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历代中医药文献概况

中医药学知识的传布流通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口耳相传的时期之后,随着文字的发明及各种文献载体的先后运用,扩大了这些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范围,也为后人都能把过去的思想与经验积累起来创造了条件,大大推动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礼记·曲礼》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孔颖达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若不习此三世之书,不得服食其药。”这是我国最早的有关中医文献的记载,同时也标志着中医药学经过不断积累,开始出现类似总结性文献。自秦汉以后,著书立说,蔚然成风,据2007年12月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载150家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截至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医药图书即达13455种,此外尚有大量亡佚的著作。

(一)先秦两汉时期

就现存传世古医籍而言,尚未见秦代及其之前的作品,是否与秦始皇焚书有关亦不得而知。“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上述可见,汉朝兴起,采取了极为有效的措施,广泛搜集整理流存于民间的各种书籍。这是第一次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文献整理活动,“侍医李柱国校方技”,也是我国首次由官方进行的医籍文献整理工作。由于统治阶级认识到“书缺简脱,礼坏乐崩”,故将整理文献与治理朝政紧密联系起来。如此,一方面加强了对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则推动了各个专业的杰出人才著书立说,有力地促进了包括古典医籍在内的各种文献的传布流通。

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载秦汉间的医药著述:医经类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计7家;经方类有《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五藏伤中十一病方》《客疾五藏狂颠病方》《金创瘈疭方》《妇人婴儿方》《汤液经法》《神农黄帝食禁》,计11家;房中类有《容成阴道》《务成子阴道》《尧舜阴道》《汤盘庚阴道》《天老杂子阴道》《天一阴道》《黄帝三王养阳方》《三家内房有子方》,计8家;神仙类有《宓戏杂子道》《上圣杂子道》《道要杂子》《黄帝杂子步引》《黄帝岐伯按摩》《黄帝杂子芝菌》《黄帝杂子十九家方》《泰壹杂子十五家方》《神农杂子技道》《泰壹杂子黄冶》,计10家。以上医药古籍共4类、36家。

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书和简策,其中有古医书14种,涉医帛画1种。原件大多未题写书名,亦无序、跋及著者姓名。为整理和研究工作的需要,帛书整理小组据原书主题拟定书名如下:《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杂禁方》、《导引图》。

基本可以肯定,马王堆医书与《汉书·艺文志》所载均属西汉及其以前作品,其中医经类是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及用针石汤火诸法治病的著作;经方类是阐述药物配制及调剂处方的著作;房中类是研究性医学、性保健方面的著作;神仙类是研究养生、按摩、导引等方面的著作。虽然《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列医籍已大部分亡佚,但从其书目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简帛足以窥见此一时期的医学发展及文献著述概况。

在这一时期,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及《伤寒杂病论》相继编撰完成,不仅使中医学从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片断知识发展到形成系统的基础理论,而且使药物治疗经验上升为本草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创立了辨证论治的体系。上述几部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后世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二)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中心南迁及释、道两教的兴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包括医学在内的科学文化的发展。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中国,其后唐代的强盛则使社会经济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医学也获得了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医学文献的编撰整理亦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仅从三部记录这一时期图书流传情况的史志目录所载,即可窥其一斑。

《隋书·经籍志》著录医书256部、4510卷。其内容包括医经、针灸明堂、脉经脉诀、五脏、病源、辨证、女科养胎、痈疽、疟论、养性养生等62部、326卷,本草、食经服饵41部、337卷,经验方书124部、3633卷,炼丹服石20部、197卷,兽医9部、17卷。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医书136家、3962卷。其内容包括医经、针灸明堂、脉经脉诀、脏腑等26家、173卷,医术本草、食经、养生、病源、经验方书等110家、3789卷。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医书155部、4277卷。其中包括明堂经脉类(医经、针灸明堂、脉经脉诀、脏腑及图等)35部、231卷。医术类(五脏论、病源、伤寒论、痈疽疮肿论、消渴论、脚气论、口齿论、养性摄生、房中秘术、名医传记、本草、食经食疗、经验方书、炼丹服石等)120部、4046卷。

上述3部书目所载内容虽有重复,其中大部分亦已亡佚,但据此可证晋唐时期的中医药文献出现了如下几个特点: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如医经注释、脏腑理论、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性摄生、本草食经及内科、外科、女科等有关病证(如消渴、脚气、痈疽、胎产)均有专书论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诸家所集方书几乎达1万卷。

另外,根据对现存古医籍的研究,这一时期由于官方的重视,敕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不少著名医家也开始整理注释流存于世的古典医籍,搜集编撰的经验方书也成为这个时代中医文献的标志,不少专科内容开始从综合性著作中分离出来而以专门著作问世。

1.医学典籍的整理 古医籍文献辗转流传,难免讹误,特别是在手工抄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脱文讹字、衍文增句、妄删误改、缺页错简等问题,即所谓“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加之时代的变迁及语言文字的变化,诸多古典医籍的词语文义已难尽解。凡此等等,导致古医籍文献义理混淆,影响了医学理论的普及与发展。不少著名医家、学者开始关注和参与,开创了古典医籍的整理注释工作。流传至今或部分内容保留下来的著作主要有晋代王叔和搜集整理的《伤寒杂病论》、南朝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隋唐时期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王冰次注的《黄帝内经素问》、唐代杨玄操据三国时吕广《黄帝众难经》而注的《难经》等。经过各个医家的整理注释,几部经典著作得以保存下来,为后世的不断研究、发挥提供了较为真实可靠的资料。

2.官方编修的医书 隋唐时期,官方重视医药的表现之一,即由官方组织编撰多种医书以颁行天下。隋文帝敕撰《四海类聚方》2600卷,开后世官方编修巨型方书之先河,其后隋炀帝敕撰《四海类聚单要方》300卷、唐玄宗撰《广济方》、唐德宗敕撰《广利方》,惜均已散佚。现存于世者有隋代巢元方、吴景贤等奉敕而撰的《诸病源候论》,隋唐时期杨上善奉敕撰注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李img、苏敬等奉敕编纂的《新修本草》。官修医书多由名医大儒主纂,基本代表当时的医学水平,不仅能为本朝提供范本医籍,对后世医学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3.本草文献的分化 晋唐也是本草学大发展时期,相关著作的种类及数量均较前代剧增。如《隋书·经籍志》著录本草、食经服饵著作41种、337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本草著作25种、131卷,著录食经服饵著作14种、231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本草著作39种、303卷,著录食经服饵著作19种、257卷。透过这些数字并参考各部史书所载,可以考见本草学在向下一级学科分化,出现了诸如药用植物学类的《种植药法》《种神芝》《种芝经》《本草图经》《灵秀本草图》《芝草图》等,药物采集类的《入林采药法》《太常采药时月》《四时采药及合目录》《四时采取诸药及合和》等,药物炮炙类的《雷公炮炙论》,药物命名及分类的《药类》《药目要用》《石药尔雅》《诸药异名》《本草音义》等,药性药用类的《本草药性》《本草用药要妙》等,食物本草及服法类的《食经》《老子禁食经》《食馔次第法》《四时御食经》《食疗本草》等,甚至还有《疗痈疽耳眼本草要妙》等专科用药的著作。上述绝大多数文献已经亡佚,其内容被收录在当时及后世编撰的一些本草著作之中。

现存于世者,除《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之外,尚有南朝刘宋雷敩的《雷公炮炙论》,唐代梅彪的《石药尔雅》,五代李珣的《海药本草》。

4.经验方书的编撰 从《汉书·艺文志》所载经方11家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等可看出,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为了不断提高疗效,十分重视经验的积累与搜集,整理编撰经验方书具有悠久的历史。魏晋至隋唐时期,不仅官方重视,民间从事这项工作的也大有人在,上述史书书目所载即是明证。当代任应秋教授仅从现存医学文献中粗略考证,此一时期亡佚而其部分内容尚可考见者就有26种、510多卷。流传至今的经验方书主要有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这几部经验方书,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水平,而且保存了大量亡佚的唐以前古医籍文献。

5.专科著作的问世 人们在防治各种疾病的过程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带动了对医学理论的深入钻研,并逐渐认识到医学内容的复杂性,医学分科已渐明显。

首先是在综合性医书中单列专章,论述有关专科的内容。如早期《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其后《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均分别列有内、外、妇、儿、五官、针灸、骨伤科及基础理论等专章。

随着一些医学专科的相对成熟,有关著作亦应运而生。诸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即为明证。

《隋书·经籍志》:王琛撰《推产妇何时产法》、不著撰人《黄帝素问女胎》《黄帝养胎经》《六甲贯胎书》《产乳书》《产经》《推产法》《杂产书》《产图》《杂产图》《小儿经》《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三部四时五脏辨诊色决事脉》《辨病形证》《五脏决》《五脏论》《疟论并方》《彭祖养性经》《墨子枕内五行纪要》《养生注》《养生术》《引气图》《导引图》《养身经》《养生要术》《养生传》《素女秘道经》《郯子说阴阳经》《徐大山房内秘要》《玉房秘诀》《新撰玉房秘诀》及葛氏撰《序房内秘术》。

《旧唐书·经籍志》:《三部四时五脏辨候诊色脉经》、张湛《养生要集》、葛氏《玉房秘术》、冲和子《房秘禄诀》。

《新唐书·艺文志》:《延年秘录》、崔知悌《产图》《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段元亮《病源手镜》、甘伯宗《名医传》、王超《仙人水镜图诀》、吴竞《五脏论应象》、裴琎《五脏论》、刘清海《五脏类合赋》、裴王廷《五色傍通五脏图》、张文懿《脏腑通元赋》、段元亮《五脏镜源》、喻义《疗痈疽要诀》《疮肿论》、沈泰之《痈疽论》、青溪子《消渴论》《脚气论》《岭南脚气论》、郑景岫《四时摄生论》、邵英俊《口齿论》《排玉集》。

专科著作的问世,一方面说明该专科的成熟程度,另一方面也为其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流传至今的医籍,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基础理论类:东汉华佗《中藏经》《内照法》,晋代王叔和《脉经》,敦煌卷子残本《明堂五脏论》《张仲景五脏论》,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临床类:针灸学专著,如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专著,如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妇产科专著,如唐代昝殷《产宝》;儿科专著,如唐代佚名氏《颅囟经》;骨伤科专著,如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三)两宋金元时期

宋代印刷术的普及和造纸业的发达,促进了印刷事业的发展,为新书著述和文献传布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仅《宋史·艺文志》所载医书即达509部、3327卷,其种类大大超越了前代。宋政府注重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在建立并完善医学教育和医生考试制度的过程中,精选了相应的教科书,为当时及后世保留了不少堪称范本的医药书籍。宋元理学流派的学术研究之风,对医学理论的探讨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金元医学流派的学术争鸣及学术融合,带动了整个医学的进步,新理论、新观点的相继涌现,促使大量有影响、有价值的著作纷纷问世。这一时期的医学文献著述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官方整理编撰的医书 宋代官方对医药颇为重视,不仅在医籍的整理与校勘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还组织了大量人员编写医药书籍。

(1)医籍的整理校勘 据有关文献记载,自开宝六年(973年)重订《神农本草经》20卷起,曾进行过5次较大规模的医书校勘工作,其中尤以嘉祐年间(1056~1063年)的校勘影响最为深远。当时各地医书极缺,流传民间者除经天圣四年(1026年)集贤院校正的《黄帝内经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外,余皆多有讹误。正如时任枢密院使的韩琦所言:“医书如《灵枢》《太素》《甲乙经》《广济》《千金》《外台秘要》之类,本多讹舛。《神农本草》虽开宝中尝命官校定,然其编载,尚有所遗。”可见抑或是北宋前期校定颁行的医书亦有讹漏。因此,诏令编修院设置校正医书局,命掌禹锡、林亿等人并为校正医书官,先后详细校勘了《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书,以“官方定本”的形式颁行全国。经过这次考校与整理,使“学方有所本”。

(2)医药著作的编纂 宋代朝廷还几次组织医官与医家编纂医药书籍,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如除已经亡佚的贾黄中等奉诏编纂的千卷巨著《神医普救方》及专为治疗南方疫病而撰的《庆历善救方》之外,太平兴国中王怀隐奉敕所编《太平圣惠方》、政和御制《圣济总录》则是流传至今的集方剂学及治疗学之大成的大型方书;大观中陈承、裴宗元、陈师文等奉敕所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官方颁布的医方制剂规范;两宋先后撰集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等,相当于各个时期的国家药典;宋徽宗御制的《圣济经》,系诏颁天下学校教学所用的基础理论类医籍;王惟一奉旨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大大方便了针灸教学与临床。

由官方组织整理编纂医药书籍并颁行全国,有利于中医药学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2.民间编纂的医籍 除了宋臣编校医药书籍,社会上很多的专业人员参与医籍文献的整理、编撰。较具代表性的著作有高若讷《素问误文阙义》、不著撰人《素问医疗诀》、刘温舒《内经素问论奥》、不著撰人(当为侯自然)《秦越人难经疏》、宋庭臣《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庞安时《难经解义》、高若讷《伤寒类要》、不著撰人《伤寒要法》、朱肱《南阳活人书》、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严器之(当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初虞世《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沈括与苏轼《苏沈良方》、沈括《良方》、娄居中《食治通说》、郑樵《食鉴》、不著撰人《制药论法》、不著撰人《用药须知》等。此外,两宋金元时期研究发掘古典医籍与搜集整理民间验方已蔚然成风,其中著名者有刘完素《素问药注》、李浩《素问钩玄》、罗天益《内经类编》、朱震亨《素问纠略》、李駉《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张元素《药注难经》、钱乙《伤寒指微论》、李辰拱《伤寒集成方法》、郑樵《鹤顶方》、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不著撰人《日华子诸家本草》、寇宗奭《本草衍义》、忽思慧《饮膳正要》、吴瑞《日用本草》等。上述可见,在继承前人广泛搜集整理本草验方的基础上,人们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力度也在加大,特别是对《黄帝内经》《难经》及《伤寒论》等古医经进行的深入研究,只可惜部分著作已经亡佚。

3.专科著作的发展 宋代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使医学分科较隋唐更加精细,相关著作的刊行出现了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的特点。如《宋史·艺文志》载有藏象、病源、诊法、运气、养生等基础理论类著作84种、228卷。《中国医籍考》则更录有吴简《欧希范五脏图》、杨介《存真图》、朱肱《内外二景图》等解剖学专著。两部书目中收录的内、外、妇、儿、眼、口腔、针灸等科著作,亦较前代有大量增加。

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将“七篇大论”补入之后,运气学说便开始引起后世医家的重视。宋代官纂《圣济总录》及《圣济经》收录了有关内容,进一步推动了对其学习研究的深入。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的系统阐述,则为后世言运气者所本。《中国医籍考》所录赵从古《六甲天元运气钤》、亡名氏《五运六气玉锁子》、刘完素《内经运气要旨》等十余部专著,虽然大部分已经亡佚,但基本反映了当时对五运六气研究的概况。理论研究的深入,则是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诸如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元素的《医学启源》、马宗素《伤寒钤法》等,都将运气学说运用于医学说理之中,从而影响到当时整个医学界。

流传至今的临床各科专著,更能代表当时医学发展的水平。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明证识候、设方用药,初步使儿科学形成体系。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采摭诸家之善,附以家传经验方”,使妇产科学初具规模。陈自明《外科精要》“采摭群言,自立要领”,对痈疽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都进行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滑寿《十四经发挥》相继问世,不仅确立了“十四经络”系统及腧穴定位的标准,而且总结了大量临床经验,针灸之学“至是始略备”。宋慈“于牢狱案审之又审,博采近世诸书,自《内恕录》以下凡数家,荟萃厘正,增以己见”,撰成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诸如此类的标志性著作,不仅是当时医学的系统总结,而且为中医各个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术争鸣与著书立说 两宋金元名医辈出,著述如林。河间、易水两大医学流派的崛起,不仅开创了学术争鸣的新局面,而且推动了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金元四大家及其弟子撰写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医学文献,据诸家书目所载: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内经运气要旨论》《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直格》《三消论》《保童秘要》等8种,张元素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药注难经》《洁古注叔和脉诀》《家珍》《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产育保生方》等7种,张从正著有《儒门事亲》,李杲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用药法象》《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医学发明》《伤寒会要》《伤寒治法举要》《活法机要》《东垣先生用药心法》等10种,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素问纠略》《丹溪本草》《丹溪脉诀》《伤寒发挥》《外科精要发挥》《产宝百问》《丹溪活幼心方》《治痘要法》等12种,另有后人所集《丹溪脉因证治》《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丹溪心法类纂》《丹溪手镜》《丹溪纂要》《丹溪心要》《丹溪脉法》《丹溪发明》《丹溪适玄》《丹溪医论》《丹溪药要》《丹溪医案》《丹溪治法语录》《丹溪秘传方诀》《丹溪随身略用经验良方》《丹溪集》等17种。虽然上述所载医书间有亡佚,但已足见当时诸家各张其说、学术纷争的繁荣局面。除此之外,他们的弟子马宗素、镏洪、常德、张璧、王好古、罗天益、戴思恭、王履等人也相继著书立说,发前人之所未发,为中医药学伟大宝库增添了不少新的财富。

5.医学丛书的创编 丛书亦称丛刊、丛刻、汇刻及全书等。我国的丛书编辑始于《道藏》。《道藏》为道教经典的总名,道经的汇集从六朝开始,汇辑成“藏”则在唐开元中。藏经刊印始于宋徽宗政和中的《万寿道藏》,后来金元各藏都以此为蓝本。明代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为现今的通行本。《道藏》为综合性丛书,其中包括《黄帝内经素问》《备急千金要方》等医书及有关养生书的内容。医学专科性丛书则晚出于综合性丛书,元代杜思敬编辑的《济生拔粹》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丛书。其择要辑录金元时期诸家医籍19种,包括《针经节要》《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窦太师流注指要赋》《针经摘英集》《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洁古老人珍珠囊》《医学发明》《脾胃论》《洁古家珍》《海藏老人此事难知》《医垒元戎》《阴证略例》《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海藏癍论萃英》《田氏保婴集》《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卫生宝鉴》与《杂类名方》等。除《杂类名方》为杜氏所撰外,其他则从浩繁的医籍中“择其尤切用者,节而录之,门分类析,有论有方,详不至冗,简不至略……虽于大方之家无所发挥”,但对业医者,“亦未必无所补也”。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将张元素及其弟子的主要著作几乎全部收录,因此给学习和研究易水学派的学术理论提供了较为方便的条件。此后,编纂医学丛书日益增多,仅民国时期出版的医学丛书就不下300余种,对保存和利用古医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明清时期

明清两朝都有一段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科技进步的时期,因此也带动了中国医学的发展,医学著述更加丰富多彩。仅《中国医籍考》收录的明清著作即达1448种,内容涉及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的所有方面。明清的科举制度及清代大兴文字狱使考据之学盛行,整理古典医籍成为时尚。中医药学的历史积累及众多医家结合实践着力验证,催化产生了一批不朽的中医名著。温疫的流行及外感病的变异,使一些医家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有了新的发明和创见,论治温热病的著作大量问世,促成了温病学说的完善。医学书籍的不断积累,给管理和使用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医籍书目应运而生,使医书编目从《七略》问世以来的综合模式独立出来,开编撰医学专科书目之先河。凡此等等,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医文献的如下几个特点。

1.经典医籍的研究 明清两代整理研究经典医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据《中国医籍考》所载,有关《黄帝内经》的整理研究著作凡53种、234卷(其中25种未注明卷数),整理研究《难经》的著作有15种、35卷(其中8种未注明卷数),整理研究《伤寒论》的著作达138种、481卷(其中49种未注明卷数),整理研究《金匮要略方论》的著作为16种、91卷(其中8种未注明卷数)。虽然上述文献有所亡佚,但是从那些流传至今的著作中,不难看出经学派的考据之风对整理古医籍的影响,更可感觉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被逐渐推广应用。其整理的方法不外校订注释、分类研究及专题发挥等3个方面。经过众多医家的不懈努力,使辗转抄刻的古典医籍中的一些讹误得到纠正。历代名家对经典著作的注释疏通解决了其曲高和寡的问题,促进了医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与提高。

2.本草方书的成就 仅《中国医籍考》收录明清出版的本草食疗类著作即达102种、563卷(其中20种未注明卷数),可见研究者不乏其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成就尤为突出,其参阅历代医药文献800余种,历时近30年,纠正了历代本草书籍中不少错讹之处,新增药物374味,共收录本草1892味,实集明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只因卷帙浩博,不便初学,故有“削其繁芜,节其要略”者相继刊出。明代王纶的《本草集要》按药物作用进行分类,开后世药物科学分类之先河。

明代朱img《普济方》收载方剂61739首,可谓采摭繁复。然医方浩瀚,泛览为难,当由博返约,以便搜求。于是一大批简便方书问世,其中最富代表性的是清代汪昂的《医方集解》。该书按功效类分方剂,一破世人以病证类分方剂的传统模式,奠定了现代方剂学分类的基础。

3.温病文献的创编 明代吴又可在诊治温疫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盲目地使用仲景之方很难奏效,通过对其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传变过程、临床症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寻找到了相宜的治疗方药,从而形成了新的理论——温疫学说,并撰《温疫论》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清代阐扬其说者大有人在,终成一派学说。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等人则指出温病不同于伤寒,并详加辨析,在确立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体系的基础上,分别据证处方,使温病学从《伤寒论》的范畴中彻底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温病学著作的大量出现,为明末清初之后中医书籍出版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4.专科著作的特色 明清两代的基础理论文献主要有藏象、骨度、诊法及运气等内容。早期的藏象、骨度类文献多继承传统之说,清代中后期则开始融入一些西洋解剖、生理学方面的内容。这一时期医家诊病已从历代的注重论脉到四诊合参,加之辨治温病极重看舌,因此有关诊法的著作更趋于全面。自宋代运气学说普及于医学领域,至明清之际则有了进一步发展,张介宾、汪机、熊宗立、余霖等为主要代表。

明清时期临床医学文献的编撰,虽然尚未脱离此前历代方书的模式,但已出现综合性医籍和专科性著作相辅相成的局面。综合性临床著作如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张璐的《张氏医通》等。专科性论著中的杂病专著已由过去泛论各科疾病,转向专论内科杂证。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李用粹《证治汇补》等。医案类的著作虽源于宋代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但金元之际少有医案专著问世,直至明代江瓘《名医类案》的编纂印行,才使此类专著盛行不衰,相继出版了《石山医案》《孙文垣医案》及《临证指南医案》等。至于其他各科专著则在历代所论的基础上,亦得到不断的丰富、完善。

5.医学书目的编纂 医家之有目录专书,不知始于何代,宋绍兴年间《秘书省续编四库阙书目》已载有《医经目录》《大宋本草目》二书,可能在12世纪以前已有专目行世,惜此二书均已失传。现存最早的一部单行医书目录为明代医家殷仲春所编《医藏书目》,其后尚有清代曹禾所撰《医学读书志》及日本人丹波元胤所辑《中国医籍考》等。目录书的编纂将浩繁的医籍“按类相分,依次相从”,使一堆死材料变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价之宝,为读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指示读书门径、检索图书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工具。

(五)20世纪以来

20世纪初,伴随西学东渐,西洋医学传入我国,中医内部涌现出中医改进说与中医科学化的主张,“中西汇通”类著作风靡一时。面对国民政府摧残中医的逆行,不少仁人志士创办中医院校、撰写中医药学著作、编辑出版中医孤本秘籍,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呕心沥血。

1949年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团结中西医,正确地发挥中医的力量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并发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遗产”的指示。为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整理编辑出版中医药古籍成为当务之急。1981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同年1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1982年6月,卫生部成立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组织的中医古籍整理事业重新启动。据有关资料统计,1949~1988年,全国除台湾省外共出版中医药图书(初版)4620种,其中中医药古籍1022种,中医药现代著作3598种。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全国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其中包括中医药古籍。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提出“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2018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通过验收。目前,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的《中华医藏》编纂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将有近2300种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中医药文献出版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1.中西汇通的论著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西洋医学也逐渐传入我国,一些西洋医学书籍相继被译成汉文。开始接受西说的中医药学家,在其专著中频频引用泰西医学有关药物、制药露法及“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等论说。至清末民国初年,西洋医学像潮水般涌来并在我国获得发展之时,中医界中的仁人志士在“上可损益乎古今,下可参酌乎中外”的主张下,摒弃疆域之见,努力探索以西医的见解来沟通和发展中医学术,“中西汇通”的著作风行一时,唐宗海、张锡纯、恽树珏、陆彭年等为其代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诸家关于“中西汇通”所论亦存在不少错误,但是他们勇于接受新知、意在取长补短的精神还是可取的。

2.医学丛书的盛行 面对因海禁开放、西医东渐、中医衰落、异说横流之势,不少中医名家为普及中医知识、提高中医学术水平,汇览群书,精选中医典籍中的珍本、孤本、钞本而编纂大型中医丛书。较为著名的有恽树珏纂《药盦医学丛书》、裘庆元纂《三三医书》《珍本医书集成》、曹炳章纂《中国医学大成》、陈存仁纂《皇汉医学丛书》等。

1949年以来,为抢救鲜为人知而行将失传的孤本、善本中医药古籍,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及各地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大型古籍丛书。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医古籍整理丛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医古籍孤本大全》《中医珍本丛书》《珍本医籍丛刊》《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医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四库医学丛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中医珍本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等。无论是出版数量还是所据底本质量均较此前为佳。

3.中医药教材的编写 民国初年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民办的中医教育机构,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丁甘仁创立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张山雷创办的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等。各校极为重视教材建设,但由于没有行政上的支持和组织,民国年间尚未出现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1928年,中医教育界第一次交流经验,试图统一教材,但因学制、课程各行其是,加之对教材编辑的指导思想意见各异,终无结果。1929年7月再次在上海中国医学院召开中医学校教材编辑委员会,到会学校有9所。此次议决的医学课程有生理、病理、内科、药物、外科、方剂、诊断、解剖、妇科、医经、幼科、伤科、喉科、眼科、针灸、医学通论、卫生、细菌学、医学史、推拿、法医学、花柳病学、产科、医化学等,并将各科时数、教法议定。会上交流了各校的教材,全国医药团体总会负责收集新教材分发各校参考,而后再集中修改,定为课本。这两次教材编辑会议标志着近代中医教育已经成熟。

1949年以来,中医院校的教材建设,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49~1961年,各校根据学制、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校内教师分科编写;一是1961年后,由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学制、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国内大批学者分科编写,经统一审定后,由相关出版社出版。至今,全国统编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已出至第11版。

4.中医古籍的整理 1949年以来,对古医籍的整理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注释语译 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山东省中医研究所(今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班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是我国第一部将医经译作现代口语的尝试性作品。此后,南京中医学院(今南京中医药大学)又以注释加语译的方式先后编辑出版了《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伤寒论译释》《金匮要略译释》《难经译释》,其他作者的相类著作亦不断问世,这些都为初学者学习古医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校勘整理 1963年起人民卫生出版社先后校勘出版了《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经》,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接近古籍原貌的版本。卫生部于1982年制定了校勘、整理出版600余部中医典籍的10年规划。其后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人民卫生出版社在组织中医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在最佳版本基础上整理古医籍的同时,委托11位著名中医专家,对规划内的《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中藏经》《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等11部重点中医古籍分工进行整理研究,并列入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献研究方面的科研课题。最后编著成校注本10种、语译本8种、辑注本1种。

(3)影印古本 影印古籍是抢救、保护与整理古籍的重要方式,能使珍本、善本化身千百,分藏于各地,促进古籍善本最大限度的传播和利用。1949年以来,各出版机构影印出版濒于失传的中医古籍善本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了《素问》《灵枢》等经典著作。1978年后,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了《中医珍本丛书》(52种)、《文渊阁四库全书医家类》(97种)、《春湖医珍》(8种)、《中医古籍孤本大全》(300种)等诸多善本、孤本医书。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真善古医籍影印出版,如华夏出版社的《中国本草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的《海外回归中医古籍善本集萃》、中华书局的《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医珍本集成》等。

(4)辑复佚书 人为的毁坏与自然的损伤而致大量的古籍文献佚逸,在亡佚的古籍中有不少颇具价值者,因此辑佚古籍就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我国历代许多学者都非常重视辑复佚书的工作,使一些经过辑补得较为接近古籍原貌的文献资料流布于世。中医古籍的辑佚需要深厚的文献学与中医学学术积淀,现代辑佚古医籍的代表性人物有尚志钧教授,辑有《唐·新修本草》《补辑肘后方》《名医别录》等20余种,此外,马继兴教授辑有《神农本草经》,高文柱辑有《小品方》。

5.工具书的编纂 工具书是在已有的大量图书资料的基础上,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20世纪以来,我国中医药工具书的编写和出版开创了一个新局面。编纂的工具书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辞典 民国时期中医学界有识之士面对“医家理论,诚不逮西医之翔实。古今医籍,汗牛充栋,或奥质而难明,或讹夺而莫正;又论或囿于一地,识遂陷于一偏;或意求浩博,失之驳杂而不纯;或思骛虚玄,遂至茫昧而难解;又或持同异之论,非两造具备,则是非不明;或以羽翼为心,非后海先河,则源流或昧。兼览则若涉大海,茫无津涯,偏主则墨守一家,诒讥姝媛,此承学虽多,通才卒少”等医学不昌之原,“有志补救此弊”。如谢观先生在“举要删繁,莫如辞典”的思想指导下,动员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生,历六七年之久,编纂完成《中国医学大辞典》,成为近现代中医辞典类工具书的奠基之作,其后又有陈存仁等编纂的《中国药学大辞典》等,这些工具书的编纂为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及后人学习中医药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949年以来,江苏新医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于1970~1978年合并时期的校名)编辑出版的《中药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广州中医学院(今广州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医大辞典》、安徽中医学院(今安徽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中医学院(今上海中医药大学)合编的《针灸学辞典》、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李经纬主编的《中医人物词典》、广州中医学院编的《汉英常用中医词汇》、余瀛鳌主编的《中医文献辞典》、韩成仁主编的《中医病症名大辞典》等,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比前代有较大的提高。

(2)书目 书目系收录一批相关的图书、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格式编排成册、专供了解和检索图书信息的工具书。20世纪以来编撰的中医书目主要有曹炳章所纂《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日本冈西为人所集《宋以前医籍考》,丁福保、周云青编著《四部总录·医药编》,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图书馆合编《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主编《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郭霭春主编《中国分省医籍考》,严世芸主编《中国医籍通考》,薛清录主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3)古医籍索引 这是以古医籍中的语词、文句为标目,供查检古医籍中的语词、文句出处的工具书。又称“通检”“备检”“引得”。任应秋主编的《伤寒论索引》与《黄帝内经章句索引》、顾植山主编的《中医经典索引》、日本学者所编《素问临床索引集》《灵枢经临床索引集》,段逸山编制的《素问通检》《灵枢通检》《伤寒论通检》《金匮要略通检》《神农本草经通检》《诸病源候论通检》《千金要方通检》,等等,可以省却学者许多背诵和翻检的时间,提高人们获取知识和收集资料的效率。

(4)类书 类书是指辑录各种书中的相关知识,分门别类编撰而成的工具书。历代本草、方书、病证类古籍很多属于类书性质,其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利于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有关内容;②有利于查找有关文献的出处;③是辑佚和校勘古医籍的重要资料。

1990年国务院批准启动的《中华大典》是现代中国首部古代典籍的巨型类书,收集古籍达20000种,上自先秦,下迄“五四”时期,在内容上收入了新发现的古籍版本和考古学的新成果。具体分为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字、艺术、历史、历史地理、其他社会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水利、林业、工业、交通、文献目录等22个一级典,复分96个分典,预计约8亿字,涵盖了现存全部的古代文化典籍,是我国历史上继《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之后最大的类书,字数超过历代类书的总和。其中《医药卫生典》包括《医学分典》《药学分典》《卫生学分典》共5000万字。《医药卫生典》不仅在规模上超过历史上任何一部医学类书,而且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文献专家学者全面、客观、系统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科学成果。当代中医药类书还有如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华本草》《中华医方》《中医临床病证大典》等。

(5)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以辞典形式编排的大型工具书。百科全书与辞典不同,辞典是以解释单字和词语为主,只具有一般的释义功用。“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enkykliospaideia,原意是“各方面(全面)的教育”。它搜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各科专门术语,重要名词(人名、地名、物名与事件名称),分列条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详尽的阐释,并且着重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一个系统、完备、权威的知识体系,常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百科全书不但具有解答疑难的功能,而且还兼有指导学习的作用,这是一般辞典所不能比的。

中医药学内容已被编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并占有很大比重,使得我国的百科全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中《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中华医学百科学书·中医药学类》的出版代表了20世纪末以来中医药的学术水平。

(6)年鉴 年鉴是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并按年度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其收集材料主要依据当年的政府公报和文件,以及国家重要报刊的报道和统计资料。它所反映的内容,有较大总结、统计意义和连续参考价值。另外,由于年鉴是按年度出版的,在某种程度上又可弥补百科全书不能经常修订的不足。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行政卷)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卷)承办的《中国中医药年鉴》(其前身名为《中医年鉴》从1983年起每年出版一册,至2003年分为行政和学术两卷出版)忠实地记录中医学术和中医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人们及时地提供全面系统的资料。

(7)大成《礼记·学记》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即云经受九年(现可理解为约数,犹言多年)国学之教,当考校之时,知义理而事类通达无疑,专强独立临事则不惑,不违师教之道,学问取得了大的成就。以“大成”为书籍题名,始于20世纪30年代曹炳章先生所辑《中国医学大成》,但其为丛书。近年来,“大成”则是以能全面反映某一学科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利于读者了解这一学科的研究水平与动态、极为方便地获取相关的全面而系统的基础资料为特色的一种特定类型的工具书。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主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即将国内外学者对《黄帝内经》各种研究资料与成果汇编而成。2021年石学敏、王旭东主编的《中国针灸大成》属于中医古籍丛书类著作。

(8)手册、汇编 手册是汇集某一方面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以供读者随时翻检的一种工具书。其内容通常是简明扼要地概述某一方面的基本知识,有的比较注重图表,只附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其编辑体例,一般是分类排列,具有类例分明、资料具体、叙述简练等特点。手册亦称指南、便览、一览、必备等。如安徽中医药大学所编的《中医临床手册》、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编写的《实用中医临床手册》、成都中医药大学编写的《中医内科临床手册》、叶显纯所编《常用中成药》、周仲瑛主编的《常见病中医临床手册》等,都是为便利临床工作而出版的一种工具书,可以向临床工作者提供最基本的专门知识或资料,比较切合实际应用。

汇编就是将许多分散的资料汇辑成册,便于读者翻检,实际上也具有手册的性质。比较著名的有陈邦贤的《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谢宗万主编的《全国中草药汇编》。

(9)表谱 表谱大体上分为年表、历表和专门性表谱3类。年表、历表是查考历史年、月、日的工具书,其中年表是查考历史年代和检查历史大事的工具书,历表是查考和换算不同历法年、月、日的工具书;专门性表谱包括人物表谱、职官表、地理沿革表及专科年表等,是辅助历史科学研究的工具。郭霭春编撰出版的《中国医史年表》,其以年表形式,按时间顺序将并行或连续发生的各项有关医史事件编排起来,以便了解中医药学发展过程和各个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6.中医文献学专著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医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近40年来,相继有一批专著问世,兹按出版先后列述如次:秦玉龙编著《实用中医文献学》于1987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薛凤奎主编《中医文献学》于1989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马继兴著《中医文献学》于199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张如青等编著《中医文献学纲要》于1996年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张灿玾著《中医古籍文献学》于199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赵国平、陈仁寿主编的《中医文献研究与利用》于200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严季澜等主编的《中医文献学》教材第一、二版先后于2002年、2011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上述诸家或从实用的角度介绍和讨论中医文献学中广泛研究的一些主要问题,目的是提高人们更有效地使用中医文献的能力;或着重介绍中医文献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为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二者各从不同的角度充实了中医文献学的内容。

7.中医文献新载体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医文献的存储能力也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版CD-ROM及VCD等音像制品,其发展之快,大有与传统媒介一争高下之势。目前,各种电子书如《中华医典》,以及各种数据库如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中医典海等大大方便了古籍查阅。另外,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尚有不少音像磁带、缩微复制品等中医药文献载体出现,从而丰富了中医文献的馆藏。

【复习思考题】

1.文献的概念与范畴是什么?

2.历代官方编修的主要医书有哪些?

3.明清时期中医药文献整理的状况如何?

4.如何描述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