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源的复兴时代
因为工业4.0的复杂性,单纯通过制定标准是很难解决系统之间的融合的。通过API的方式进行系统打通,既缺乏系统效率,也不能保证系统真正的安全性。因此,开源是工业4.0发展的重要保证措施。没有开源,封闭的黑盒子无法让人相信是安全的,也很难讲是自主可控的。我们在开始做工业4.0时就开始关注开源,首先是研究工业4.0的本质与实现的机理。越深入研究,越感觉开源是工业4.0真正落地的必选之项。那么,如何在工业领域推动这一运动的发展呢?
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上去推动开源,其实不用开始就可以想象其结果。因为在国内过去这么多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点。解决问题必须从根部解决,抓住要点是关键。能否赢利,能否获得比闭源更多的回报是基础,这一点不解决,去劝别人开源,根本是行不通的事情。怎么办?
我们的思路是在推动开源的时候,首先解决开源能否赢利?如何赢利?以及如何构建商业模式?当时计划走的路线是:工业4.0是复杂工程,面对复杂工程,共同创新是必经之路。鼓励共同创新,开源是共同创新的有效方法。
有时,做得早,不如做得巧。在我们开始推动这项创新工作的时候,周围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后面会详细介绍。于是,我最终决定不去说服别人,我想只要将尽可能多的事实呈现给大家,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智慧的,并能够做出他认为正确的选择。
2018年开始有几则收购的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当然也让很多投资人与创业者兴奋。
① 2018年微软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GitHub。GitHub是开源社区的核心,某种程度上是社交网络和项目管理工具之间的交叉点,它是迄今为止同类网站中最大的开源社区。无数公司和组织在上面托管了开源软件项目,包括苹果、亚马逊、Facebook、谷歌、沃尔玛和美国政府。据微软称,GitHub拥有2 800万名用户,8 500万个代码库。它还为许多付费使用其私人托管服务的公司提供专有代码和内部通信服务。
其新闻点在于:微软是著名的闭源软件公司,而GitHub是一个开源的社区托管平台。这样的收购,再结合当年比尔·盖茨的那封公开信,还有这些年来开源社区与微软公司发生的种种矛盾。其历史意义当然不可低估。还有就是收购金额,也足以让人感到震惊。
② 2018年,IBM公司宣布,斥资340亿美金收购Red Hat(红帽公司)。这一并购交易的总金额超过了当年微软公司。262亿美金收购领英,成为软件业界中金额第一高的收购。IBM寻求硬件及咨询业务的多元化,增加高利润产品和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不仅是IBM迄今最大的一次并购,也是美国科技史上第三大交易。IBM首席执行官Ginni Rometty表示:“收购红帽是改变游戏规则的行动,IBM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混合云提供商,为其他公司提供唯一的开放云解决方案,为他们的业务释放全部云价值。”
新闻热点在于:IBM是红帽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是开源软件的重要支持者。而红帽是开源社区第一家上市公司。其收购金额高达340亿美金,一方面证明红帽公司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足以证明开源软件的价值。
③ 2018年3月21日,Salesforce收购MuleSoft。以65亿美元收购企业软件整合上市公司MuleSoft。这是在线客户关系管理和相关软件提供商Salesforce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表明这家云厂商看到了MuleSoft巨大的战略价值。Salesforce表示,将为收购MuleSoft支付每股44.89美元,比前一天收盘价高出36%。两家公司表示,这次收购MuleSoft每股价值36美元现金,外加Salesforce普通股0.071 1股。
这个新闻的价值在于:Salesforce是第一家开源PaaS平台的企业。足以表明,开源软件平台也在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市场争夺。
当然,大家也知道在2020年年初,有一则重要的新闻就是谷歌希望能够以2 000亿美金的价格收购Salesforce。当然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开源软件公司的价值已完全被市场认可。
以上三笔大型的并购案,预示着开源软件的复兴。接下来,梳理一下这些年来开源软件获得投资的情况。
我们认真观察在开源领域的投资情况,会惊奇地发现过去的10年正是开源软件复兴时期。过去的30年,大约有200家公司以开源作为核心技术,已经筹集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资本。在过去10年里,筹集(交易)规模有一种越来越大的趋势。再认真分析,四分之三的公司和80%的融资都是在2005年后完成的(具体原因与特征,我们在后面会做详细的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开源正处于复兴的开端,因为这些投资带来了更大规模的IPO和更大规模的并购交易。
2008年,MySQL被Sun微系统公司(后者被甲骨文公司收购)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多年来,10亿美元一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因为开源软件被软件行业视为一种商品,而10亿美元则是Sun公司能够给出的最高价码。
然而,事情正在发生着变化,看看我们上文提到的几起案例,以及包括Cloudera,MongoDB,Mulesoft,Elastic和GitHub,它们都成为数十亿美元IPO或者并购交易的一部分。特别是上文提到的红帽(Red Hat)公司。这家公司1999年,以36亿美元的价格上市,而2019年,它以34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IBM。这是目前开源领域的最新标杆。那么,在未来,是否会有新的标杆出现,还需要拭目以待。
我们还可以看到开源也正在扩展到软件的更多领域。传统上,开源软件主要是围绕企业基础架构来开发的,例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如Linux和MySQL)。随着当今开源的复兴,几乎所有行业都在积极发展开源软件,例如,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教育、网络安全等。
那么,开源复兴的背后是什么?为了理解这一点,我认真地梳理了开源软件发展的完整历程(具体可以参考附件A《开源大事记》,我组织俱乐部的伙伴们,通过网上查询梳理,并到硅谷实地采访企业,探寻开源发展的历史)。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硅谷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每一个实物,每一张历史图片,每一个视频,都在述说一个时代的变迁。
接下来让我来为你揭开开源软件的真正面目,以历史为依托再进一步探讨其成长的奥秘与商业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