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初心:陕西省第十四届少儿书信活动优秀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写给玄奘法师

西安市科创路小学四年级(1)班 马卓阳

尊敬的玄奘法师:

您好。请原谅我的冒昧打扰。我是您的一个小“粉丝”。

现在,我站在您高大庄严的塑像前。我鼓起莫大的勇气给您写信,是要向您请教一个问题: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您历经千辛万苦和千难万险,最终完成西天取经的壮举?这个问题困扰过我很长时间。

我曾沉迷于《西游记》,其中的唐僧就是以您为原型创作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视剧里,你们取经的成功离不开师徒团队中每个人的努力,包括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憨直幽默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和尚,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您这个“领导人”发挥了核心作用。然而,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人”, 《西游记》中关于您的那种塑造,怎么能实现西天取经这样的壮举呢?以我仅有的一点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来看现实生活中那些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大多都是聪明、严肃而又认真的,绝不会像《西游记》中描写的那样,一路嘻嘻哈哈就能完成取经这样的重任。

后来,读书稍多,我看了一些关于您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大唐西域记》,我终于了解了您这位高僧的曲折人生故事,明白了您伟大的精神追求。您十岁失去双亲,随哥哥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您在寺庙里熟读各种佛经,由于当时传入中国的佛教书籍有限,各个师父解说不同,各种经典也真假难辨,您深感众说纷纭,无法获得权威解释,于是为了求得佛教真知,您立志要亲赴天竺(印度)求取原始真经。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29岁的您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5万里,前往印度取经。历时17年,学成归国。贞观十九年(645),您返回长安,共带回657部佛经、150粒佛舍利、7尊佛像。您在取经途中遇到无数灾难,但您志向坚定,不惧艰苦,执着追求梦想和真知。您崇德向善、探究真理、不忘初心的精神,支持您一路前行,最终获得成功。

我最想跟您说的一点就是,文学毕竟是艺术加工,《西游记》取材于您的故事,但我们绝不能把艺术和历史混为一谈。我的父母曾告诉我,作为一个求学的人,既要看《西游记》,更要看《大唐西域记》,这才是一个学生真正要领会的读书方法。我想这就如同您当初不能接受众人对佛经的各种误读而要亲自去印度获取原始真谛的道理是一样的吧。

以上所言,都是我妄加揣测和议论,如有不对之处,请玄奘法师多多指正。

您的“粉丝”:马卓阳

2018年11月13日

指导老师:房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