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一、突出组织学基本内容

组织学的学习涉及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四个水平。学习组织学必须以人体基本组织为中心,依据各器官的结构特点,从内向外(空腔性器官)或由表及里(实质性器官)地进行学习。首先,找出该器官具有哪些特异性微细结构和细胞,这些微细结构、细胞等与本器官的功能有何相关性。其次,明确器官和组织中主要细胞的大小、形态结构、微细结构特点(部分功能重要的细胞,须掌握其亚微结构及分子结构)及主要功能。当代组织学涉及许多相关学科的内容,如有关机体分子水平部分的教学将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深入系统学习,在组织学中,只要求学生记住其名称及基本作用。

二、建立平面和立体的关系

显微镜为我们学习与了解人体微细结构之谜,打开了一个新的、微妙的视觉空间。但显微镜下看到的微细结构为平面结构,学习中要善于观察、思考,积极调动与培养空间思维能力,重视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和照片、每一次实习课、每一张切片标本,将看到的平面的、局部的二维图像逐渐还原为事物的三维图像,在脑海中构筑出其整体的立体结构。要做到:视野有限,想象无限。

三、注重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组织学是以研究形态结构为主的学科,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和相应的生理功能密切关联的,所以形态结构决定着生理功能。组织学在介绍细胞、组织、器官微细结构的同时,会涉及它们的重要功能,以便同学们理解该结构存在的意义,使枯燥的结构活灵活现。例如红细胞因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才具有结合和携带氧与二氧化碳的功能;蛋白质分泌细胞因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才可合成分泌大量的蛋白质;神经细胞具有形态各异的突起和尼氏体等结构特点,与其接受刺激、传导冲动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形态结构与功能密切联系是学习组织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方法。

四、融会贯通

学习中在掌握微观形态结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应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知识链接,要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分析、比较,寻找共性,区别个性,善于自学,不断扩大知识面,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