关注。因此,日趋成熟的身份理论也可以运用到新闻话语的研究中,为单纯的新闻学研究提供新的跨学科视角。新闻叙述者在新闻标题中的主观性是通过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在这背后隐藏的是新闻叙述者个人的情感、态度和立场,以及更深层次的新闻媒体甚至是党和政府的意志。新闻标题的主观性可以由一些语用—语言层面的话语策略来实现,同时这种主观性的存在也具有深层的语用动因,其中之一就是新闻标题作者为满足交际需求而建构的不同身份,包括各种类型的机构身份和突显不同自我维度(self-aspect)的个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