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血
血液从心腔或血管内溢出的现象,称为出血(hemorrhage)。溢出的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或体腔称为内出血,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
按出血方式、出血量和发生部位的不同,出血可有不同的名称。发生在皮肤、黏膜和浆膜面小而广泛的出血称瘀点(petechia);直径>5mm的较大的出血斑点称瘀斑(echymosis);直径3~5mm的出血,称为紫癜(purpura);多量血液聚积于局部组织内,称为血肿(hematoma);若血液积聚于体腔内称为积血(hematocele)。鼻出血,称为鼻衄(epistaxis);呼吸道出血经口咳出,称为咯血(hemoptysis);消化道出血经口呕出,称为呕血(hematemesis);血液自肛门排出,称为便血(hematochezia);泌尿道出血随尿排出,称为尿血(hematuria);子宫大出血,称为血崩(metrorrhagia)。
一、类型
出血包括生理性出血和病理性出血。前者如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子宫内膜出血;后者多由创伤、血管病变及出血性疾病等引起。根据血液溢出的机制可将出血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两种类型。
1.破裂性出血 由心脏或血管壁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disruptive hemorrhage)。破裂可由心血管本身病变引起,如心肌梗死形成的室壁瘤、动脉瘤或静脉曲张的破裂等,在不能承受血流的压力时发生破裂出血;或为局部组织病变,如溃疡、结核病和肿瘤等侵蚀破坏血管壁的结果;亦可是机械损伤(如各种切割伤、穿通伤、挫伤)引起的血管创伤、局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毛细血管破裂等。
2.漏出性出血 因微循环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膜漏出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其原因多为血管壁的损害引起,如严重淤血缺氧、严重感染、某些毒物中毒、过敏反应、维生素C缺乏等均可引起漏出性出血。光镜下,血管仍维持其完整性,但电镜观察可发现其内皮细胞间隙增大。此外,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因子缺乏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可加重出血倾向。
二、病理变化
新鲜出血呈红色,以后随红细胞降解形成含铁血黄素而呈棕黄色。光镜下,出血部位组织的血管外可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部分巨噬细胞胞质内可见含铁血黄素,组织中亦可见游离的含铁血黄素。较大的血肿常因吸收不全而发生机化或包裹。
三、后果
出血的后果与出血的量、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部位有关。出血缓慢量少者,多可被吞噬细胞清除,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如漏出性出血和小伤口出血等;小量持续或慢性反复的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若较大动脉或静脉破裂引起急性大量出血达循环血量的20%~25%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发生在重要器官的出血,即使出血量不多,亦常引起严重后果,如心脏破裂引起心包内出血(心包填塞)可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可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如脑内囊出血引起对侧肢体的偏瘫甚至死亡,视网膜出血可引起视力减退或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