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3](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32/51627132/b_51627132.jpg)
第78章 泉眼
艺校的修建,陈春年自己就能搞定。
他让罗大虎出面,召集东关一带的混子,组织了一支60人的‘副业队’,每个人一天1块钱,算小工。
他通过粤东老木匠,把老爷子的两个儿子‘借调’过来,暂时充当‘工程师’。
电工,泥瓦匠,铁匠,电焊工,都是机修厂那边的老师傅,一人一天1块5毛钱,手艺极好。
“这一片地方,盖两排宿舍。”
“艺校和县剧团之间,隔一道砖墙,开一个小门,方便架子车、自行车出入就行了。”
“艺校的大门朝南,一定要阔气,要讲究,最好弄一点古建筑的味道出来,让人一看就特么有文化!”
“……”
1983年3月31日,癸亥猪年,农历二月十七。
小雨。
陈春年带着一众工匠,在毛毛细雨中现场办公,三下五除二就分解了任务。
然后,放炮,奠基,进行了一场简单的开工仪式。
“大虎哥,砂厂那边的事情已经批下来,不过,最近一段日子暂时只挖砂子,你就在工地上辛苦了。”
陈春年拍一拍罗大虎的肩膀,便带着水利局两位技术员走了。
罗大虎欲哭无泪。
哎,咱就一个红宁县的混混,打架斗殴还行,卖卤肥肠也行,可是,让咱当‘总工’,这特么不是赶着鸭子上架嘛!
当然,他也了解陈春年的脾气。
如果他现在提出不干、或干不了,行,立刻马上给老子滚蛋,老子立刻换人!
根本就不留情面……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呗,还能咋滴?
且不说建筑队那边开始动工,一群人忙得脚不沾地。
陈春年带着水利局两名技术员,来到最西边的一片菜地,开始勘探地下水。
这两个人是梁县长亲自点名让过来的,技术相当牛逼,他们只是绕着菜地走一圈就断定,这是一处泉眼。
“小陈同志你看,这几块菜地,是不是比周围略微低洼四五米?”
一名技术员笑着说道:“昨天,梁县长打电话给我们赵局,说要勘探一下这边的水文情况,我们两个人熬了一个通宵,翻阅了一些县志水文方面的资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线索。”
他指着那一片芦苇地,继续说道:“看见没,这一片原来是军营,汉唐北宋和明清时代,都驻扎过军队,那么,可以肯定的说,这地方有水源。”
说着,他巴拉巴拉说了一些很高深的知识,听得陈春年连连点头。
哎,到底还是文化人厉害啊。
都不用高大上的仪器探测,随便看一眼,大致就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
“杨哥,李哥,你们说这是古代军营的取水地?”陈春年乐滋滋问道。
那名姓杨的技术员笑道:“理论上是这样,不过,具体如何,还得往下挖掘几米,或者十几米,大致才能知道这一处地下水的情况。”
姓李的技术员附议:“清除周边的淤泥,如果下面有砖石和人工处理的痕迹,那就很有可能是一处泉眼。”
陈春年大喜。
就算不是泉眼,只要有地下水,而且,还是甜水,那就算打一口机井也不错啊。
说干就干。
天上下着毛毛细雨,马丹的,这在大西北的春天来说,可不就是天降祥兆?
他大踏步走出几十步,对着不远处的罗大虎高喊:“大虎哥,派三十个弟兄过来挖宝!”
罗大虎立刻执行,让三十个小工扛了铁锹、洋镐,推了架子车、独轮车,乱纷纷的跑过来。
“听杨技术员、李技术员的指挥,挖土,清淤泥!”
陈春年大手一挥,立刻开干。
两名水利局的技术员很卖力,亲自拿了铁锹,一边指挥,一边干活。
“从这地方开始,先挖一个大圈子。”
“所有的泥土,用架子车、手推车搬到那边,记得倒整齐,要不然堆积起来很麻烦。”
“……”
春雨飘洒,干劲十足。
陈春年也提着一把大铁锹,化身为人形挖掘机,咔咔猛挖,带动着其他人更加卖力干活。
给旁人家干活儿,抠抠搜搜几毛钱,还特么不管吃不管住,累死累活一天,还得回家啃包谷面窝窝头。
给‘陈哥’干活,饭管饱,一排仿苏式平房当宿舍,饭管饱,顿顿有卤肥肠,肚丝汤大馒头,能香死个人!
三个小时后。
一顿猛干后,所有人都疲软下来了。
不过,每一个人却越来越兴奋,尤其是杨技术员、李技术员二人,更是激动得不行,就差一句‘万岁’了。
清除一大圈泥土、淤泥后,七八米深的地方,果然露出一圈鹅卵石和砖块。
砖石瓦块的中间,出现一滩稀泥。
不用水利局技术员讲解,大家也能看得出来,这地方,还真特么有水!
“找十几个水桶,筐子,把这些烂泥和碎石砖头清理掉。”
杨技术员蹲在地上,抓了两把黑糊糊的泥土,凑在鼻子下闻了几下,咧嘴笑道:“再挖三四米应该就能出水了。”
李技术员也很激动,提了一把铁锹,带头挖掘那一滩烂泥。
陈春年乐得合不拢腿,十分豪迈的宣布:“今儿中午加餐,每人碗里头多一大勺卤肥肠!”
众人欢呼一声,疯狂挖掘。
陈春年长吐一口气,走到一边抽烟休息,看见地上有一块被泥巴糊住的青砖。
他随手捡起来,用袖子擦几下,认真了一会儿,脸色渐渐变得有些精彩起来:‘砖上有字?’
‘大唐什么的…这是文物!’
陈春年的脑浆子有些不够用了:‘一个泉眼而已,这些砖石上面咋还刻字呢?这是什么讲究?’
几秒之间,他就做出了决断:管它是不是文物,既然我挖出来了,别人没发现,那就是我的……
“大家都歇一口气,抽根烟了再干。”
陈春年撕开两包烟,大声嚷嚷着散一圈烟,大大方方的说道:“那个谁,郑瓜皮,你手脚麻利,带着弟兄们帮我一个忙。”
郑瓜皮干活很卖力,在烂泥里摸爬滚打,整个人都糊成泥猪了。
听了陈春年的话,这货一个激灵,激动的不行了:“陈哥你就说干啥吧!”
陈春年指着那些挖掘出来的砖头,笑道:“这些砖头看着挺好,你带几个人帮忙整理好,用清水洗一下,搬我屋里头,我要用它们盘一个大书案。”
大家都没在意。
郑瓜皮带着十几人忙乎,在烂泥里翻检了三四百块砖头,真用清水洗一遍,这才搬到陈春年的屋里头。
陈春年还想捞点好东西,结果,一直到挖出清水,再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玩意儿。
“陈春年同志,挖出清水了!”
“是甜水,真的是甜水!”
“卧槽,快爬上来,泉水开始往外渗了,泥坑随时都有可能塌陷!”
别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杨技术员最先发现问题,他自己先爬上将近五米的深坑,大声疾呼。
说话间,泉眼周围的清水越来越多,肉眼可见的开始往外渗;紧接着,鹅卵石的缝隙里便开始往外冒水。
清亮亮的水!
陈春年大喜,提了一根绳子扔下去:“都别怕,抓住绳子爬上来就是了。”
坑底的几个人忙不迭的爬上来,紧张归紧张,脸上却一个比一个高兴。
无论在哪个年代,一个甜水泉眼,对西北人来说,比金子都特么珍贵。
“杨技术员,接下来咋弄?”陈春年美滋滋问道,“是不是要用砖石重新砌一个泉眼?”
杨技术员笑着摇摇头:“这是一处泛水泉,水量很大,得下两根管子,周围用砂石夯实后,再往上砌一圈砖墙。”
“当然,如果用上钢筋混凝土浇筑,那就更好了。”
陈春年大手一挥:“郑瓜皮,立刻让罗大虎弄两根管子……杨技术员,多大的管子?”
杨技术员比划一下:“110口径的就行,最好是混凝土预制管。”
陈春年转头传令:“听见没,让罗大虎找两根钢管,最少220口径!”
“让乔老五拉几十车砂石过来,还有水泥,钢筋,技术员要多少拉多少。”
“必须要保证质量,哪个狗日的敢偷工减料,弄一个豆腐渣工程,老子弄死他全家老小!”
“……”
水利局两名技术员摇头苦笑,对眼前这个‘陈肥肠’多了一层了解。
原来,这货笑嘻嘻的表象下,还藏了一个面目狰狞、心狠手辣的混不吝啊。