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社会思潮传播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火药味十足的贸易保护主义:燃起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传播总体态势

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是基于国际贸易保护行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和理论思想存在由来已久,最早体现于14—15世纪的重商主义学说之中,后期经历了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主义等理论的发展,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思潮。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随意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以实现“美国利益优先”,引发其他国家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使得全球关税水平普遍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打打谈谈,2019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加征关税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产品范围也越来越广,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呈愈演愈烈之势,并与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极端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甚至恐怖主义等思潮相互联动、交织影响。这不仅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冲突,而且对国际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了大国关系建设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加速了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和各国民族主义抵制情绪的膨胀,而且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治理也带来巨大挑战。

2.典型案例分析

(1)案例基本情况

本年度,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主要借助关税壁垒事件和非关税壁垒事件等载体在新媒体领域内肆意传播。具体如下:

①关税壁垒事件(贸易摩擦)

第一,美方对中方加征25%关税,中美贸易摩擦进入白热化状态。

2018年7月6日,美国政府对34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进口关税,并在北京时间7月6日12:01开始实施。这意味着,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摩擦正式打响。

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上述措施导致中美经贸摩擦升级,违背中美双方通过磋商解决贸易分歧的共识,损害双方利益,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为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方不得不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调整加征关税措施。5月13日,中国宣布从6月1日起对600亿美元美国商品分别加征25%、20%、10%和5%的关税。

第二,美国对华进口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2019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对自华进口的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不包括此前对中国价值2500亿美元货物已征收的25%关税),导致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极大损害中国、美国以及其他各国的利益,也严重威胁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原则。美方此举严重违背中美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共识和大阪会晤共识,背离了磋商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中方被迫采取反制措施,对美750亿美元商品加征10%、5%不等关税。

②非关税壁垒事件(科技摩擦)

非关税壁垒事件主要指采用非关税壁垒手段限制他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相关事件。

第一,美国封杀华为事件。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被捕,美国向加拿大要求引渡她。2019年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紧急状态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企业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5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5月20日,谷歌表示将遵从美国政府的命令,尽快切断对华为在多种安卓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并不再向华为授权提供谷歌的各种移动应用,其他一些美国公司也开始停止对华为的零部件供应。多家美企宣布中止为华为供应关键软件和零部件。

第二,美国制裁大疆、海康威视等企业事件

据CNN报道,当地时间2020年5月20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和设施安全局联合发布了一份“警告”,直言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可能正在向中国制造商发送敏感飞行数据,且政府可以访问这些数据。美方强调,无人机“对组织的信息构成潜在风险”。虽然“警告”中没有言明针对的是哪家无人机公司,但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的无人机有近80%来自大疆,“制裁”对象不言而喻。大疆的创新技术经过全球客户的反复验证,包括美国政府和美国领先企业的独立验证,美国对大疆数据安全性的指责站不住脚。

继华为、大疆之后,美国再度出手制裁中国企业,实体清单阴翳再度蔓延。5月22日,《纽约时报》报道称,美政府将考虑将海康威视列入黑名单,限制其购买美国技术,将其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原因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量。受此影响,5月22日海康威视开盘后一度逼近跌停。之后股价开始反弹,但仍然维持着超过5%的跌幅。海康威视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产品制造商之一,在国际精尖高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也遭美国遏制发展。

(2)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传播情况概述

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在以上事件中表现较为凸显。通过案例分析可知,该种思潮的传播主体主要是美国政客,他们无视WTO多边贸易原则,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肆意挑起中美经贸摩擦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贸易保护主义的情绪,加速了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传播速度。

该思潮的传播对象主要是中国政界、企业以及普通民众。中国遵循国际贸易多边原则,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始终坚定“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立场,愿意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争端,但是面临美国的关税大棒和极限施压,不得不采取同等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回应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反制措施表面上看也是贸易保护行为,但实质是为了维护全球多边贸易和维护自身正当利益而进行的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贸易霸凌主义的快速扩张,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蔓延。

该思潮的传播内容主要是通过对中方产品加征关税以及采用非关税壁垒等手段打压中国出口贸易及高科技企业。自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以来,多次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且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产品范围也越来越广,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在未达到扼杀中国贸易的目的之后,美国又开始通过封杀、警告等手段打击华为、大疆、海康威视等中国高科技企业,企图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该思潮的传播渠道多元且交叉,主要依靠推特、微博、微信、论坛、客户端等多样化媒介进行多向度交互式传播,并且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传播下泛滥成灾,对国人的思想产生强烈冲击,甚至许多人产生了抱怨“中国妥协论”的负面情绪。

(3)影响及进一步发展

①社会经济方面

美方单方面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科技摩擦,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引发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自由贸易将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而贸易壁垒的增加将减少经济总量和国民收入。中美贸易摩擦没有赢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中美经济甚至全球经济都深受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有限,中国能够抵得住美方的压制,但是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美国居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对华出口多为资本品和中间品;中国居于中低端,对美出口多为消费品和最终产品,可替代性强,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制造业冲击较为严重。在贸易高压关税下,已完成产品转型升级和品牌坚硬的企业具有充分抗压能力,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大幅下降,利润摊薄甚至为零,筹融资更加困难,开始裁员减产转移;很多中外进出口企业普遍持观望心理,致使外贸中短单总量增长,外贸长单增长明显下降;部分美国公司正考虑或已将工厂迁出中国;等等。

②政治文化层面

上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案例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冲击。首先,扰乱人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的认知,西方政治文化的迷惑宣扬导致部分民众对本国政治价值扭曲、政治立场不坚定。美国对中国作出“盗窃知识产权”“汇率操纵国”“不公平贸易”等一系列污名化指责,单方面挑起贸易摩擦、科技摩擦,使部分人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质疑,影响政治情感和政治判断,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开始动摇,甚至宣称“中国失败论”“中国投降论”等反政治言论,脱离主流政治文化轨道。

③情感行为层面

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传播引起国内民众情绪的躁动以及行为的转换。由于新媒体门槛较低,用户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于经济知识掌握不足,所以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风吹草动都能够第一时间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民情绪上的波动和广泛讨论。例如,美国只要放出加征关税的信号,中国股市就会大跌,股市易受股民情绪影响大涨大跌,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刺激股民情绪的大起大落。受“美国封杀华为”事件影响,民众激起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并且将其转换为强大的购买力,掀起了购买华为产品的全国热潮,弥补了海外市场受到的挫折,让华为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任正非曾说,该事件使华为的员工激发了工作动力和高昂的斗志,从未如此团结过,特朗普对华为的打压,在某些方面对华为是一件好事,让华为人从一些幻想中醒过来,有了强大的危机感,而危机感才是一个公司前进的动力,让华为在当前困难下,创造了更加辉煌的业绩。

④对策及建议

第一,经济方面:

中美贸易摩擦及科技摩擦等相关事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的崛起势必引起美国的焦虑和打击。中国应该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并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从贸易摩擦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坚持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存,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多元化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降低对国外资本的依赖;从中美科技战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内企业创新能力,降低对于国外关键技术的依赖,扩大开放,提升高科技产业发展速度,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这些事件,诸多企业认清了自己在全球化市场的竞争力及不足,激发了企业改革和创新的决心和动力。

第二,政治文化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度转型期,各种利益群体以及各种政治观念一直在博弈,在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冲击下,面临西方国家对中国政党的污名化指责,部分缺乏政治立场的人深受西方思想蛊惑,开始质疑、批判中国政党。面临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回应,揭穿美国的污蔑行为,让被蒙蔽双眼的民众看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真实面目;另一方面持续加强政治爱国教育,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让人们拥有更广范围的知情权和参与讨论权,增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民族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情感行为层面:

针对以上事件引发的国内部分民众负面情绪爆发,官方应该积极回应,主流媒体主动承担起引导舆论回归正轨的职责。传统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牢牢把握着议题设置的主动权,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去中心化消解甚至抢夺了主流媒体的议题设置主动权。主流媒体如何设置议题以及设置什么议题才能引发舆论关注并且引导舆论,重夺舆论话语领导权,变得尤为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主流媒体应重视民间声音,并且积极回应,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向民众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疏导民众恐慌情绪,引导舆论正确走向,稳定社会秩序。

3.典型社会思潮评论分析

(1)基本观点及倾向

2018年美国单方面发动中美贸易摩擦、科技战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广泛传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关于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言论主要集中于微信公众号、微博评论及追评以及网络论坛等新媒体平台,除此之外,诸多关于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成熟性言论还发表于学术期刊及报纸理论版部分。

在新媒体平台方面,关于该思潮的言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理性分析贸易保护主义利弊,针砭时弊,提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建议,这类评论性文章多见于主流媒体以及学者的微信公众号等,如《人民日报》的《十评中美贸易》和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在“孙立平社会观察”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趋势与变化:客观理性的研判中美经济实力的比较及其演变的可能性》等;第二类是普通网友对痛恨美国贸易保护行为的情绪宣泄,多见于微博评论及追评;第三类是“唱衰中国投降论”,多见于微博、论坛等平台,其中不乏所谓的“精英”和“知识分子”甚至“网络意见领袖”,例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曹教授发微博称,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相对的,中国对美国让步妥协,虽然国家利益有损,但有利于广大人民利益。再比如拥有131万粉丝的知名时评人梁宏达在微博上写道:“鸡鸣狗盗,挨了打,不反思自己违背契约,却痛心自身不够强壮”,严重误导了民众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认知和研判。

在学术期刊及报纸期刊方面,通过在知网检索“贸易保护主义”“中美经贸摩擦”等关键词,发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相关文章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理论来源及其历史发展,主要以《重商主义就等同于贸易保护吗?——对于重商主义理论的重新解读》等文章为代表;第二类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以及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主要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全球经济敲响警钟》《我们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各国应携手捍卫自由贸易与多边主义》等文章为代表,这类文章多见于报纸理论版;第三类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措施,主要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价值链的挑战与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文章为代表,这类文章对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对策建议的可落地性和实践意义有待商榷。

(2)基于评论的传播态势

基于贸易保护主义思潮评论的基本传播态势是: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即强烈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言论占据主导地位,支持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相关言论占据次要位置,在新媒体舆论场中与主流声音不断博弈。在主流媒体的强大舆论场引导下,部分声音日渐微弱甚至被淹没,比如针对中美贸易摩擦打不起打不赢的悲观论调,新华社发表了评论《让“投降论”成为过街老鼠》,积极回应负面言论,引导舆论回归正轨。但仍有部分声音依旧活跃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其中不乏网络意见领袖大V的言论,通过自身原有的影响力蛊惑受众,严重干扰公众社会情绪,在网络平台上产生不良影响。

(3)影响

发表于新媒体平台的言论传播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和影响力。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传播迅速等属性,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传播泛化、去阶层化,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参与政治、经济话题的讨论。这种讨论有积极的一面,每个个体都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精英阶层也可以听到来自底层的声音并予以借鉴;但也有消极的一面,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的差异,网民对待中美贸易事件认识有限,网络上情绪化意见居多,给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及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

(4)对策及建议

第一,加强主流媒体议题设置能力,提升引领针对性。

与中国相比,美国更加擅长“舆论控制”,煽动舆论情绪一直是美国媒体的强项,“舆论控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综合国力的水平。美国“舆论控制”的关键点在于其能够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模式,主动设置议题,抢占舆论制高点,引领受众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在贸易摩擦事件演进过程中,很多信息最早是来自特朗普的推特以及美国的主流媒体,比如特朗普在其推特发布“加征高额关税”“制裁华为”等话题后,迅速登上国内新媒体热搜榜,成为中国国民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除特朗普善用推特表达个人情绪和观点之外,白宫的财政部长姆努钦、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人也经常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向社交媒体及主流媒体透漏相关信息,使受众获得更多相关信息,从而抢占舆论先机。相比之下,国内通常是官方发言人发布信息,此种做法虽然严谨但略显滞后和被动,未能及时在国际舆论中发声,从而在舆论场中处于被动地位。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中国主流媒体应该借鉴西方媒体舆论引导经验,加强议题设置能力,全方位掌握话语权,积极抢占舆论先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净化网络环境,持续挤压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生存温床,以消解其社会影响力。针对民间舆论的质疑,官方应该及时回应,阻断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持续发酵与大范围传播。

第二,借助多元化话语体系,提升引领亲和力。

新媒体时代,个人情感、立场等对舆论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交媒体低门槛、快传播的属性以及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得富有情感的内容更容易得到响应,因此注重国民情感的表达更能引起举国上下舆论的哗然。以中美经贸摩擦中方报道为例,当报道涉及具体的贸易政策和税费调整时,受众的关注度和事件的影响力较低,但如果报道中包含爱国情怀的评论、标题、观点时,往往更能激起受众的某种情感共鸣,从而获得广泛关注,提升舆论引导效果。

因此,为达到与受众情感上的共鸣,主流媒体应该多使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积极融入生活元素,摆脱官方、刻板的腔调。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的转型颇为成功,一向官方严肃的《新闻联播》凭借着国际锐评“奉陪到底”“令人喷饭”“怨妇心态”“满嘴跑火车”“搅屎棍”等接地气的金句和主播铿锵有力的播报持续多天登上新浪微博热搜,一时间“今天追《新闻联播》了吗”成为热门话题。《新闻联播》对于中美经贸摩擦相关事件的报道激起了全民同仇敌忾、共克时艰的爱国情怀,对内达到了良好的反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