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密码之一木棉袈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塔上宝函

三人走到近处才发现这个宝函被数道锁链紧紧地固定在塔座上,锁链的交汇处挂着一把古式的锁。

七宝阿育王塔的塔刹共有五重相轮,顶部为一颗球形宝珠,四片山花蕉叶分别位于须弥座顶部的四角。

塔的塔刹与四片山花蕉叶之间以长链相连,链上悬着铜铃,它的主体是位于底部的方形须弥座。

塔刹、塔身和塔基上都刻有精美的文字、浮雕。

这尊宝塔通体有无数个小孔,仔细一看,孔内镶嵌着的竟是“佛门七宝”,即:金、银、琉璃、砗磲(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玛瑙、玻璃和水晶。

与2008年在NJ市秦淮区大报恩寺挖掘出的“鎏金阿育王塔”及其的相似!

这也称得上是一尊鎏金阿育王塔,或者叫“七宝阿育王塔”。

塔座四面有四幅大型浮雕,分别为“拈花微笑”、“达摩一苇渡江”、“风动旛动”、和一副场景人物众多、主题不太明确的画。

程教授心里想从塔座的四幅浮雕判断,第一幅描述的是《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公案中的一段公案: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后来释迦牟尼佛把木棉袈裟送给迦叶,作为这一法门的信物,这就是“禅宗“法门的无上至宝。

第二幅描绘的是达摩渡过长江时,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而后立在苇上过江。画面与少林寺发现的一面明代弘治四年绘制的达摩“一苇渡江”石刻画碑内容类似,画中达摩络腮圆眼,拱手站立在渡江芦苇上。回首顾盼,两目突出,脚下浪花泛起,面容安详神采毕现。衣纹线条虽简,却有一股豪迈之气。

第三幅描绘的是禅宗著名的公案-《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程教授心里想前三幅画与木棉袈裟都有所联系,所以仔细端详起第四幅画。

第四幅画中描绘的是唐朝宫殿中的情景,富丽堂皇的大殿之上坐着的一位雍容华贵的皇帝,胸前衣饰刻画的徐徐如生,仔细一看,这分明是一位女皇,纤细的右手伸出,指向大殿下方。

下面两边端坐着八位高僧,每位高僧都神情各异,有的呈懊恼状、有的咧开嘴呈喜悦状、有的皱着眉头呈苦恼状,一名侍从捧着上面放着一个方形的盒子,躬首站在一位高僧的身后,高僧神色淡然,双手在胸前合十。

程教授心里暗暗道:“莫非这幅画描绘的就是-武则天将木棉袈裟赏赐给智诜法师?”

原来据敦煌发现的《历代法宝记》记载:木棉袈裟经代代相传至五祖弘忍时,禅宗内部对经义的理解不同渐渐产生了分裂,为表正统继而对木棉袈裟产生了争夺,弘忍传给了六祖慧能,武则天又从惠能手里迎得木棉袈裟入宫供奉,并请五祖座下的十大弟子入宫并供养他们,当时资中的智诜就是其中的一位。

武则天把十大高僧请到内廷受供,武则天请问佛法道:“各位高僧大德,还有七情六欲没有?”其他高僧大回答得非常玄妙,智诜回答道:“人生则有欲,死则无欲。”

武则天觉得这位大和尚敢讲实话,直心是道,是一个真正的得道高僧。武则天龙颜大悦,就把木棉袈裟赐予智诜。

最后一幅画也与木棉袈裟有关系,这塔座上宝函里面放着的难道真就是木棉袈裟?

罗警官绕着塔座转了一圈,身手拽了拽固定宝函的锁链,发现纹丝不动,向程教授摇了摇头,示意只有打开锁才能取出宝函。

三人借着山顶照进来的光线,再仔细看那把锁,发现这竟是一把甚为罕见的八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