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大医张志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医德风范

查房

授课

带教

医德

张志礼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他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读书时的皮肤科启蒙老师、我国著名的皮肤性病科专家刘蔚同有句名言,即“名医不如实医”,意思就是告诫学生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学问,为病患解除疾苦,这是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名医只是患者对医生的评价和认可,而不应该是医生自己的唯一追求。刘老的教诲对张志礼有着巨大的影响,他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认认真真地研究学问,实实在在地治病救人。从医50年来,他从没离开过临床,他的诊疗过程总是给患者一种信任、安慰和安心,一直践行着这种崇高的价值观。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在有着临床实践45年的张志礼身上,从来没有被简化过。详细地询问、仔细地观察舌苔脉象、触摸皮损,同时还用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交谈,从中捕捉对诊断有利的信息,这是他诊疗疾患过程中的一大特色。他时常教导后人,医术要学,医德更重要,只有学会做人,才能与患者共同感悟出人间真情,才能行好医。他对自己的皮肤科工作、诊室乃至众多的皮肤科患者都是那么的钟爱,当他走在与同道们用心血和汗水建立起来的皮肤科诊区时,满心的喜悦都浮现在他的脸上。每当遇有疗效不显著的病例,张志礼总会与主管医生一起仔细分析病情,迅速调整治疗方案;当遇有皮损外用药不到位时,他便静静地拿起药膏用手亲自为患者涂搽,他的演示既能使身旁的护士们心领神会,也令患者十分感动,这就是张志礼的人格魅力。

张志礼还多次参加农村医疗队,深入乡村为百姓服务。为了培训赤脚医生、服务基层人民,他几乎走遍了北京的远郊区县,还在1971年参加了北京医疗队,前往大西北的酒泉、安西、敦煌、阿克塞等地,进行了1年的巡回医疗工作。他一生精心钻研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患者如亲人。他把从老前辈那里学来的知识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与所学的西医知识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总结提高,并有所发展,为许多疑难患者解除了病痛,使他们恢复了健康。

为了耕耘好中西医结合这片沃土,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努力地继承传统的中医药经验,并结合西医学理论和方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了一整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疾病的规律和方法,疗效显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作为一名医生,给患者治好病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体现。

张志礼对待病人很平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上到中央首长,下到普通工人农民,他都一视同仁,关心爱护,认真负责。张志礼把“名医不如实医”作为行医的警句,更是当成做人的箴言始终遵循。这句话不仅是他的治学态度,更是他高尚医德医风的精华提炼。张志礼对名利的心态是如此的平淡,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不管地位多高、技术多好,不去踏踏实实地为患者排忧解难,那就算不上是一位称职的医生。他始终坚持战斗在临床第一线,身体力行地去尽着一名普普通通医生的职责,把心思百分之百用在患者身上,就是治病救人。

张志礼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总说要建立起一支理论水平高、临床技能强的传承队伍,才能真正地把前辈们的宝贵经验继承下来、传承下去。张志礼通过多年对下级医务人员的严格要求和热情指导,培养出了一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技术骨干,建立起了完整的资料检索、收集、整理,病例、幻灯、彩照归档留查制度,保存了丰富的技术资料;加之规范化的皮肤科门诊和病房的管理,使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成为当时北京市拥有最多病床数量的皮肤科室,也是唯一一家颇具规模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科室。张志礼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通过高尚的医德医风及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大家树立榜样。他严格要求自己,其严谨治学的态度成为青年医生学习的楷模。他毫不保留地把点滴经验传授给青年医师,强调不要只学习一方一药的皮毛之见,要学方法,学思路,掌握真谛。张志礼在临证过程中,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引领后辈医者进入医学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