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竞争需求明确组织重心
与此相关的第一个问题是:整个组织是靠什么力量被驱动起来的?
我估计不少管理者会回答:战略驱动。我们姑且不去评估有多少企业是真正有战略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战略部门不是具体的业务部门,组织在实际运行中是靠价值创造流程之间的往来而完成业务循环的,不是靠战略部来驱动的。
就像让一辆汽车运动起来,方向盘只掌控方向,如同战略,但那可不是让整辆车的各个部件运动起来的原因。这辆车到底是前轮驱动、后轮驱动,还是四轮驱动?哪个部门才是你企业中的发动机?
因此,我们需要从战略层面回到业务与组织层面找答案,你所在的企业是靠产品驱动、品牌驱动、销售驱动,还是技术驱动,等等。这是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得以正常运转或规模得以扩张的理由,更是顾客选择你的原因。
这么讲未免抽象,我们以每个人都会接触的餐饮行业举例好了。消费者选择一家餐厅有可能是因为:①菜品好吃;②环境优雅;③价格合适;④干净放心;⑤服务周到;⑥有名气,吃着有面子或尝个鲜;⑦就近用餐等因素。背后对应着产品、装修、供应链、食品安全、服务、品牌、选址等环节与事项。
这些事项往往是一个餐饮老板同时都要操心到的,就像上述因素很可能共同成为消费者选择一家店的理由一样。但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因素是最关键的,并成为其他因素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其对应的任务,就有可能成为整个组织的重心。
比如,尽管这家餐厅方方面面都不错,但只有一个优点最突出,就是菜品好吃、入口有惊艳感,而且它时不时地推陈出新,菜品每次都超出预期。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家餐厅是产品驱动型的,靠着菜品好吃,拉动客流与复购,进而让整个进销存管理、人员管理得以正常运转。
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资源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什么都想做好,那就很可能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好。用我的话说,企业成长是从“一招鲜”过渡到“均好性”的。企业早期的成功靠的是长板理论,所谓“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之后才是扬长补短,形成紧密的战略配称,把五根手指头攥成一个拳头,内部结构间逻辑自洽、严丝合缝、互补相乘,不给竞争对手留余地。但企业在早期更需要集中优势力量,攻下要塞地带,而不宜兵力分散。换句话说,如果创始人在众多的事务中只能选一件事来做,到底是哪一件?
而在组织运行层面,早期阶段通常都是“企业家驱动”,而不是“组织驱动”。创始人忙得跟陀螺一样,哪个地方都需要他,也因此而成为组织的轴心和纽带,即依靠创始人个人的力量把整个组织带动起来。
许多创始人一开始不理解,什么叫组织,什么叫形成组织起来的力量,以及什么叫组织驱动。那么不妨反过来想:①企业中有多少问题最终是汇总到你这边的?②如果离开你,这个企业还能不能转起来?③为什么每天有这么多决策都要你来做?就是因为流程上无法自然通过。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企业便逐渐从个人驱动转变为组织驱动了。
第二个问题是,驱动力不一定等于竞争力,更不一定等于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到底要靠什么能力赢得竞争?
其实这是个很朴素、很现实的问题,比如:企业到底是靠什么本事赚到钱的?组织内部是靠哪些流程与环节创造经济附加值的?如果从竞争对手的角度看,你企业中哪个部门的人或哪类人才最值钱?很有可能,那便是你要继续强化功能建设的地方。
企业在规模化扩张中,经常要面临许多成长的假象。比如,一家餐饮企业最早是因为产品力出众,确立起了品牌,继而走上异地扩张之路的。很可能还因为它跟对了消费趋势,加上选址能力出众,所以一路顺风顺水。其间企业还做了许多品牌跨界合作的动作,放大了品牌声量,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这不意味着该企业就是品牌驱动型的,很有可能,产品力才是消费者持续选择你、竞争对手忌惮你的根本原因,是需要进一步打磨与强化的地方。
因此,企业家和管理者有必要将组织重心与当前的管理重点,分成两件事来看。以上述为例,异地扩张和营销活动是最占精力的部分,对企业短期增长有利。但与产品力相关的体系性优化才应成为组织重心,是能否赢得未来的关键。
任何时候对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都会影响企业内部员工的精力和注意力,因此,组织重心必须要与企业希望强化的组织能力和战略重点紧密关联。
第三个问题是,基于长期导向,企业在做好眼前事的同时,必须重视哪些核心能力的积累,甚至是适时完成哪些业务转型?
这往往与企业成长阶段和行业周期有关。企业若是打算长期扎根于某一行业,就需要考虑:行业的终极属性是什么?最终会有哪几种业态共存?企业又该如何立足?然后,在短期、长期之间做取舍,基于长期做投入。
以智能手机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在早期阶段,许多企业以准确的产品定位切入,活了下来;到中期阶段,强化性价比,以供应链驱动;但长期来看,仍要靠技术能力取胜。反过来,许多传统行业在终极意义上要靠规模经济,比如零售行业,物美价廉永远是王道,但问题是如何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杀出重围,又往往取决于差异化的价值定位与模式创新。
大多数企业都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清未来的,这也导致了短期、长期的组织重心很可能是不同的。而转型的困难之处在于,一个企业既有的优势、模式、文化通常是可以自我强化的,而且惯性很大,但薄弱环节却始终孱弱。因此我常说,人的成长也好,企业的成长也好,要想取得实质性突破,都需要勇敢地走向自己的反面。
德鲁克基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做过一个近乎决绝的判断:组织内在的统一性,或统一于技术,或统一于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对的。
迈克尔·波特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从产业价值链一体化的角度提出:企业持续发展,要么走后向一体化之路,往产业链的上游走,掌握核心科技,控制整个价值链,谋求技术扎根;要么走前向一体化之路,往产业链的下游走,把生产能力延伸到需求端,谋求市场扎根,建立与消费者的联系并赢得喜爱,以外部市场的有组织化反哺企业内部的体系化建设。
服装业的两大巨头,优衣库和ZARA刚好选择了这两条不同的路。
优衣库主打基本款,重视功能性。它最早是依靠改良摇粒绒的生产技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成本,以市场一半的价格卖出摇粒绒服装,取得了巨大成功。自此它摸索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经营范式:依靠技术水平来改良或创造服装,打造爆款,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市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优衣库与日本东丽公司、岛精机制作所合作,成立专门研发新服装面料的团队,推出了一系列技术含量高、价格友好亲民的产品。
ZARA则以“快时尚”模式而闻名,开启了平价奢华风,被称为“买得起的快时尚”。为此,ZARA需要在设计、生产、配送、销售等四个环节做到足够快而敏捷,以更高的库存周转率、资金周转率控制成本,并持续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维持企业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从设计到成衣上架,ZARA仅需2~3周,门店里的款式在3周内就要汰旧换新。
ZARA是市场扎根的典范。它的服装设计并非完全从零开始做原创,而是善于捕捉当下最流行的时尚元素。通常,一些顶级品牌的最新设计刚摆上柜台,ZARA就会迅速发布和这些设计非常相似的时装。因此,关于ZARA与顶级品牌之间的侵权案也常见于报端。但对于整个公司来说,ZARA赢在商业模式设计,以及有能力保持住这种模式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服装企业有很多,但优衣库只有一个,ZARA也只有一个。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们分别构建起了近乎牢不可破的竞争优势与行业地位。
由此也可以看出,组织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不是有或没有,而是够不够强。一个企业只要还活着,业务还在运转,其内部机能就是存在的,但组织重心是否明确,能否指向未来,以及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是否足够紧密,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