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读懂财务报表:股票投资的简要财务分析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认识财报

第1章 对财报的初步印象

从法律意义上讲,只要你买了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即使只买了100股,你也是该公司的股东,拥有公司的一部分。既然是公司的老板,你肯定想定期了解一下公司的经营状况,于是,你会通过管理层定期披露的一季度报、半年报、三季度报、年报了解公司的最新经营情况,这些“报”的构成主体就是财务报表,简称财报。

如果你买了100股阿里巴巴的股票,并且在年报中发现公司的业绩有下滑趋势,你就有权在股东大会上要求阿里经营者改善经营状况。当然,前提是你得看得懂财报。

任何伟大的画作都是先从打草稿开始的,学习看财报也一样,一定要先从“打草稿”开始,建立起一个知识框架,搭建起“骨架”后再去学习,这样才会更容易一些。这一章的作用便是“打草稿”,即让你对财报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财务报表是一个统称,它通常由很多张表构成。最重要的表有3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余为附表,我们查询明细的时候才用得上。

现金流量表

我们先从现金流量表说起,因为这张表最简单,可能你小的时候还画过。

通俗地讲,现金流量表就是流水账。打个比方,小时候,你想要零花钱,但你需要帮家里洗碗才能享受“劳动的果实”,于是你洗了一次碗,拿到了10元。你迫不及待地出门,到小卖部买了3元的糖果,你在小卖部碰到隔壁的张三,他也想吃糖,他向你借走了5元。

回家后,你打开本子,记录了如下流水账(见表1-1)。

表1-1 账单

你的现金余额只有2元了,第二天又要帮忙洗碗了,不然就买不起3元的糖果。

上市公司也有类似的流水账,即现金流量表。它的记法很简单,与洗盘子、买糖果一样,收到钱记一笔,花了钱也记一笔,一切以现金的流入、流出作为标准。只不过,上市公司把流水账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为三大类。

经营活动。如果你今天需要帮家里洗碗,但你想偷懒,就把张三叫来帮忙。他洗了碗,你获得10元收入,向张三支付了3元工资,这些都是洗盘子的日常经营活动收支。

投资活动。过了一段时间,张三开始抱怨工作累,于是你花100元买了台洗碗机,提高了张三的工作效率。买洗碗机这类事情并非天天都有,所以不能算作日常经营活动。你可以把它视为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将其记录到投资活动中。

筹资活动。买洗碗机花光了你身上所有的积蓄,但张三第二天的工资还得照发,怎么办呢?你可以找有钱的小伙伴李四借200元周转一下,借钱便属于筹资活动。

于是,你将流水账进行分类,重新记录如下(见表1-2)。

表1-2 细致账单

表1-3是一张典型的现金流量表。这张表按经营活动(行次1~11)、投资活动(行次12~24)、筹资活动(行次25~38)对钱款流向进行了区分,又考虑了汇率变动(行次39),最后,今年增加的现金(行次40),加上年初的现金余额(行次41),就是公司年底的现金余额(行次42)。本章的任务是了解一下现金流量表的大致结构,对其有个初步印象即可,至于每类活动涉及哪些具体科目,大家可以先不用看。

表1-3 一张典型的现金流量表

(续表)

(续表)

现金流量表很简单,它显示了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适合小本生意,毕竟小本生意往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赊账的情况比较少见。小卖部将糖卖给你,你将糖拿走的同时也将钱给了对方,小卖部记下了流水账,将钱款、货物一一对应,同时也记录了货物的去向。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钱、货不一致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客户找你买东西时,往往先提货,后交款,这样钱、货就不一致了。但是流水账常常只看有没有金钱往来,不关心货物的进出状况,如果客户没给钱,那么这笔交易就不会被记录。明明东西被拿走了,流水账上却没有相关记录,这样下去肯定会出问题。

假设你开了一家包子店,这个月卖掉了价值150元的包子,用掉的面粉价值100元。不考虑房租、水电、人工等因素,那么你这个月的利润应该是50(150—100)元。

假设你和面粉厂的关系好,厂家愿意让你赊账,你用了100元的面粉,向厂家支付30元的首付款,还有70元尾款尚未支付。这笔交易在现金流量表上就体现为:卖包子的收入为150元,给了面粉厂30元,最终“赚”了120元。

你的利润不应该是50元吗,现金流量表为什么显示你多“赚”了70元呢?其实,你真正赚到的钱还是只有50元,但你还欠面粉厂70元的尾款,相当于这个月你占用了面粉厂的钱,所以现金余额是120(50+70)元。只是这120元里,只有50元是属于你的钱,另外70元属于面粉厂,只不过暂时由你保管而已。现金流量表只能反映现金的收支,它不能告诉你目前你手上的现金哪些是真正属于你的,哪些其实是属于别人的。

为了弥补流水账记录方式的不足,我们需要用到第二张表——利润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以钱的进出为标准,这种记录方法被叫作“收付实现制”,顾名思义,就是以是否“收了钱,付了钱”为记录标准。仍用之前的例子说明,你在面粉厂购入价值100元的货物,却只支付30元的现金,流水账便只记录30元的支出。

后来人们认为,做生意的本质不是看资金往来状况,而是看权利和责任有没有发生。以“权利、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而不讨论是否有资金往来的记录方法便被称为“权责发生制”方法,用权责发生制方法制成的报表就是利润表。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只认钱,不认货;后者只认货,不认钱。

若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思路来看,面粉已经被你用掉了,你有付尾款的义务,面粉厂也有找你要钱的权利,即“权责”发生了。既然如此,你应如实记录100元的成本,也就是实际被你用掉的面粉的钱。至于你给面粉厂的首付款到底是30元还是40元,权责发生制并不关心。

同样,赊账卖货会被视为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有“收到钱”与“没收到钱”两种情况。

收到钱的例子

老板让你工作,你向老板索要工钱,于是老板给了你3000元。你拿到钱,相应地为他工作了一个月。在这个例子中,你收到了3000元的现金,现金流量表上应做相应的记录;同时,你为老板提供了一个月的劳务,利润表上应记录3000元的营业收入。

没收到钱的例子

现实中,这种先给钱后干活的例子并不多见。更常见的情况是,你需要先将这个月的工作做完,老板会在下个月的工资日将工资发放给你。那么,这个月你有没有收入呢?

按照收付实现制,这个月你收到的现金为零,现金流量表上没有相应记录。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你已经把这个月的工作做完了,老板也承诺下个月会给你发工资。权利、责任都已经发生了,所以你的利润表上会记录3000元的营业收入。与“收到钱的例子”不同的是,老板会暂时替你“保管”这笔钱,要等到下个月的某一天,才会将现金发放到你的账户中。

由此可见,无论你当月是否收到现金,你为老板提供的劳务单从利润表上是看不出区别的。当然,同样是3000元的营业收入,二者质量是不一样的。如果下个月公司倒闭,你的工资要不回来,这笔钱便成了坏账,即“先干活,后给钱”的风险更大。高质量的收入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甚至是“预付钱款,落袋为安”。我们光从利润表上是看不出收入质量的区别的,要与现金流量表结合着看。

我们再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两张报表之间会有多大差别。

还是假设你开了一家包子店,张三仗着和你的交情不错,采用赊账的方式,吃了价值150元的包子。利润表上显示营业收入多了150元,而现金流量表上的现金流入为零。

为了给张三做包子,你用了价值100元的面粉,为此向面粉厂支付首付款30元。此时利润表上的成本为100元,现金流量表上的现金流出为30元。

利润是多少呢?按照权责发生制,利润为50(150—100)元。

现金余额是多少呢?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账为零,减去给工厂的首付款30元,最终为—30(0—30)元。

两种记录方法对比状况如表1-4所示。

表1-4 收支记录

下游存在赊账,上游又要为工厂垫款,你成了“纸面富贵”,表面上业绩尚可,口袋里却空空如也,没有现金,这也是不少老板的真实现状。

由于权责发生制常无视资金往来,很多上市公司便会钻空子,借机进行财务造假。假如你的公司已上市,你招呼了几个朋友,让他们与你签订几份“大合同”,每份合同都订了几千万元的包子,这些“订货”金额加起来超过1亿元。朋友们虽然没打算真的和你做生意,但既然合同已签,可视为“权责”已经发生,你便可以在利润表上大大方方地写下大于1亿元的营业收入,并拿给股东们看。但由于现金流量表上没有进账,两张表会产生很大差异。通过签订虚假合同虚增营业收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法,目前已成为有关监管部门的打击重点。

表1-5是一张典型的利润表,它记录了公司的营业总收入(行次1)、营业成本(行次2)、税金及附加(行次3)、期间费用(行次4~8)、一些额外的收支(行次9~16),以及利润(行次17、20、22、23)。

表1-5 一张典型的利润表

(续表)

(续表)

随着你的生意越做越大,钱会越来越多,家底(资产)也会越来越厚。突然有一天,你想知道你的存款究竟有多少,名下房产有几栋,有没有一张表可以如实盘点一下你的家底?

这时,我们就要用到第三张表——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表1-6是一张典型的资产负债表。它是三张报表里最复杂,也是涉及科目最多的一张表。在这一章里,我们先了解它的结构即可。

表1-6 一张典型的资产负债表

(续表)

(续表)

我们先看表头,这张表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为“资产”部分,右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部分。接着看最后一行,资产总计(行次42)是10万元,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行次90)也是10万元。这便体现了资产负债表中最重要的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恒等式,它揭示了资产的来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左边的资产是你可以用来赚钱的资源。比如你有10万元的创业资金、价值500万元的房产和20万元的车,你可以拿10万元去创业,房子、车子也可以被作为生产工具使用。当然,除了现金、房产和车,资产还有很多种,这里暂不赘述。

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揭示了资产的来源。你的资产,要么是借来的(负债),要么是股东自己的(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来源。

若10万元的创业资金(资产)中,有2万元是你借来的(负债),8万元是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所有者权益),那么你虽然对其中的2万元不享有所有权,但享有支配权,你可以拿这2万元去买你需要的东西,它成了你的资产。

同样,一栋价值500万元的房产,可能包括100万元的首付款。这100万元是你自己的钱,属于所有者权益;另外400万元是按揭贷款,即你欠银行的钱,属于负债。你自己支付的100万元与找银行借的400万元,共同构成资产端的500万元的房产。

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500万元的房产(资产)=400万元的按揭贷款(负债)+100万元自己支付的首付款(所有者权益)

●10万元的现金(资产)=2万元借来的钱(负债)+8万元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所有者权益)

了解了会计恒等式后,我们再回过头看表1-6。左半边的资产,又被分为两大类:流动资产(行次1)和非流动资产(行次18)。右半边的负债部分,也被分为两大类:流动负债(行次43)和非流动负债(行次60)。

“流动”和“非流动”的区别是“是否可以在一年内变现”。10万元的现金当下就可以被用来买东西,是典型的流动资产;20万元的车一般要开好几年才会被换掉,所以是非流动资产。

总的来说,资产负债表上记录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项,左边的资产等于右边的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揭示了资产是从哪里来的——要么是借来的,要么是股东自己的。资产和负债还可以被分为流动和非流动两大类,本章我们先掌握资产负债表的这一基本结构即可。

公司一般会于每个季度公布一次财报,半年报中的资产负债表指的就是6月30日当天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它是一张静态的“快照”。到了7月1日,公司可能又做了几笔生意,收到了几笔钱,此时公司的资产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但财务人员不可能一见到资产变动就去编制资产负债表。好在公司的资产结构短期内相对稳定,人们本着“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的原则,一个季度公布一次财报就好。虽然信息相对滞后,但也足够被用于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了。

钩稽关系

这一小节的内容比较难,缺乏财务基础的读者可能看得比较吃力。好消息是,对于有意接触投资的读者来说,这部分内容只要了解即可。通常,关心钩稽关系的主要为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投资者只须看懂财报即可,因此笔者建议读者以一个放松的态度来学习本节内容。

所谓钩稽关系,即三张报表之间存在的一一对应、相互验证的关系。每一笔交易的发生并不只影响一张表,而是会同时影响多张报表。财务人员在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做完所有记录后,会检查一下资产负债表,看是否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要求。如果公式成立,那么就算记录正确,这一过程被称作“配平”。如果不成立,财务人员就需要加班加点地检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还好,这种麻烦事并不需要投资者来做。你只须知道,当财报能够公开发布、被你看到时,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边一定是相等的,这是无数财务工作者努力的结果。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解释为什么一笔交易会同时影响三张报表,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精妙的钩稽关系,以及资产负债表应如何配平。

假设张三赊账吃了价值150元的包子,你需要在利润表上记录营业收入为150元。为了简化过程,我们不考虑成本,你的净利润增加了150元。

以上是利润表的处理方式,在现金流量表上,由于这一笔交易没有造成任何现金往来,所以我们不做记录。

在资产负债表上,负债没有发生增减变动,欠款没有增加,负债为零。另外,由于你赚到了150元的净利润,从法律意义上讲,你“拥有”了这笔钱,所以净资产也增加了150元,于是,负债+所有者权益=150元。

你“拥有”的这150元实际在哪儿呢?在张三的口袋里,你有找他追讨的权利。在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项中,你的应收账款增加了150元,顾名思义,这150元是你“应该找张三收,但还没有收回来”的钱。

于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50元。

第二天,张三不赊账了,他掏出200元现金找你买包子。你的利润表上多了200元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现金流量表上的经营性现金流也多了200元。在资产负债表上,这笔交易并没有让你产生欠款,因此负债仍无变化,所有者权益多了200元。资产方面,你收到了200元的现金,货币资金多了200元,其他科目没有发生变化。

于是,资产负债表又被配平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00元。

第三天,包子不够卖了,你到工厂购买面粉。按照惯例,你要先向工厂支付首付款30元。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你今天生意不好,没有开张,营业收入没有发生变化。由于没有产生交易,所以利润表没有变化,净利润仍为零。

在现金流量表上,你为采购原材料支付了30元的现金,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0元。

在资产负债表上,存在70元的尾款没有付给面粉厂,所以负债中的应付款项多了70元,顾名思义,这是你“应该付给工厂,但还欠着没付的钱”。今天没开张,你没有赚钱也没有亏钱,所有者权益没有发生变化。于是,负债+所有者权益=70元。

资产方面,你用现金向面粉厂支付了首付款,货币资金减少了30元。但是你的存货,即原材料(面粉)多了100元。综合来看,你的资产多了70(100—30)元。

于是,资产负债表又被配平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70元。

会计是一门精妙的学科,任何一笔交易的发生,财务工作者只要如实地按照会计准则记录,资产负债表最终一定会被配平。作为投资者,你只须了解与钩稽关系相关的知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