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历史(第一辑)](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19/44593219/b_44593219.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小结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灾害的关系,就是民族文化与防灾减灾之间的关系。对于文化与灾害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如下几点应该得到总结和强调:第一,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传说、歌谣、民间故事等都记载了很多与灾害有关的故事,这些神话、传说和故事的内容距今可能非常遥远,也有可能存在于现代社会,但它们说明各民族历史上可能发生过与此相关的灾害,与当下的防灾减灾关系密切。
第二,各民族都通过宗教仪式的方式来进行防灾减灾,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宗教仪式来避免灾害发生,或者祈求解决方式,如祈求降雨来解决干旱灾害的问题,通过祈求天地来停止地震的问题,通过祈求不发大水而减少洪灾的问题,等等,都具有通过宗教来实现防灾减灾的意义。
第三,少数民族传统生态和环境知识与防灾减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生态和环境知识是各民族实践的结果,它深深地嵌入社会成员中,很多成员能够通过传统生态和环境知识达到预防和减灾的目的。人类学通常有重视和强调各民族文化的传统,这在灾害研究,特别是防灾减灾的研究中也不例外,包括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Smith)在内的多个人类学家都阐述了传统知识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这是减轻灾害风险的实践者需要注意的。
第四,通过历法的方式来实现避灾,这种方法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如不是吉日不举办婚礼、建房、节日等,也不出远门、归家、访友等。遵守了历法的相关规定,就可以避免一些灾难,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第五,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与灾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伦理问题在灾害应急、急救、物资分配、恢复重建等活动中体现出来,说明了民族伦理文化与灾害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伦理文化贯穿了灾害的全过程,包括对灾害发生的解释,救灾活动的开展,灾后恢复建设的完成,都与伦理文化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