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太后下嫁是真是假

清太宗孝庄文皇太后是清初统治集团中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人物,其生平跌宕起伏,政治手腕高超。至于孝庄文皇太后当时如何能胁迫多尔衮(1612—1615年)立其子,并使之辅政以成帝业,正稗史籍、口碑史料、野史轶闻,多有“太后下嫁”说,成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也是近百年来芸芸众生茶余饭后谈论清宫“秘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清代太后下嫁之谜的主角是孝庄文皇太后。孝庄文皇太后,姓博尔济吉特氏,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天命十年(1625年)与皇太极成婚。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在松山大战中生擒明朝经略洪承畴,之后千方百计劝其投降,以充当满族入关的引路人,均被拒绝。于是,孝庄文皇太后亲去劝降,终于以燕语莺声和温情脉脉唤起了洪承畴对家庭及妻子的眷恋,做了大清的臣子,为清一统大业立下汗马功劳。太宗皇太极死后,她又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笼络住了多尔衮,使其甘愿辅佐自己的幼子福临为帝,避免了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北伐,接连大捷,清统治集团人心惶惶,甚至准备避难于关外。最后经孝庄文皇太后出面制止,清廷政局才得以稳定。世祖福临死后,年仅8岁的玄烨为帝。孝庄文皇太后又精心扶立自己的孙儿,先是挫败了辅政大臣鳌拜的专擅,使玄烨得以亲政,继而又出谋划策,帮助玄烨平定了三藩叛乱。由此看来,孝庄文皇太后真不愧是清朝的开国功臣。

1643年,清太宗暴病而亡之后,尽管其子弟中不乏勇武善战、足智多谋、堪承大业之人,但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得以继承皇位的竟是他的第九子福临。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年仅6岁的小娃娃,如何能登上皇帝的金龙宝座,当上清朝的皇帝?是清朝无人呢,还是皇太极无长子在?福临即位既非先皇遗命,难道果真是“天定神授”,生前注定?当人们揭去那种种神秘的外衣时,就不难看出福临得皇帝位,既是爱新觉罗氏家族皇位斗争的结果,也与其母的聪明才智及其政治影响不无关系。

皇太极死时已做了八年之久的“宽温仁圣皇帝”。若按封建的君位嬗替制度,即按“子承父业”的传统习惯,当立其长子豪格。皇太极生前有皇子十一人,其中豪格居长,时年已34岁,为皇太极继妃乌拉那拉氏所生。他在青少年时代就随父、祖南征北战,在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故在皇父称帝、赐封诸王贝勒时便以军功被封为最高等级的和硕亲王,封号肃亲王,与诸叔辈并列为王,甚至位在封为郡王的叔父阿济格、阿巴泰等之前,而皇太极其余诸子如叶布舒、硕塞,不过十六七岁,既无战功,亦无地位。至高塞、常舒、福临、韬塞及博穆博果尔诸子则是年幼无知的稚童。论理,即皇位者非豪格莫属。

先帝既有成年皇子在,为什么舍长而取幼?是清初不拘泥于“嫡长制”,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无情的历史告诉人们,这一切正是爱新觉罗氏家族中皇位斗争的结果,福临母子不过坐享“渔翁之利”而已。

在这场争夺战中,以皇叔多尔衮为首,联合了其同母兄武英郡王阿济格、弟豫亲王多铎,伯父礼亲王代善也因当年与其母大福晋乌拉那拉氏的缘故倾向于多尔衮。另一方面,以肃亲王豪格为首,有皇太极生前的亲信大臣索尼、侍卫大臣图赖和皇帝所属正、镶两黄旗大臣的支持。郑亲王济尔哈朗虽未公开表态,但暗中支持豪格,形成了两派势力的生死决斗。

当时议立问题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身上,两人都暗中进行积极的活动争取自立,就两人自身的条件论,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两人都是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很有影响的亲王。若以军事实力论,代善领正红旗,济尔哈朗领镶蓝旗,再加两黄旗及豪格自领的正蓝旗,共是五个旗的兵力支持豪格,多尔衮所控制的则只有两白旗兵力,尽管精锐莫挡,总还是逊于豪格一分。

在诸王会议议立之时,豪格一方态度坚决,代善首先表态,豪格“当承大统”,在豪格表示谦让以后,两黄旗将士张弓挟矢,环立宫殿,以武力要挟“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代善也再次强调“当立皇子”。当时形势很明显,非皇太极之子不能立!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说清楚的是,代善与两黄旗将领所说“立皇子”其实仍然是指豪格,因为豪格是诸皇子中的第一人选,其他皇子即使不是年龄幼小,功勋、地位和影响也都没有高于豪格之上者。所以,他们坚持“立皇子”并非改议,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当然,他们没有想到这会被多尔衮钻了空子。多尔衮自非等闲之辈,“聪慧多智,谋略过人”,在这样一种不可轻举妄动的情势之下,虽然确有自立之心,也不敢贸然从事,而是冷静地观察,寻找时机。阿济格和多铎劝他自立,他“犹豫未允”。多铎提议立代善,而代善却坚定地再次表态“当立皇子”。这时,机敏的多尔衮终于考虑好了对策。他的发言首先肯定对方“立皇子”的意见,这样一下子就缓和了对立情绪,使对方放松了警惕,而且再也无话可说。然后,他抓住豪格的谦辞说他“无继统之意”,轻易地排除了对方再坚持豪格的可能性,也就很自然地消除了这个对手。最后,才提出他的方案:“立帝之第三子”,“八高山军兵,吾与右真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辅政”。这个方案既达到了他掌权当政的目的,又尊重了对方的意见,而且还保持了双方势力和利益的平衡。到这时,豪格一方迫不得以地接受这个方案了。由此可以看出,是多尔衮首先提出立福临为帝,合情合理。

正是因为多尔衮的支持,才妥善地化解了清皇室内部一场不可调和的矛盾,避免了一场流血内乱的发生,这直接关系到此后不久清朝定鼎中原,统一全中国斗争的胜利。在这点上,多尔衮功不可没。

当然,福临之得皇帝位,与其母的地位不无关系。而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情愫,早在皇太极健在时就已产生,因为庄妃年少,美貌出众,又与小叔年龄相当(庄妃比多尔衮小两岁),故而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至皇太极病逝,叔嫂便接续前缘,投身到多尔衮的怀抱,不惜以太后之尊下嫁皇叔。既如此,多尔衮才全力支持庄妃所生之子,并辅保他小小年纪稳坐江山。

据说,多尔衮“出入宫禁,时与嫂侄居处,如家人父子”。庄妃不但因自己盛年独居寡欢,情爱之需,而且为多尔衮让位给其子,出于感激之心才与之私通。孝庄文皇太后委身于多尔衮,主要还是为保住自己儿子的江山社稷,由于多尔衮以摄政王的特殊地位,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为了儿子和自己的将来,故而才下嫁多尔衮。

孝庄文皇太后通过耳目探听到,多尔衮在卧病时曾对他的心腹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以我为皇帝,以现今的小皇上为皇储,我哪里会得病呢?”这句话的中心是“以我为皇帝”,他若真的达到了做皇帝的目的,皇储未必还属于福临。在这种情况下,孝庄母子的前途顿时变得凶吉难测,但显然是凶多吉少。孝庄文太后与多尔衮私会时,也探过他的口气,但这样的篡夺大事,又与孝庄文皇太后休戚相关,就是最亲密的情侣,也不可能透露一分一毫,何况多尔衮又如此精明、如此老谋深算?孝庄文皇太后为了防止母子俩坠入厄运,终于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以国母太后之尊,下嫁摄政王多尔衮!

降尊下嫁,是孝庄文皇太后主动提出来的。据野史记载,为了更有力地制约多尔衮的野心,太后下嫁的婚礼办得格外隆重、格外豪华、格外引人注目,要办得天下人皆知。首先,通过顺治皇帝表彰多尔衮治国平天下的大勋劳,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将皇叔改为皇父,已经表明了多尔衮与皇帝和太后关系上的质变。其次,以顺治皇帝的名义,发布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书,布告天下。再次,命礼部为太后下嫁增添新的仪注,使这次婚礼成为一次国家大典礼。最后,把婚礼定在了顺治六年(1649年)的二月初八日,因为这一天是孝庄文皇太后的生日,太后诞辰称圣寿节,原是万民同庆的日子,再加上婚礼,喜上加喜,节庆的气氛更加热烈喜兴了。

顺治皇帝这年已经12岁,还不懂汉文、不会说汉话,在满蒙额娘和嬷嬷的教养下,熟知本民族的习俗,母亲再嫁并不是什么令他觉得羞耻的事情,以他的聪颖和额娘们的提示,他能够理解母亲的行动意在保护他的皇位。

“太后下嫁”的关键就在太后下嫁的这个“下”字上。这一个字规定了多尔衮的名份和地位。就像公主下嫁一样,驸马的地位再高,也越不过公主的尊贵;他纵然号称皇父摄政王,也仅只等于是太后的“驸马”,地位总是在太后之下的。他只能是皇帝的继父、太后的后夫,无论是名份还是等级,他都没有称帝的可能。何况婚姻关系的羁绊、以周公相许相期的激励,使他的野心几乎化为流水。他只能做那个在历史上因辅佐侄子成就帝业而德高望重的周公了。

这桩婚姻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作为“驸马”的多尔衮自己有一个妻妾成群的大家庭。他只能用大多数时间在紫禁城与太后同宫而居,间或回王府照看照看。他的妻妾们纵然不满也不能说什么,因为论尊论贵,论才论韵,她们都绝对无法与太后匹敌。这更是对多尔衮的又一重束缚了。

不过,孝庄文皇太后也给了多尔衮极大的补偿:他以皇父摄政王的身份处理一切政事及批示本章,可以不奉皇上之命,概称诏书圣旨下发。他已经握有皇帝的权力,可以说就是代理皇帝,然而终究还是个假皇帝。因为他绝不能居皇帝之宫、绝不能登皇帝之宝座、绝不能称万岁在太和殿朝会时受诸王百官朝贺等等。天下仍然是顺治的天下,大清的皇帝仍然是福临。

太后下嫁的第二年,即顺治七年(1650年)的十一月,多尔衮仿照他的汗兄以打猎边外来消病健身,终于无效,十二月初九日病死在喀喇城。时年39岁。最大的威胁解除了,孝庄文太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可是回想与多尔衮20多年的情爱和波折,又不免痛快地大哭了一场。十二月二十六日,顺治皇帝下哀诏于中外,称颂多尔衮的至德丰功,决定追尊多尔衮为义皇帝,庙号成宗。可是追赠的皇帝也不过当了40来天,就因生前的谋逆大罪而削爵、黜宗室、毁坟、财产入官了。直到120多年后的乾隆年间,才由乾隆皇帝本人为多尔衮平了反,恢复王爵,追谥为忠,配享太庙,并命其爵世袭罔替,成为清初的八个铁帽子王之一。

不过,从目前见到的文献及档案史料,既不能确切证明孝庄当年下嫁过多尔衮,也不能证明孝庄就没有嫁过多尔衮。如果综合分析一下当时满族社会的历史背景、满族早期的婚俗,以及当时宫廷斗争的情况,孝庄下嫁给多尔衮是可能的。首先,从清初的皇室婚姻看,他们的婚姻与汉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尚有很大差异,这是因满族社会正在向封建制的过渡阶段,满族“旧俗”中那些不分辈份,乃至群婚制残余仍有影响。皇太极的后宫中就存在着姑侄三人同事一夫的怪现象。而且,皇太极后来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妻兄吴克善之子,还嫁给其祖父之子。至于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就更混乱了,如努尔哈赤既妻乌拉贝勒布占泰的侄女阿巴亥,又将自己的女儿穆库什嫁布占泰。而兄亡弟妻其嫂更视为常事,努尔哈赤的继妃富察氏便是同族亡兄之妻。皇族中这种“兄终弟及”的婚姻习俗在清初普遍存在,孝庄在皇太极死后嫁给贵为摄政王的小叔是很自然的事。

况且满族人中实行早婚,皇室中多“老夫少妻”。因而,以寡嫂年少,弟妻其嫂者不乏其人。当时多尔衮还年长孝庄两岁,加之庄妃美貌超群,多尔衮又极好声色,娶一位美丽的少妇,地位又极尊贵,也是他的追求。所以在那个时代,孝庄以寡嫂嫁给多尔衮是极可能的。但是,皇太极死后仅一年,摄政王多尔衮便挥师入关,入主中原。在汉族封建礼仪道德观的冲击下,满族人,包括皇室中那些“陋习”逐渐被剔除。所以,以前视为自然的婚姻习俗变得不再体面,以后的史书里为尊者讳,有可能便把太后下嫁的事删掉了。

但是当时的种种迹象表明,孝庄与多尔衮之间可能存在着事实上的婚姻关系。其一,福临即位时,原定由济尔哈郎(舒尔哈齐子,皇太极堂兄),时封郑亲王与多尔衮共同摄政监国,而且济尔哈朗位在前。后来多尔衮多方排挤济尔哈朗,改称“叔父摄政王”,既抬高自己,又打击了别人。顺治五年后,又改称“皇父摄政王”。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太后病危,弥留之际嘱咐孙儿在其死后,“务于孝陵近地(其子福临的皇陵),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孝庄以皇后之尊,理应送到盛京昭陵与先帝合葬,为何反倒要留在儿子的身旁?岂不与理不合?当然,孝庄是极聪明的人,对自己的身后事早有考虑,故提出死后不回盛京的理由是“不要惊动太宗”。而且,清历朝启建的皇后陵均建在“风水墙”内,诸如孝惠、孝圣诸后,而唯孝庄皇太后的陵墓建在了“风水墙”外,即昭西陵风水墙外,是想告诉人们她已不属太宗的皇后吗?另外据说,她在遗嘱中要求将她生前喜爱的新建不久的慈宁宫东王殿拆迁到遵化县孝陵近地做“暂安奉殿”,康熙皇帝遵祖母的遗愿一一办理了。但据孝陵附近的故旧耄耆口碑传闻,说是当年浮厝孝庄灵柩的享殿里曾刻有太后下嫁时文武百官的贺词,将这座宫殿迁至墓地,便可掩盖此事了。

从以上种种令人疑惑的现象来分析,孝庄和多尔衮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婚姻关系是可能的,而且这种关系的存在恐怕不仅仅是出于男欢女爱的情爱需要,更主要的还是以政治利益、权势的协调和平衡为主。因此,多尔衮一死,在其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少年天子福临便以其生前“谋逆”罪,毫不留情地将其削爵撤庙享,藉没家产等一系列处罚。所以,即使有“下嫁”一事,也应将太后的下嫁视为孝庄所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笼络多尔衮,使他放弃争夺皇位,扶立其幼子,从而稳定政局的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