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建安年间的疫情问题
建安年间瘟疫流行,当时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略知一些。
一个方面是关于赤壁大战的记载。赤壁之战在公元208年,是建安十三年的事。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是一个傀儡皇帝,大权都掌握在曹操手里。关于曹操83万大军下江南与东吴进行赤壁大战的事情,一般人都以为赤壁大战失败是曹操在军事上失利造成的。实际上,曹军失利与当时的瘟疫是很有关系的,《三国志》记载了这个事。当时,瘟疫大流行,曹军很多人都得了瘟疫病,健康的人很少,这样就不能应战了。《资治通鉴》也记载了这个情况,《资治通鉴》第65卷记载:“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第二个方面是《曹丕与吴质书》的记载。曹丕是曹操的大儿子,也是一个文学家,《典论》就是他写的。吴质也是一个大文学家,叫吴季重。从《曹丕与吴质书》上也可以看出一点疫情流行的情况:“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殆尽,言之伤心。”这个“离”作“疠”讲,徐、陈、应、刘指徐干、陈琳、应玚、刘桢,是“建安七子”中的四个。在瘟疫流行时一下子就死了四个,可想而知那个瘟疫的严重情况呀!“数年之间,零落殆尽,言之伤心”,几年的工夫就都死了,而且不光是他们四个,还有其他人,所以说起来很伤心。这说明当时瘟疫流行的可怕厉害呀!可以说是人人自危,曹丕也是在自危呀,觉得自己能活成还是活不成都是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曹植《曹集诠评》的记载。“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噎,或复族而丧。”你看那个瘟疫流行多么厉害啊!曹植是曹操的第四个孩子,曹丕让他七步成诗,不然就杀他的头。他走了七步,写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遇到的危险是曹操造成的,曹操爱曹植不爱曹丕,想把江山传给曹植。所以曹操一死,弟兄们就有了矛盾,曹丕就要杀曹植,曹植七步成诗算是逃过了这一劫。
第四个方面是《伤寒论》原序上的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自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谷收一次为一稔,指一年。意思是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家族里大部分人都得瘟疫去世了。
从以上这四个方面来看,当时疫情十分严重,这是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的实践资料。所以,《伤寒杂病论》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践性,仲景是通过实践来形成了他的学说。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在战争中才能学会战术,在疾病中才能学会治疗,都是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才能形成他的学说。这样看来,张仲景写出《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著作与当时环境和疫情也是分不开的,疫情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资料,这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