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社会思潮传播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女性主义

1.女性主义思潮网络传播总体态势

女性主义关注女性在家庭、职场等方面的权益,反对性别歧视,并主张通过公开言论的表达和实践改变性别不平等的现实,互联网的发展为女性主义者搭建了充分表达诉求的空间。2019年初,受到2018年Me Too事件余温的影响,刘强东案网络舆论的翻转延续了反性侵运动,人大代表徐锦庚防治职场、高校、公共交通三领域性骚扰的提案让“反性骚扰”成为年初女性主流话语的趋势;同时,曹云金与唐菀、文章与马伊琍、李晨与范冰冰等明星离婚、分手,引发了女性主义者关于女性是否应该做全职太太、经济独立的争论;7—8月网络短视频中“女性深夜被打”、“萝莉变大妈”和“海清电影节发言”等舆论事件把女性主义的传播推向了高潮;9—10月当当网董事长俞渝和李国庆夫妻两人因经济纠纷在网上开撕,引起了大家对女强人的讨论;11月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规定20:00后不接女性订单的规定,引发了女性主义者对男女平等的热议;11月25日美妆博主宇芽在网上曝光自己被家暴的视频,家暴的话题在网络上频频涌现。在部分网络热点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出现了一定极端化倾向,与消费主义、娱乐主义、新自由主义合流,表现为一味追求发动舆论力量,不顾伦理道德,成为部分极端女性主义者狂欢的场域,同时,网络上涌现出“女狗”“女拳主义”等新名词,宣扬女性至上等观点,尤其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表现较为突出,不利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2.女性主义社会思潮典型案例分析

(1)女性主义社会思潮案例基本情况

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网络上传播较为广泛且蕴含女性主义思潮的热点事件较为繁多,如果按照主题来进行归纳,主要分为性骚扰事件、女性人身安全、女性婚恋、女性职场事件四大类。

第一类:性骚扰事件

①刘强东事件

2018年9月5日,刘强东在美国被曝因性侵被捕,2019年4月被调查清楚属于栽赃陷害,7月事件发生反转。女性主义者在社交网站上表达出对刘强东人品的不满,认为其即便无罪,但也在婚内出轨,违背了婚姻和爱情。

②防止性骚扰两会提案

2019年3月18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徐锦庚提出《关于防治职场、高校、公共交通三领域性骚扰的建议》。微博“马库斯说”在微博首页置顶支持人大代表徐锦庚提出防治职场、高校、公共交通三领域性骚扰的提案,并发起话题“人人多说一句话世界变得更美好”,号召大家留言说出自己被性骚扰的经历。话题转发量达386次,有1140条留言,绝大部分都是关于性骚扰的经历,话题被点赞551次。

③美国名校华裔教授性侵女留学生20年!专挑中国女生殴打威胁

9月16日,CBS晨间节目用将近4分钟的时间报道了一起性侵案件,并更新了案件的最新进展。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对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华人教授Gary Xu提出指控的三名原告之一——中国女留学生Vina Sun最近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曾遭到Gary Xu的侵犯长达两年之久,甚至一度有生命危险。

第二类:女性人身安全

①蒲城女子遭男子殴打抢劫,嫌疑人被抓女子受伤照曝光

8月3日,在陕西渭南一个女子深夜遭陌生男子抢劫殴打,随后,女子被这名男子拖出了监控区,视频传到网络上之后,很多人直接想起了大连女子被打的事件。结合之前的女性受伤事件,女性主义者再次提出社会治安问题,要求保护女性人身安全。

②章莹颖案结果公布

8月7日,根据持续报道此案的美联社记者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皮奥里亚县一所美国联邦法庭传来的最新消息,杀害中国籍留学生章莹颖的美国凶手克里斯滕森(Brent Christensen),已被免除死刑,因为陪审团无法在判处他死刑上达成一致。女性主义者认为对凶手没有处以死刑太轻了,认为凶手是对女性彻底的污蔑和伤害。

第三类:女性婚恋

①曹云金与唐菀离婚事件

8月,曹云金与唐菀在社交平台发表离婚声明。后有报道提到,在离婚现场,曹云金称唐菀结婚后一直没有收入,引起广大女性主义者对女性婚后经济独立,是否做全职太太的讨论。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一定要经济独立,要有自己的工作,不能放弃事业做全职太太。

②代孕话题讨论

微博@果子狸7777在微博首页置顶的话题就是“代孕 大合集”,微博中梳理了关于生育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代孕违法和最具争议的地方是使用他人的子宫。博文中还梳理了30条有关“代孕”的微博链接,以科普代孕的违法性,表明了坚决反对代孕的立场。微博引发了女权主义者的共鸣,获转发1744次,评论810条,点赞2604个。

第四类:女性职场事件

①中年女演员感言事件

FIRST青年电影节闭幕式上,海清在台上发表了一段“中年女演员感言”,主题是中年女演员没有好机会,希望台下导演制片人看到自己和女性同行们。这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引发很多女性主义者的响应,要求不仅在演艺圈,在任何职场都要给女性均等的机会。

②2019全球女性创业大会召开

8月28日,2019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在杭州举办,主题是“女性创造的世界”。马云参与了大会,并且在会上鼓励女性创业。他认为,一个公司女性比例的大小和这个公司是否可持续成长的能力是成正比的,一家企业应该有一个底线,比如,30%女性高管,要求公司的参与度绝不能低于33%。

(2)女性主义社会思潮在其中的传播情况概述

女性主义社会思潮在以上四类网络舆情事件中表现较为凸显。按照拉斯韦尔的5W传播过程模式来进行简要分析,这四类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者不仅仅局限于女性主义者的网络账号,主要是网络媒体和自媒体账号对热点事件本身进行传播;传播对象主要是广大网民;在内容方面,主要聚焦于反性骚扰、人身安全、家庭地位、职场待遇等;在传播渠道上,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具体借助意见领袖微博大V的社交网络进行扩散以及抖音视频病毒式传播;在传播效果方面,短视频诉诸听觉和视觉的表达方式比单纯的文字图片更直观、更具现场感,更容易打动和感染人,其传播效果较为突出,比如“女子深夜被打”“萝莉变大妈”“女网红被家暴”等事件都是起源于微博或者抖音短视频平台。据清博大数据统计,在微博平台“海清青年电影节发言:中年女演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剧本有多难?”这条短视频播放量高达15849000次;“女性创业大会,马云称女性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为世界带来更多美好”短视频播放量也达到12246000次,短视频正面评论量和点赞量达568776条;在微信订阅号上,这四类舆情事件阅读量都已过万;评论量最大的是关于女性性骚扰的事件,“美国名校华裔教授性侵女留学生20年!专挑中国女生殴打威胁”这条微博评论量达到12355条,微信评论量11510条。

(3)影响及进一步发展

①日益扩大的网络影响

这四类舆情事件都引发了不同范围的网络围观。首先,性骚扰事件在年初引发的讨论较为激烈,一方面是受到2018年Me Too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两会期间提出了防治性骚扰的提案,从网络舆论提上了法律层面;其次,女性人身安全事件引发了全体网民的关注和谴责,除了对事件本身的关注,网络媒体和意见领袖都从人性角度,表达出对暴力的声讨和对弱者的同情,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女子如何防身,避免发生伤害的技巧;女性婚恋,主要聚焦于明星的离婚、分手事件,明星是天然的意见领袖,受到广大粉丝的关注,其婚恋八卦关乎吃瓜群众线上线下的谈资,而且情感事件很容易让网民产生共鸣、代入其中;女性职场方面的舆情事件也是由女明星和名人发起,自身就带有一定流量,容易引发争议话题以及网络媒体和大V追捧。

②网络影响力是一把双刃剑

这些事件的网络传播产生了一定的正负影响,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引发了网民对女性的关注,重新讨论了女性在家庭、婚恋、职场中的地位问题,并且能够激发当代女性正视自身的处境,从而更加努力地去迎接社会的挑战;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田园女权”(伪女权主义者)通过对这些事件过度解读,产生偏激的观点,煽动网民情绪,误导了广大女性。

③全景辐射社会方方面面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方方面面都正在发生新变化,在这种社会环境大背景下,每个个体和家庭、团体都免不了受到波及和影响,而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思潮与现实社会相互影响。

蕴含女性主义思潮的舆情事件对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在政治层面,众多女性主义者要求把防治性骚扰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要求在婚姻中保护女性的权益;在经济层面,这些舆情事件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下,让女性经济快速崛起,电商平台“6·18”“双十一”购物节大部分都是针对女性消费者进行大肆广告宣传和促销,扩大了女性商品市场,促进了女性消费的大幅增长;在文化领域,女性视角的小说、电影、电视剧轮番登场,大女主电视剧《延禧攻略》、《我的前半生》以及今年上映的女性电影《送我上青云》都从各个方面鼓励女性独立、不依附男性、勇敢、追求自我,对广大女性受众起到了激励,同时,也激发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④走向成熟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思潮在网络平台上的分化一方面积极推动了广泛的公共议题的辩论,另一方面也考验了个体网民在公众议题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公民意识和反思能力。

蕴含女性主义思潮的舆情事件备受网友关注,以后此类事件会传播更加广泛,不仅女性关注,全社会都会加以重视;引发的女性相关话题讨论,也会在网络空间越辩越明;同时,女性主义也会从线上虚拟空间影响到线下现实社会空间,从网络讨论转变为实际行动。

(4)对策及建议

蕴含女性主义思潮的舆情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田园女权主义者”(伪女权主义者)对舆情事件的过度解读误导了广大网民。所以对其所形成的负面影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①厘清我国女性主义的真正含义和诉求

我国第一位研究性学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认为,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是在追求男女平等。而女权主义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冲突是双重的:一重是虚构的冲突;另一重是真实的冲突。虚构的冲突指的是人们假想了女权主义的形象:她是仇恨男人的,与男人为敌;女权主义者都是丑女,都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个个都被孤独的生活逼得变了态。女权主义中有不同的流派,有激进派,也有温和派;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也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前者更强调起点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后者更强调实质的平等,配额的保障。但是,在观点不同、主张不同的各种女权主义流派当中,却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主张男女平等。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女权主义的,因为男女平等是我们的国策;不但绝大多数的中国女人是女权主义者,而且绝大多数中国男人也是女权主义者。从“五四”以来,恰恰是一批男性知识精英首先引介西方女权主义思想进中国,为女性权利代言。所以,女权主义在我国一直是主流意识形态,人们对女权主义的暧昧态度其实是一个虚构的冲突。

另外,由于中国有几千年男权统治的历史,女权主义与中国传统价值的冲突又是真实存在的。比如,仍然若隐若现的男女双重标准;再如人们对成功男人“包二奶”这类丑恶现象私下里的羡慕与嫉妒态度。这样初级的错误也能犯,证明男权制思想还真实地存在着,女权主义还在同我们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男性沙文主义发生着真实的冲突。

②鼓励真正的女性主义意见领袖发声,传播理智的性别观念

意见领袖是两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他们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草根女性主义博主几乎绝大多数内容都与弱势女性群体有关,主要以男性或社会加诸女性的伤害为主,主要站在弱势女性群体的立场,以抨击态度和愤怒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在部分表达“嘲讽”和“嫌恶”情绪的微博中包含了对被批评者的人身攻击。草根女权博主叙述话语中更倾向于将两性放置于对立地位。所以女性主义草根博主的粉丝众多,能够一呼百应,成为话题传播的关键节点。在网络空间里,有不少优秀的草根女性榜样,她们自信、独立、家庭事业美满,可以多多传播她们的工作、生活理念,让她们在女性群体中树立起意见领袖的形象,从而更容易获得女性网友的认同感,有效传递正能量,引导女性正确认识自己,找准社会定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③主流网络媒体采用更多样的形式进行舆论引导

其一,在日常传播中,主要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多多传播健康向上的女性事迹和观点;其二,以女性故事和言行的形式来感染女性群体,多从女性的立场出发,讨论女性家庭、职场平等、女性健康、女性自我防卫等话题,更容易获得女性群体的认可和信任。

3.典型社会思潮评论分析

(1)基本观点及倾向

①曹云金与唐菀离婚

李艾观点:都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所以,怀着爱情的结晶,这件事本来就是美满幸福的,比什么收入要美好美满多了,但是,怕就怕怀的时候谈感情,生的时候谈金钱,这不管对男人女人都很可怕。从女人的角度,作为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女性,深深地感受过这中间的不安全感,以及女人在生育这件事的付出要远超男性的事实,钱真的没那么重要,更需要的是孩子他爸的爱与理解。孩子真的不是双方合作的有限公司,各自投入资金分得股份,干不下去就拆伙分钱。

②“萝莉变大妈”事件

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燕志华博士观点:整个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直播的大平台,而绝大多数的主播是“小姐姐”,直播的内容也是对于美色、美声和身体的消费。女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物化,而且是女性自身主动的迎合式的物化。

眼下娱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合流,正崛起为一股话语新势力。消费主义风靡,催生了娱乐精神;普通人精神空虚,或者逃避现实,只能向自娱和娱人买醉,娱乐成为新信仰。

女性主义正遭遇娱乐主义的乱刀。女性被肢解,抽象为大腿、胸部、臀部各种标签和各种曲线,沦为消费砧板上的精品菜色。

③知乎对《为什么压迫女人的制度是合理的》一文的辩证讨论

《为什么压迫女人的制度是合理的》作者认为“男女平等,是历史的重大倒退”,如果制度上遵守男女平等而放任人类利女本能发展,男性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中实际上是面临剥削的,面临压迫的。也因此,制度上男尊女卑可以平衡人本能上的利女,最后使得男性不再面对如今被动的局面。这一观点遭到了女性主义者的围攻。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在家庭、职场等方面都是受到压迫的一方。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者论证的为什么要“压迫女性”的观点,或许可以给很多反女权、提倡性别平等的人们一个启发。《为什么压迫女人的制度是合理的》中用了很长的篇幅论证了人类的利女本能,有网友认为比起他提出的要恢复压迫女性的制度来说,这部分讨论显然更有价值。

(2)传播态势

2019年,女性主义思潮在积极宣扬男女平等、争取女性权利的同时,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中的女性话题越来越多,女权群体越来越庞大,女性主义开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①女性主义言论更多聚焦在“婚恋、生育、性骚扰”

从2019年女性主义舆情事件所涉主题来看,其争取的女权有社会公共领域的,也有家庭私人领域的。一方面,随着我国妇女事业的快速发展,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已经获得普遍认可,加之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工作岗位,女性的家庭地位普遍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在女性主义者当中,城市中受过较高教育的女性是为女性主义发声的主力,家庭以外的性骚扰、性别歧视等女性权益是她们关注的焦点。

②女性主义同其他思潮形成合流,容易走向极端化

在追求女权过程中,部分女性主义者过于强调女性权利,主张追求完全的独立自由,极易受到其他思潮影响,偏离原本的女性主义逻辑。一是同新自由主义交织,试图获得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独立身份。但女性主义忽视了其应履行的个体义务,一味强调自由解放,最终变成对男权的逆向歧视。二是与消费主义聚合,一些商家借女权之名,大搞女神节促销,在产品内融入独立女性,并贴上女权标签,以此向广大女性大肆兜售其产品。然而,这种被包装的女性主义只会带来消费的狂欢,而终究成为被资本操纵的消费主义工具。

③女性主义开始表现出政治化的苗头

新媒体为女性主义者诉求表达提供了机会,女性主义思潮在传播形式、传播手段、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女性主义的号召力也得到有效提升,女性主义的“运动化”趋势越发显著,有时甚至不惜冲破法律底线,试图通过网络群集等形式对抗国家管理体制,以达到个体或某个组织的个性目标。

(3)影响

第一,评论对“女性主义”思潮传播带来的正面影响

①草根“女性主义者”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马克思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说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兴起,微博对女性主义第四次浪潮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网络社会化媒体具有碎片化、去中心化、多媒体化等特点,所以女性有了更多表达自己观点、态度的机会,同时,在现实社会遇到性别歧视或者权益被侵犯时,会借助网络平台发声,以此来寻求帮助。一些草根女性主义博主会针对性别歧视现象或者对女性的侵害事件进行曝光、转发、评论,还能组织话题引发网络舆论,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语方式获取网友的认同,从而为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赢得更多权益。

②激励了广大女性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女性主义思潮评论除了抨击性别歧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同时还鼓励女性追求独立,很多女性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了同类,在情感中产生深层共鸣,在精神上给予彼此支撑,形成了统一的信念,并能通过行动不断激励彼此通过努力实现经济独立,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类女性主义评论虽然发布的内容是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面,但是把女性内心的潜能激发了出来,让女性认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反而能更加努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获取更大的成就感。而当这些脱颖而出的女性获取了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时,她们会更加关注成长中女性所面临的问题,给予弱势女性群体更多精神能量,客观上带动更多的女性在现实社会中获得成长。

第二,评论对“女性主义”思潮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

①言辞刻薄、观点偏激误导网民

在网络空间,女性主义内部存在另一种极端的、异化的女性主义,被戏称为“田园女权主义”,她们打着女性主义的名号,想要享受更多女性权益,实质上却不愿履行相应义务,对男性和女性实行双重标准,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她们在网络上充当了“女狗”的角色,常常表达出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态度,对于女性相关的任何事件都要进行犀利的争论,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愿付诸实践改变现状。面对困境,她们甚至表现出厌恶男性、驾驭男性、仇视男性的暴躁情绪,在微博上通过犀利的言论和辱骂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②污名化女权、扰乱思想

在网络空间里,女性主义除了面对外部社会和男性带来的压力,同时还要面对内部“田园女权主义”的曲解。在某些微博热门话题中,“田园女权主义”会表现出对男女两性双重标准的观点。即有中西两套价值观中的权利义务体系,只索要其中的权利,不愿意承担其中的义务。反之,她们以表面的“强悍”掩饰自我“弱化”的内心,认为男性应该履行所有的义务,应把权利让渡给女性。另外,部分男性会针对“田园女权主义”的极端言论进行批驳,同时把这些言论附加在女性主义身上。这不仅误导了其他女性,也混淆了网友的视听,让大家误以为一些极端的、自私的观点就是女性主义本身。这对女性主义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在思想上,对年轻女性和认知水平不高的网友也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女性主义舆情事件的评论在网络上影响力较大,广大女性网友对站在女性立场说话的这些言论纷纷点赞,而大部分男性网友则处于沉默或者嗤之以鼻的状态。男性与女性往往站在各自立场发表言论,天然形成两大阵营,这样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男性与女性天生各有不同,都具有独特优势和劣势,应该互相换位思考、优势互补,这样才能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共同推动社会良性、健康发展。

(4)对策及建议

①主流网络媒体在社会思潮引导中应调整官方思维模式

在网络空间里,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力,一旦极端的女性主义思潮涌现时,经过舆论交锋,会让正确的观点沉淀下来,但是主流媒体也要及时借助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话题的引导,让消极的社会思潮早点显现其本质,以避免误导更多的网友。更为重要的是在微博热点话题的引导中也要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尽量避免官方思维模式。

第一,理性内容感性表达。

网络空间的话语表达方式应该是符合互联网语境的,针对极端女性主义的言论,主流网络媒体更应调整话语表达技巧。首先,不能只站在对立面对其进行否定和抨击,而要设身处地考虑这部分人群的利益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网友认识什么是女性主义的真正含义。其次,在日常内容的传播中,应该选择网友关心的话题,适度采用网络流行语,用网友熟悉的话语表达方式,多选取图片、短视频这种费力程度较低的阅读形式,把正确的性别观融入日常内容之中,这样才能与微博网友产生情感共鸣,得到心理的认同。

第二,原创内容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相结合。

女性主义相关的主流媒体要多站在用户的角度,多提供她们需要的权威信息和观点,日常运营中多与粉丝进行留言互动、答疑解惑,充分调动粉丝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设置话题征集粉丝观点,给予她们发声的权力,以达到有效沟通;也可以征集粉丝投稿,讲述她们自身的问题和困境,为她们搭建解决问题的桥梁,为她们排忧解难。在极端女性主义思潮泛滥之时,就能借助粉丝的力量进行有效缓解。

②呼唤理性的态度和观点

目前关于女性的言论主要是女性主义者站在自身的立场思考问题,田园女性主义者和一些商家由于利益和资本的助推,会怂恿女性往极端利己、自私的方向发展,由此无限放大男女两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让女性变得冲动、盲目、自私自利。我们应该鼓励专家学者、网络大V理性发声,从而引导广大网友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价值,不要在网络的信息茧房里被蛊惑。

③提升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大数据智能推送、信息茧房等现象的涌现,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果长期关注女性主义者的言论,网络上推送的信息就都是站在女性立场发声的观点,久而久之就会被其中极端言辞所左右,形成信息茧房,困在偏激的两性对立思想之中而不能自拔。而网络中的事件和言论不是现实的全部反映,它只是被社交媒体无限放大的一个小点。所以要让广大网民认清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网络言论推送背后的立场,不要被极端的言论所蛊惑,全面提高网友的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