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玻璃材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章 2025年4月14日 植物的随笔 ,写大自然

今天的事情想写一些我自己本人和自然的链接,或者是连接,或者是连结,又或者是联结。connection的中文表达太多了以至于中文真复杂,哈哈哈。今天最开始的提纲,本意想说的是我这个人,作为一个个体-人-的五感,当然所谓的五感其实并不仅仅只有五个,实际上是全身上下所有的细胞能够感受到的部分,但是主要的可能就是前五个。除了说明人之外,还想说明各种植物,他们的性格,长势,喜好,对阳光空气水的热爱程度,情绪,是否爱吃肉,等等。再后面其实重点我想说的是我现在经常上班的工作的地方能看到的,远处的那座山。其实,一座山是平平无奇的,偏偏我眼睛近视,带上了眼镜,也看不清远处山尖上那到底是一个三层楼高的高塔,还是一株最高大的树木,决然而立在哪,我每天都能看到,但是实际上却不知道到底在地图上的哪儿。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一个想法,从小的时候就开始。我小的时候在自己的城镇里放学上学,或者逛街,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城市所在的地方是平原,镇子外围都是高山,很高很高的那种,不会想要去爬。山的半山腰或者是更低一些的位置,在晚上偶尔会亮起灯光,说明那儿有个屋子,有人住。至于他们怎么做饭买菜,我估计大约是走下山走上山这样。除了山里晚上的点点星光之外,还有半山腰横批的一条土黄色的线,那条线远看不知道是个什么,只知道是几乎平行缓缓的向上,从山的左边开辟出来,像是一个有工科天分的中学生,从左到右划了一条很直的线,然后就又绕道山后面去了。因为是群山,所以这个线段是不连续的,在这个山包可能是这么高,顺着往右看另一个山包,那个山包上的线仿佛就高了或者低了很多。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就是盘山公路,我只是非常好奇,不知道人类怎么上去的,或者为什么在山上要画一条这么长的线。当然,等稍微长大了一点,就懂得了那是条道路,但是又开始好奇是高速公路还是普通的泥泞路,或者这些道路从哪里来,又能到哪里去呢?因为山本身已经很高了,镇子又是在平原,就很费解为什么道路要修的那么高,都通过镇子上的平原走到别处去不好吗?现在方知了,城镇之间隔着的自然,是大山,也是千变万化需要敬畏的,而那种高度可能才是刚刚好最适宜人生产和运输交通的道路。以当时的条件,(可能5060年代吧),貌似我也是没见过在山中间挖隧道或者直接建高速高路的,这些东西都是后来经济基建发达了起来才快速修起来的。可想而知这些经验的快速获得,我们国家是对外援助了多少才能获得如此多的经验。

后来,我有一次去日本游玩,在京都的当下,在鸭川逛完了之后随便走走,被招呼进了一家茶室被请喝了一份抹茶。然后我继续顺着道路向下走,不知不觉就看到了远处有一座高山,山顶上仿佛有一个庙宇。这又成了一种我能看得见的又向往,并且想知道如何去的那个目标。当时我猜想,在那个高度一定是可以俯瞰整个京都的。于是我在当下大胆的做了一个决策,在我已经知道日本出租车非常贵的情况下我毅然决然的打了一辆车并且告诉司机我要去那个山上最高的有楼房的地方,就用英文告诉他了大概的方位。没想到在我坎坷的担心司机不理解的时候司机师傅已经知道我要去哪里,并且带着我开上了没有我老家那么蜿蜒的但是是上山的公路。在路上我看到了右边的希尔顿酒店,当时还在感慨这里看起来很贵气啊,果然是人少的很少有游客来的地方。然后我就这么到了山顶,到了山顶才发现那块地方名字叫做“将军冢”。虽然不认识日本文字但是一看我也就知道了这里是纪念曾经某一世的将军的地方。将军冢,既然叫冢,必然是一个很大的土包。可惜当时太阳正在下山,我并没有机会直接去找寻指示牌,那是哪一位将军或者又是什么时候纪念的拥有过什么重大事件的将军的坟冢。既然叫冢,说明这里一定是很多人敬仰的将军,虽然不知道是谁。我到了这个山顶,顺着光线,也就是太阳的方向慢慢的就到了一个山顶的大平台,平台上我现在依稀记得还有一个玻璃的房子,或者是玻璃的围栏。在大平台往下看便是我当时从下往山看到的一个地址,山下就是京都,整个京都,有京都的房子,还有鸭川,一切都在傍晚的红黄色的太阳落山时构成的美好的画面。然而不久太阳就下山了,我也不得不在没巴士的情况下打车回家。我还是记得当时在高处往下望的权力感,仿佛整个城市的美好都尽收眼底并且和我有关,我或多或少感受并且带入了这座城市,贡献了这座城市,或多或少像个看到一个孩子的长成一样,对这个胖娃娃的开心感到高兴,雾气给予了京都更多的氛围,又仿佛感到了一个城市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还能依然如此纯粹而感到感动。

在说完之前的例子,说回来我最近这个月的新例子。如果没有来到杭州我们会以为杭州就是一个平原,有很多条河,有很多水渠,然后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名字叫西湖。然而,来到了杭州之后我们才发现,其实杭州除了有平地做城市,有河流如钱塘江有西湖,其实还有很多山,这些山构成了整个杭州很重要的部分。当然了,杭州的杭,写出来就知道这座城市的道路上少不了的就是树木。杭州的杭的另外一边,大概指的就是一片一片的较为低矮的房屋的斜屋顶了。杭州的河道是四通八达的,几乎每隔几个小区就会有一个小区是临水的,这点倒是和重庆很像。重庆就是因为这样,当时的开发商的房屋,没有一个因为临水而能够加价卖出。最近在看的《原则》-那本书上面说:痛苦是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所以要我们认真正确的正视痛苦。所以我最近的生活上,比如说停车罚单,房贷拖欠,车贷需要别人还的事情,加上自己每天只能为自己工作,而且工作的时候就一直想要吃东西或者喝咖啡的时候一定要配上黄油饼干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假装忙碌这样的事情,而且一直的忙碌有可能最终什么都得不到这样的事情,感觉到的是如同灰尘一样渺小的生活,以及水至清则无鱼这样的哲学思考。痛苦才是人生的正常的普通的生活,才是在进步的生活,我这么告诉我自己。于是我抱着某一种我要动起来,继续我自己的business的计划下在三月底四月初找到了现在的办公室并且租了下来。

在晚上的时候其实看外面的风景蛮好的,因为办公室在写字楼的十一楼,下面的周围又是一些比如说只有五层楼高的商品市场,或者远处的一个小商品交流聚集地,再远一点好像也就还是一个厂房,因此我这栋楼仿佛虽然是十一楼但是已经是整个地域往北看去最高的地方了,我也是相当于在山上往下俯视,看杭州上城区这个大区域的感觉。是这样,然后当我在太阳快要落山时(再一次)往外眺望,这次不仅仅看楼下的厂房的外立面(旧苏联风格的长宽比例和混凝土)了,而是看到了很明显的山的边缘那条曲线的一个很突兀的凸出的点。在山顶的高处又类似平缓的山的边缘线的地方,有一个很高的东西,仿佛是一个很古老的大树,也可能是一座高塔。但是我只能看到他,并不能够直截了当的从我所在的地方去看并且能够知晓那里究竟有多远。这让我非常的好奇,很想知道那里是否是一座很有名的寺庙,因为据我所知寺庙里的老师傅一定都很会选址。又或者可能是个道观,又或者可能是座公园,在公园的顶部有一个很高的游客中心观光塔,又或者,其实就是一颗时间很久远的大树。说到大树,我想起来曾经在爬一座山的到山顶的路上的大约是千年的古树,它之所以被我记住是因为它做了一件好事。它预感到了我妈的心脏问题并且非常及时的让她在爬上的路上做了一个很厚实的拥抱。我妈在登山的时候由于过度使用血液晕倒在了路上,还好有这棵树挡着,很粗的大树,否则她怕不是要翻到后面去。所以我一直相信大自然里面的所有的植物都是有,可能称之为灵魂的部分的。何况这种比我们每个普通的人寿命都要长几倍的植物,我觉得他们能够预测到未来几分钟发生的事情也不为过。可是后来当我继续爬山上去二十米左右吧,回头一望我遍再也看不到那颗大树了,那颗巨大的树也依然消失在了山中,山中就是有这么多颗不同的树种,哪怕比较渺小,或者不够粗壮,依然可以通过密密麻麻的植被让人看不到一丝丝有百年大树的影子,只有走近了才有机会看到。山这种大土堆,是所有植物的土壤,是植物耐以生存的母亲源头,所以什么样的土堆就会生产出什么样的多种的植物,然后这些植物构成了植物带,灌木带,然后根据植物的种类就会吸引到不同的动物,蜜蜂啊、鸟类啊、昆虫啊、七七八八。我最近对植物的兴趣非常浓厚,因为我发现其实植物和人类一样,只不过可能动作更加缓慢了些,所以人类没有察觉。其实人类是可以和你喜欢的看着顺眼的大树做交流的,而这些不同的大树因为经历的不同和你交流时候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比如说我就通过我家两瓶绿萝之间的成长状态猜测他们是互相竞争的关系,白天和晚上,但凡有机会一定是互相谩骂,而不是互相帮助,可能是适者生存的原理吧。然后我也能知道我办公室这边的这棵叫做吉利红的植物,它的喜好是比较湿润的散光环境,室内不能多呆,因为它需要漫射的太阳光,但是又不能直射,然后浇水也必须要每次浇透,太湿也不好,会烂根。感觉和人一样,有不同的性格的人,不同的饮食习惯的人,所以要用不同的养育方法。成年人的话,就意味着需要不同的环境来重新养活自己这样。然后再说到我租房的阳台的大月季。这个月季我是一定要说说的,因为我也是不知道为何,今年开春之后它的长势特别好,仿佛这前几年都没有开过花一样,这25年的春天它就突然爆发了,使劲的开花,我每天都可以剪大概五六支,昨天一次性剪了十几支,然后今天过去看又剪了四只。而且我都是等月季花开的好大了再剪的,剪的时候又能看到它新出的那些小小的花苞,含苞待放的花苞,刚刚露了一些些的小的黄色的花瓣,包在叶子里。因为花开的太好了,我突然有一种自豪感,也有一些些兴奋,感觉它是在暗示和教导我,作为一个至少四十年的植株,它在教育我逆境重生的方法,还有如何处心积虑厚积薄发的状态。因此我对它增加了一些怜悯感,我很怕春天过后的夏天它会在此被晒着极度缺水,从而不得不让一些叶子变的干枯,无法长出新的叶片,因此也因为生长受到抑制的原因不愿意开花。因为我见过这株很特色的品种的黄色月季开过这么多的话,每天早上我是被小鸟的叫声给吵醒的,所以我非常希望这样美丽的月季植株能够一直顽强的熬过未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因此我还特地去看了一下花的养殖技术,发现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就是说,月季好像也是喜欢吃肉的。如果在土里埋入一些肉类,可能会让这株月季开的更好。当然这件事我还没也不会去实践。但是自从我发现这个绝妙的地方,我就更加坚信我自己的理念,那么就是,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是有思考的,我们每个人如果对植物关照,照看它,关心它,喜爱它,和它说话,久而久之它也会回馈给你交流的,用它的方式。我曾经试图和一些随机认识的我看起来比较顺眼的大树做一些交流,那种感觉仿佛是在和良师益友在交谈,我会提问然后自己回答,继续提问然后自己回答,回答的内容卡树随着风的状态,或者静止或者是在摇摆,或者摇摆的状态如何,或者这棵树给我的感受如何。我是根据我自己的感受而对我自己的提问来作答的,这看起来的确像是一个自问自答的环节,但是因为我是一个人类,我有我的感官,所以我其实是在试图的感受这棵植物。人类的五感无非是眼耳鼻舌声意,色声香味触法。每一个人都是自我的投射,我们看待世界是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健全的眼睛,或者加上了眼镜。或者我们失去了一部分视力,然后积极的开始调动耳朵作为声音的接收器,试图通过声音,而不是图像来辨别周围的物体。说到这里,我曾经尝试用声音来辨别我讨厌的或者有好感的同学,发现我讨厌的人和我有好感的人他们的声音仿佛频率和音色都是相似想近的,这点当时让我非常困惑,因为我是通过声音的特色来推理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的,然后我现在就在思考我是不是是那样的看走眼的那种状态。说别的感官,比如说吃食物的时候的味蕾,这种感受也是很难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然后我记得,香水这种很特殊的带有绝对记忆的东西,会永远调动你的鼻子,通过气味的记忆让你记住某一段时间或者某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在哪里都可以突然的闪回到某个部分。比如说我之前的那瓶black orchid,对我来说永远只能代表那个年代我曾经呆过的上海:JA区和卢湾区。人类真的,可能就是来体验生活的。短短几十年用自己的五感,或者七感,调动自己全身上下的所有的地方,包括sexy的大脑,调动大脑曾经拥有的记忆,来创造出一些作品,然后可能是通过这些作品才能展现出一个人曾经存在过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明。比如扎哈哈迪德,或者保罗鲁道夫,或者其他。还是那句话,我来最后总结一下我的希望。

就是说我希望我能在我短短的几十年的人生当中至少有一部或者十几部,甚至一百多部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标签的或者建筑作品或者家具作品。我希望影响到这个世界,为这个世界的美学做出努力。我也希望我知道的或者说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自然界中的生物都能够好好的成长,优秀的成长,不愁水源和光照,也不缺鸟儿来播种,我希望植物的坚韧性能够带给除了我以外的其他的所有人类。我们秋收冬藏,春生夏长。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