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杨霓芝学术思想及临证验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学科。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医师,尤其是一些正规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院派医生,诊治疾病时常以西药打头阵、中药作陪衬。更有甚者,凡遇炎症则以清热解毒之药,凡遇水肿则加利尿逐水之品,不审因、不辨证,草草了事,却总欲求获得奇效,岂不难于上青天乎?中医治学本应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简单地以西医理论指导中医药使用,就失去了传统中医辨证之精华所在,就如邯郸匍匐,蛟龙失水。名医经验的继承为中医药学发展之基本,故当参师襄诊,拜读学习名医临床经验,提高中医临床思维、思考、思辨的能力。

杨霓芝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杨霓芝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研究专家组组长。杨霓芝自20世纪70年代从事医疗工作至今已40余年,长期工作在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在应用中医药防治肾脏病方面造诣深厚,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获得了数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励和国家发明专利。

名中医杨霓芝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及《医林改错》等,并受现代肾病医家学术思想的影响,既传承了经典理论,又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气血之要,古今脉承;气虚血瘀,肾病之由”的肾脏病诊疗思想,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是气虚血瘀证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主张以益气活血法防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益气活血利水法防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益气活血蠲毒法延缓慢性肾衰竭等,效如桴鼓。其学术理念充分将传统中医理论与西医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策略,衷中参西,病证互参,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

吾等有幸跟随杨霓芝出诊、查房,对杨霓芝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进行了收集整理,编辑成此册。本书先系统总结整理了杨霓芝的学术思想,对其溯源、形成、应用和发挥进行了分类阐述,同时对杨霓芝在肾脏病学科建设方面的成效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均可供同行借鉴学习。本书后半部分则重点介绍杨霓芝的临证验案,对具体疾病的中医切入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叙述,并分析其诊治疾病的处方用药特点,同时附有经典医案,也可供后学者参考继承。本书得到了国医大师张琪、张大宁的肯定和支持,并作序以兹鼓励。

本书编者都是杨霓芝的学生或弟子,他们为编撰此书尽心尽力,反复数稿修改整理,现一并致以谢意。尽管众编著者已竭尽所能,终因水平有限,且书中内容涉及面广,肯定仍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关心此书的前辈、专家、学者及同行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和更正,我们将感激不尽。

包 崑

202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