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卖三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我本名李绍雄,四川巴中人,英文名Frank,网名弗兰克,寓意坦诚和直率。1982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在外企从事项目管理工作。30岁之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40岁时月薪5万元,有个秘书。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辞职转行做互联网,从来没有想过写书,也从来不敢想象给人讲解销售和成交。

以前和朋友提钱我会脸红,觉得赚朋友的钱不好意思。离职创业后为了让自己生存下来,我花钱飞到全国各地去学习商业思维。我参加过在会展中心举办的8000人学习大会,参加过万元人脉连接大会,参加过30人的深度学习小班,也付费请私人教练做过一对一指导。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35岁辞职转行的我,36岁出版人生第一本书,37岁一篇文案卖了300万元,39岁单月业绩破100万元。10个小时裂变1万付费用户,策划多个100万+爆款课程。

因为有大量实战经验,我被“千聊”和“荔枝微课”平台邀请宣讲产品策划和文案,被企业邀请做新媒体内训,登上“深圳电台先锋898”分享新媒体创业经验,也作为封面人物登上过2020年3月的《中国培训》杂志。

失败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找方法

从小到大,从职场到创业,我一路上经历过很多挫折。

8岁时,我母亲因洗衣服时意外溺水而过世。那是1990年冬天的某天下午,她带着衣服去堰塘清洗,因为石头滑,掉进寒冷刺骨的水里,不会游泳的她永远离开了我和哥哥。

缺少母亲关怀长大的孩子,性格隐忍,容易自卑,倾向讨好他人。他们不擅长经营人际关系,不擅长表达情感,不懂得拒绝他人并争取自己的利益,通常让自己首先关注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甚至会因此委曲求全做出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2005年,从成都理工大学毕业后,我由四川南下去了深圳,进入了当时员工人数最多的世界500强公司——富士康。那时的我月薪3000元,每天打交道的是SMT、BOM、物料、QC、锡膏和烙铁。

实习期结束时,主管和我们实习生吃饭,席间他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说:“每一年我都会更新自己的简历,虽然不一定跳槽,但是这样能让我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在职场上值多少钱。”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有危机感,半信半疑地把自己的简历挂在招聘网站上,时不时和猎头聊一下,看看自己值多少钱。

在25岁的时候,我遇到自己的恩人,跳槽进了一家世界500强外企,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进入新公司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2009年公司开始裁员,我被老板叫进办公室,10多分钟的谈话,我居然像哑巴一样一句英语都说不出来,像极了“一只待宰的羔羊”,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权利。

躲过一劫之后,我狠狠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英语,不再当哑巴,然后购买了一部三星i8000开始学习英语。

为了在职场生存下来,我下定决心去学习英语。我抱着必胜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为了检验自己学习英语的决心,我先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小目标:一个月背诵500个托福单词,完成目标就留在公司,完不成500个托福单词目标就跳槽找新工作。

就这样,我开始背诵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用的单词,检验自己学习英语的决心。

Simultaneous,Jeopardize,Metaphor,Turmoil,Paradox……

完成这项挑战后,我又去看FT、NY Times、The Economist、Time等网站。

极致践行者大会分享

后面慢慢接触到天涯漏屋、Yangyang Cheng、小笨霖以及一些同传前辈的学习方法,我把能接触的环境——手机、电脑和互联网,全部改成英文模式,自己给自己创造全英文环境。

通过看全英文工作文档,和老外同事邮件沟通、电话交流,我慢慢能够根据语境推测出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3年时间,我自学记录了2万多个英语词条和句子,后面因为英语水平不错被老板提拔为项目经理。

以下是我总结的普通人学习英语的7个方法:

第一,先看中文,后看英文,牢记例句。

第二,读英文原文,建立英语语感。

第三,忘记单词,用英语解释英语。

第四,场景练习,用自己的话练习。

第五,靠近老外,纠正错误的表达。

第六,拥抱尴尬,全英文和老外交流。

第七,刻意练习,咬咬牙坚持一年。

回顾自己学英语的过程,我发现任何技能都可以习得,都有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找方法。

放下“我不行、我不会、我做不到”的念头,改成“我一定行、我可以学、我可以试”。

放下完美主义,不给自己设假想敌,少想多干,试错优化,逐步改变。

放下杂念,关注行动,试着去做之后,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并没有想的那么难。

置之死地而后生,人生能有几回搏

2012年我30岁,回老家路过成都住在同学家,发现身边昔日高中同学,不是买车就是买房,谈论的不是读博就是投资,这使得迈入而立之年却独身迷茫的我感到无限焦虑。

在迷茫焦虑中,我去太平洋保险考保险牌照,去华为面试全球采购。

2013年,我偶然接触到社群,开始努力学习以期提升个人竞争力。

2014年,我开始尝试通过帮助别人众筹来找到自己的优势。那个时候的我,没有流量,不懂文案,不懂销售,只凭着一腔热情,不懂就学,没人给钱就厚着脸皮去微信群做广告做销售,最终两周筹集到1万元。

5月,我开始组织线上分享,希望大家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大家忙工作、忙家庭、忙社交,大多数人都只是围观,500人的微信群,愿意积极付出的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经历2014年整整一年的折腾,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求人不如求己,没实力就没有话语权。

“求人不如求己,没实力就没有话语权。”

2015年年初,小孩出生之后,抱着他柔软的身体,我顿时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不配当一名父亲。

那段时间我时常思考:我是谁,将来要去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质问自己:30年后我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假如我下楼被车撞了,可以给小孩留下什么?

通过自己不断反思和输出内容,不逃避,面对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慢慢地,开始有人为我写的文章打赏1元、6元、200元……

2015年,通过写作,我收到了来自陌生人的1万元打赏。

2016年,通过教年轻人写作,我利用下班时间一年赚了30万元。

2017年,女儿出生,我开始做5分钟读书会,实现10个小时裂变1万付费用户。

慢慢地,我一个月能赚6万元了。通过3年多的探索,我似乎找到了一条个人转型的路。

原来我可以!制造业的我也可以玩转互联网!

那一刻,我信了!

新媒体是这个时代普通人实现逆袭最好的机会,没有之一。后面我幻想,如果我全职来做这件事,一年有12个月,加起来便可以做到100万元,这可是我老板的老板的老板1年的收入!

我可以吗?

我可以吗?

我可以吗?

面临抉择,我时而激动,时而沮丧。一边是年薪百万的诱惑,一边是迷茫焦虑的担忧。

收入稳定吗?失败了怎么办?如果混不下去还能返回职场吗?真的要放弃这么多年的积累吗?35岁了能拼得过那些00后吗?

我真的可以吗?

我真的可以吗?

我真的可以吗?

说实话,我没有答案,我不知道,我不确定。我只知道我35岁了,我的人生一半已经埋在土里,再不搏一搏我就40岁啦!

人生短短几个秋,

不醉不罢休。

东边我的美人,

西边黄河流。

来呀来个酒啊!

不醉不罢休。

那时的我,只想一醉方休,用酒精麻醉自己。

去还是留,得过且过还是拼命一搏,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我。

不懂就学。

不懂就问。

不懂就试。

2017年7月,我带着疑惑去请教大成教练熊哥,我问他:

我可以辞职吗?

我可以辞职吗?

人在迷茫无助的时候,就希望有人帮自己做决定,希望有人给自己一个答案。熊哥用教练的方式,带我做SWOT分析,做利弊分析。

一个多小时的理性会谈,我还是无法说服自己,说服自己放弃12年的积累,到一个不确定的领域去做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

道理懂了很多,真正遇到大事,自己还是会六神无主。最后他问我:“如果30年后的今天,来咨询的是你的小孩嘟嘟,他就坐在你对面,带着同样迷惑无助的眼神问:‘爸爸,我要辞职吗?’作为父亲你会对他说什么?”

爸爸,我要辞职吗?

爸爸,我要辞职吗?

爸爸,我要辞职吗?

这个声音回荡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离去。那一刻,我心里默默对小孩说:孩子,去闯吧!

“孩子,去闯吧!”

在儿子的眼里,你是超人;在妻子的眼里,你是顶梁柱;在父母的眼里,你是他们的寄托。你不坚强,到底懦弱给谁看?!……

自己没有条件做富二代,但是我想用尽全力搏一搏,看看世界会给我什么不一样的色彩。

“我不聪明,但我不认命!”

我不聪明,但我不认命!人到中年,35岁辞职照样也可以闯出一片天!就这样,我离开了工作12年的外企,去面对真实的商业世界。

创业就是把话说出去,把钱收回来

2017年8月27日,我离开了工作12年的项目管理岗位,35岁裸辞开始内容创业。

离职之后我以为会大干一场,但当头一棒却是合作伙伴的无声离开和助理离职。

老天爷故意在考验我的豪情壮志!失去收入来源,没人给我发工资,难道我就这样认输吗?!

那时的我,没有设计师,不懂海报,不懂文案,不懂销售。为此,我开始买书,买课,请教人,实在不行,便对着视频一步一步依葫芦画瓢。

不懂就学。

不懂就问。

不懂Photoshop,不懂左对齐,不懂如何选中图层,我便请教一个广州来的朋友现场演示“ctrl+鼠标左键”的操作。

为了做出通俗易懂的内容,我收集素材分类整理,研究整理了1000个标题,研究了30个榜样,整理了100个故事。

努力了30天后,9月份我通过写作训练营获得了20万元的收入,10月份和朋友一起做训练营两周便做到100万元业绩。

终于活下来了,我叹了一口气!为了让自己的创业走得更长更远,我决定写书。

不懂就学。

不懂就问。

不懂就试。

2018年,为了写书,我去北京请教了3个出版社编辑,花了15 000元去上写书线下课。然后我慢慢知道了如何写书。

写什么?

写给谁?

有啥用?

“做离钱最近的事情!”

通过半年时间的打磨,书籍一出来便登上央视《第一时间》栏目,也因为这本书,我获得了和2000万粉丝平台——“年糕妈妈”的合作机会,一起创办了“妈妈写作训练营”,并销售了7000多份,销售额超300万元。

单亲家庭的经历,让我始终不敢相信好运会持续下去,幸福有时就像雨后彩虹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失去。

为了缓解焦虑,我花了3000元钱参加一个知识变现训练营,很少去听课的我,偶然听到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原来我的创业做的从来不是离钱最近的事,这句话突然让我意识到我的焦虑点在哪里。

为了生存下来,我选择做内容;为了让更多客户认识我,我开始出书;但出书之后,我的客单价却没有变高。

我必须再一次做出选择。

纠结之后,在理财、投资、销售、营销、写作、新媒体中我选择了销售,即通过帮助客户提升销售能力,做帮别人赚钱的事情。

说干就干,2019年春节期间,我开始练习从最小切口入手讲朋友圈成交,不看春晚、不串门、不看电影,在老家闭门做课程。

连续打磨3个月,谈了三五个平台之后,我的课程终于被平台接受并推广,曝光量100万+,上线两周销售1万单。

课程推出后,学员反馈和市场销售效果都不错,荔枝、静雅思听、蒲公英课堂、开单助手、华埔学堂等公司的合作合同接踵而来。

为了持续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我开始请教品牌营销高手小马宋老师,向“转化率特种兵”陈勇老师付费学习。

通过不断参加线上线下学习,通过实实在在花钱,付费2万元、5万元、10万元加入别人的圈子,我才突然明白:

哦,原来别人是这样成交的?!原来我的纠结和顾虑是这样被突破的。

“买多了,就会卖!"

买多了,就会卖!我经常分享这个观点给朋友。但其实,要做好销售,首先得有一个好产品,一个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好产品,并且让客户感知到它的好。但销售的最终目的是把东西卖出去,把钱收回来。除了产品好之外,还要学习销售技巧和销售习惯。

一个好销售,一定要多买,要分析,要复盘。不仅要分析自己,也要分析客户。不仅要分析为什么买,也要分析为什么不买。

把自己当客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当客户,问问自己会不会买,为什么买,为什么不买。以终为始,然后优化成交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

加微信,找到潜在目标客户。

做触达,建立良好客户关系。

聊需求,挖掘客户真实需求。

呈价值,快速呈现产品价值。

消顾虑,消除抗拒下单收钱。

通过不断读好书、见牛人、花大钱、干大事,我把学到的、做到的、学员反馈的销售成交方法论,总结成一个包含下面4个方面的体系:

第一,放下脸,打破成交瓶颈。

第二,找对人,多找100个客户。

第三,说对话,让客户爽快下单。

第四,做对事,成为批量成交高手。

在疫情期间,我把自己学习和实践的经验分享出来,帮助珠海的侠姐一个月收益30万元,帮助江西的小鸦一个月成交20万元,帮助做投资的Kevin收益35万元+以及帮助在武汉做培训机构的胡老师线上转型成交47万元。

这些方法,让学员在陌生社群成交1万元,加微信不到25分钟成交4980元,之前不擅长销售现在一单成交3万元。

在帮助大家提升销售力的过程中,我一直分享3点:

第一,一定不要把精力平均放到所有人身上,而要把80%的时间放在20%的重点客户身上。

第二,一定要了解目标客户的真实痛点和需求,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第三,一定要有成功案例,做好服务,真心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这本书对你意味着什么

很荣幸你能在万千书目中选中我写的这一本。心不唤物,物不至;心不想事,事不成。现在,你已经有了做赚钱的事、提升销售力的念头。

有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你不好意思谈钱,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强大,不好意思展示自己,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成长和幸福,期待天上掉馅饼,希望某一天自己变厉害了,客户主动来找自己。

在新手入门阶段,你会遇到常见的3种问题:

第一,不好意思谈钱,觉得赚朋友的钱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你害怕被拒绝,不自觉地觉得低人一等。

第二,你觉得自己的产品很好,但就是找不到精准目标客户,业绩无法提高。

第三,不懂销售技巧,报完价格之后,客户再也不说话。跟了很久的客户,最后买了别人的产品。

经过大量的实践和反馈,我总结了成交的黄金三角(需求、价值和顾虑)和最简单的成交模型(你有病,我有药,快来买)。

这本书尽量做到让你听得懂、用得上、能赚钱。在内容呈现上,用了很多第一、第二和第三,目的是让你更轻松理解和运用。

听得懂。

用得上。

能赚钱。

在出版这本书之前,我送了200本2万字小样给朋友。

沁沁说:“和市面上大多数都停留在思维层面的书不同,整本书都是知识与行动结合的方式,让干货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开篇就有‘读一下’‘对着镜子念一下’这种行动指令,促使我对书后面的内容更加好奇,和书籍的距离感也消失了,感觉自己完全进入了书中设定的场景。”

Topsales雷开锋读了之后说:“如果能两年前读你这本书就好了。”

做投资的卢宗美读完说:“从认知、心态到方法层层递进,有理论有实战,看完非常受益,需要收藏反复查看学习。”

公司职员Cranberry读完说:“这本书不仅适合资深销售,对入门销售也很友好,为自己接下来该怎样做事指出了方向。”

这本书的目标是让你产生看得见的结果,重行动和实操,让你看到、学到、用到并且赚到。

“看到、学到、用到、赚到。”

让你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成本,系统掌握引流成交的方法,多找100个客户,多赚10万元,甚至100万元。

关于本书

这本书少理论,重实践。书中“目标”这个词用了73次,“结果”用了67次,“行动”用了38次。

“要撕书、要用书。”

为了方便你随身携带,我把书设计成钱包大小,同时给你全书的思维导图,目的是希望你用这本书,甚至把某些章节撕下来,而不仅仅是看完折两页,标注几点,然后再也不看。

这本书是在大量的调研和用户反馈基础上,修改了十几个版本之后的成果,相信这本书一定能提升你的一对一成交和批量成交能力。

在你开始阅读正文之前,我想对你说3点:

第一,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通过这本书,多赚1万元。然后去挑选你最需要的章节,选取一些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去运用,去实践,去获得结果,真正做到看到、学到、用到和赚到。

不管是身在职场还是自己创业,都是一个定目标、带团队、追过程和拿结果的过程。不是自己定目标,就是被他人定目标;不是自己带团队,就是被他人带团队;不是自己追过程,就是被他人追过程。无论身在职场还是自己创业,没有结果,就只能出局。

第二,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销售型团队的培训教材,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成员提升销售能力,特别适合保险经纪人、内容付费从业者、创业者、销售、咨询师以及做合伙人商业模式的团队。

如果你购买200本以上,我会给你做一场一个小时的专属定制的线上分享;如果你购买500本以上,我会免费给你做一场线下3个小时的内训;购买1000本以上,我会免费给你做一个月顾问。

第三,如果你通过本书的方法取得了好成绩,请一定告诉我,并推荐给你身边最在乎的人,让他们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