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父母”“成人”和“儿童”
在至高无上的权威的重压下,追求真理的热情随之消逝。
——保罗·田立克(Paul Tillich)
在伯恩发展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早期研究中,他观察到当你看着对方并倾听他们说话时,你能看到他们在你的眼前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全方位的。你会看到对方在面部表情、语言、手势、姿势和身体功能上同时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脸色发红、心脏跳动加剧或呼吸加快。
我们可以在每个人身上发现这种骤然的变化:当一个小男孩无法让玩具动起来时,他会嚎啕大哭;一个青春期的少女终于听到电话铃响起时,伤心的脸上顿时洋溢起兴奋之情;一个男人听到破产的消息时,脸色变得煞白并开始发抖;被孩子反驳,父亲立刻板起脸来。以这种方式变化的个体在骨骼结构、皮肤和衣着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么,他的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由什么变成什么了呢?
在人际沟通分析理论发展的早期,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着伯恩。一位35岁的律师在治疗时对伯恩说:“我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律师,我只不过是一个小男孩”。事实上,离开精神病学家的办公室后,他就是一位成功的律师。但在治疗中,他的感觉和表现就像个小男孩。有时治疗中他会问伯恩:“你是在与一个律师还是在与一个小男孩交谈?”伯恩和他的患者均对这两个真实的人的出现和存在感到好奇,他们开始称呼这两个人为“成人”状态和“儿童”状态,治疗的核心任务在于将这两个状态区分开。之后,另一种有别于“成人”和“儿童”的状态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这就是“父母”状态,伯恩将这种状态定义为患者对其孩童时代父母所做、所说的一种复制,它可以通过行为来确认。
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改变表现在态度、外表、语言和姿势上的显著变化。一个34岁的妇女找我寻求失眠问题的帮助,她总在担忧:“看我对我的孩子做了什么”,然后她开始变得越来越神经质。在治疗的第一个小时中,她突然开始哭泣并对我说:“你让我感觉自己像个三岁的孩童”。她的声音和态度确实像一个孩子,我问她:“是什么使你觉得自己像个孩子?”她回答“我不知道”,然后补充说:“我突然感觉自己很失败”。我说:“好吧,我们来谈谈这个孩子和你的家庭,也许我们能在你的内心深处发现是什么使你产生了这些失败和绝望的感觉”。不久,她又变得刻薄且武断:“不管怎么说,父母都有一定的权利,孩子必须要听话”。在一个小时之内,这个母亲变换了三种截然不同且各具特点的人格:情绪化的儿童、自以为是的父母、理性并且有逻辑头脑的成熟女性或三个孩子的母亲。
持续的观察证实所有人都存在上述三种状态,似乎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与他三岁时相同的一个小孩,同时还存在一个他自己的父母。这些状态是大脑对内外事件真实体验的记录,个体生命最初五年里所发生的事件对他的影响尤为重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有别于前两种的第三种状态,前两种状态分别称为“父母”和“儿童”,第三种状态称为“成人”(见图1)。
图1 人格
这些状态并不是角色,而是一种真实的心态。伯恩说:“‘父母’‘成人’和‘儿童’并不是像本我、自我和超我属于概念……它们是真实的现象”。[1]这些状态产生于对所记录的往事的重现,涉及真实的人、真实的时间、真实的地方、真实的决定和真实的感觉。
[1] E.Berne,Transactional Analysis in Psychotherapy(New York:Grove Press,1961),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