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如果没有自由,文化就不能发展,这是历史铁则。在中国,是宋代打破了中世封建的桎梏,使大多数人得以发挥与生俱来的能力。宋太祖结束五代的混乱、统一天下,恰好是在建隆元年(960年)。日本的平安时代在这一年正进行到一半,其时仍是摄关政治的鼎盛时期,三十六年后,藤原道长成为左大臣。在西方,奥托一世成为神圣罗马皇帝,在宋统一天下两年后的962年,神圣罗马帝国成立。日本还处于古代社会,欧洲西方仍在向中世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国则已随着宋的统一天下,明显地展现出新的近世①社会气息。
宋的新文化是在新社会中形成的,而其推动者是新兴而胸怀希望的读书人阶层,即士大夫。在唐代以前的中世(对于年代的划分一直多有争议,本书姑以从东汉灭亡的220年到宋朝成立的960年间的740年为中世)社会,政治上的重要地位被少数贵族垄断,一般民众不能染指。经济上贵族也占有广大的土地,大多数民众作为贵族的隶属,耕作贵族的土地,并由贵族保障其生计。一般民众不被允许有自由的思考和活动。所以中世文化的发展是受到限制的。
而宋代以后的近世社会则完全不同。从前隶属于贵族的大多数民众,即隶农,得以从贵族支配之下解放出来,作为佃农或自耕农自立。除了经济方面的独立,在政治上,政府的重要职位也向一般民众开放。贫穷的百姓通过努力,如果能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优秀成绩,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宰相。不过科举竞争激烈,经济上不宽裕的人是难以突围而出的,因为参加科举前的准备时间很长。但不论如何,通过学习就有可能进入官场,并进一步实现抱负,这给予民众莫大的希望,很多士大夫随之而生。宋代的新文化正是由这些士大夫创造和发展出来的,这别有意义。
文化的推动者来自庶民,其数量大幅增加,不只带来文化总量的发展,也使得质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人类越被容许自由竞争,就越能发挥出令人震惊的力量。宋代的新文化,正是这众多士大夫力量的结晶。这种力量可不是士大夫交上好运、安寝可得的,这是在长期的贵族统治和边地民族入侵威胁下,被不断的政治压迫所锻炼出来的。正因其抵抗是长期而强烈的,所以其力量也大。宋代文化经过一千年延续到清代,并影响到日本和欧洲,甚至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仍有影响,正可见这种力量的强大。本书以近世文化推动者士大夫为中心,阐述宋代历史,并思考宋代文化的特色。
①近世是日本学界对古代史的其中一个划期,指中世或近古之后、近代之前的时代。日本史上通常指江户时代,中国史上何为近世,学者说法不一。本文作者认为是宋代以后。——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