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由于接触致敏原后,激发Ⅳ型变态反应引起。

诊断要点:

有接触史,常见致敏源如染发剂对苯二胺,含镍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及香料。皮损境界清楚,与接触部位一致,为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及结痂。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10天。自觉瘙痒、烧灼感。病程有自限性,多呈急性经过。皮肤斑贴试验有助于确定致敏原。

治疗要点:

除去或避免接触致敏原。局部做冷湿敷,外涂氧化锌膏或糖皮质激素制剂等。可内服抗组胺药,病情较重时可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图8-2-1 接触性皮炎 镍引起
图8-2-2 接触性皮炎 镍引起
图8-2-3 接触性皮炎 镍引起
图8-2-4 接触性皮炎 镍引起
图8-2-5 接触性皮炎 镍引起
图8-2-6 接触性皮炎 含镍的金属饰品引起
图8-2-7 接触性皮炎 皮革制品引起
图8-2-8 接触性皮炎 小提琴琴托引起
图8-2-9 接触性皮炎 橡胶制品引起
图8-2-10 接触性皮炎 松紧带引起
图8-2-11 接触性皮炎 眼药水引起
图8-2-12 接触性皮炎 手链引起
图8-2-13 接触性皮炎 胶布引起
图8-2-14 接触性皮炎 胶布引起
图8-2-15 接触性皮炎 膏药引起
图8-2-16 接触性皮炎 膏药引起
图8-2-17 接触性皮炎 膏药引起
图8-2-18 接触性皮炎 白果引起
图8-2-19 接触性皮炎 精油引起
图8-2-20 接触性皮炎 芒果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