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腔:陆春祥杂文自选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向邮票学习

一大摞邮册就在书桌的左手旁。周日忽发大兴,随手整理了一下。看着五花八门、五彩缤纷的邮票,不禁连声自语,多好的邮票啊,可惜现在不写信了,可惜用不着了。陆地同学却嘀咕了一句:邮票的精神还是很可嘉的。什么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仔细想想,有一定道理呢。

不太清楚没有邮票以前的信是怎么送达的,不过,我们经常能见到影视中那些送信的镜头,每到驿站,换人换马,快马加鞭。据说,清初就有官办驿站1600余处,驿卒七万余名,驿马四万多匹,归兵部主管。一个显著的事实是,这些驿站都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传递官府文书,一般的老百姓传递信息,估计只有托人捎带了,然而辗转传递,缓不济急,又易延误遗失,因此,鸿雁捎书也就不是什么传说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哪,当时老百姓通信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不管怎么说,邮票的精神已经开始培养了,就是必须无条件地送达。即使上一站马倒下,人累瘫,下一站也要继续。

曾记得关于送信方面的一个悲壮故事。故事说,公元前5世纪,波斯人侵略希腊,雅典名将米太雅第用少量的军队,在马拉松大败波斯军队。米太雅第命令一位部下以极快速度奔回去,向国内报告这个好消息。这个报信的士兵一口气跑了42公里,奔到城门口,只说了句我们胜利了,就力竭倒地而死。如果把它和邮票相联系,我认为这是一枚少见的邮票,一枚具有奥林匹克战士精神的邮票。

余光中的《乡愁》是我比较喜欢的新诗之一,但也只是喜欢第一节的几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一枚小小的邮票,真是将乡愁写活写透了。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会忘记生予养予的故乡,如果不是因为特别再特别的原因,我们一定会在中华民族特定的春节、清明、中秋等节日回到故乡,哪怕受尽困苦,也要排除万难解了乡愁。虽是小小的邮票,但可以让我们终身都会有一个目标和方向,朝着故乡,至死不变。

昨天刚刚看到一则关于邮票的新闻:一封包裹着日本长崎港照片的普通邮件,要寄到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邮件已经迟到了61年,并且躺在亚特兰大的邮局内现在仍未寄出。说是一名亚特兰大郊区的杜鲁斯邮件处理与发配中心员工,上周发现了一个贴着六分钱邮票的神秘邮件,邮戳日期是1946年5月5日。这个被包扎成雪茄形的邮件中,紧紧地包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方以印刷体英文写着照片编号NH65834,美国军舰威契塔号1945年在日本长崎。邮政人员推测,这封邮件可能是威契塔号巡洋舰上的一名水兵,从该军舰上寄出。亚特兰大邮政局发言人表示,将尽快要求圣保罗市的邮政人员设法邮递该信件。这大概是我看到的邮寄时间最长的信了,因为有一枚六分钱的邮票,这封信就必须送到,尽管收件人和寄件人极有可能都不在人世了,这就是邮票的力量。

或曰:邮票的精神应该是邮票上承载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精神,你这个只是一种歪解。我不这样看,不达目的不罢休,和政治无关,和人的精神追求有关,和理想、信念有关。当然,有一种意外却和邮票的精神无关:对于那些没有写明地址的死信,虽然贴了邮票,但责任不在邮票。因为没有方向,是不能也不可能盲目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